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心境障碍的临床表现与诊断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 陈红辉 房茂胜
心境障碍又称情感性精神障碍,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或情感改变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组疾病。主要表现为情感高涨或低落,伴有相应的认知和行为改变,可有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多数患者有反复发作倾向。心境障碍包括抑郁发作、躁狂发作、双相障碍、持续性心境障碍。
一、 抑郁发作
(一) 临床表现
抑郁发作主要表现为情感低落、思维缓慢、语言动作减少和迟缓,故称“三低症状”。抑郁症起病缓慢,往往先有失眠、乏力、食欲不振、工作效率低和内感性不适。
1. 情感低落
常表现愁眉不展、忧心忡忡,对前途悲观失望,生活索然无味,甚至有强烈的自杀欲望。患者有时可表现心烦意乱、焦虑不安,惶惶不可终日,或紧张激越。自感疲乏无力、不思饮食。有的患者情感低落有昼重夜轻的特点。
2. 思维迟缓
患者自感脑子迟钝,联想困难,对问话反应迟钝,注意力集中困难,记忆力减退。语言少、声音低。随着症状加重,患者的自责、内疚观念加重,成为妄想,常见为自责自罪妄想,也可有贫穷妄想、疑病妄想。
3. 意志活动减退
患者活动减少,多终日独坐一处不与他人交往,逐渐发展到不去工作、疏远亲友、回避社交,对过去的爱好和生活乐趣一概丧失。严重者出现自杀行为以求解脱,其自杀死亡率可达15%~25%。患者往往疏于操持家务,重者连吃、喝、个人卫生都不顾。走路行动缓慢,严重时不语、不食、不动,可成为抑郁性木僵。
4. 躯体症状
如睡眠障碍、口干、恶心、呕吐、便秘、消化不良、胃肠功能减弱、心悸、胸闷、憋气、出汗等。约70%的患者食欲减退、体重下降,少数患者有食欲和体重增加。睡眠障碍主要为早醒,有的表现为入睡困难或睡眠不深,少数有睡眠过多。男性患者可出现阳痿,女性患者有性感缺失和闭经。
抑郁发作的临床表现可有明显的个体差异,在青少年患者中,非典型的表现尤为常见。在某些病例中,心境的改变也可能被易激惹、酗酒、戏剧性行为,或原有的恐惧、强迫症状,或疑病观念所掩盖。尽管如此,某些症状对诊断抑郁发作具有重要意义,例如对平素令人能体验到乐趣的个人爱好丧失兴趣和愉快感;对通常令人愉快的环境,缺乏情感反应;较平时早醒2小时或更多;早晨抑郁加重;肯定的精神运动性迟滞或激越;食欲明显下降;体重降低,体重比一个月前减少5%或更多;性欲明显降低等,均应高度注意。
(二) 诊断要点
患者有至少持续2周的心境低落,并至少满足下列4项:①兴趣丧失、无愉快感;②精力减退或疲乏感;③精神运动性迟滞或激越;④自我评价过低、自责或有内疚感;⑤联想困难或自觉思考能力下降;⑥反复出现想死的念头或有自杀、自伤行为;⑦睡眠障碍,如失眠、早醒或睡眠过多;⑧食欲降低或体重明显减轻;⑨性欲减退。患者社会功能受损,给本人造成痛苦或不良后果。
(三) 临床类型
临床类型包括轻性抑郁症、无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症、有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症、复发性抑郁症、其他或待分类的抑郁。
1. 轻性抑郁症
除了社会功能无损害或仅轻度损害外,发作符合抑郁发作的全部标准。
2. 无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症
除了在抑郁发作的症状标准中,增加“无幻觉、妄想,或紧张综合征等精神病性症状”之外,其余均符合该标准。
3. 有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症
除了在抑郁发作的症状标准中,增加了“有幻觉、妄想,或紧张综合征等精神病性症状”之外,其余均符合该标准。
4. 复发性抑郁症
(1) 目前发作符合某一型抑郁标准,并在间隔至少2个月前,有过另一次发作符合某一抑郁标准;
(2) 以前从未有符合任何一型躁狂、双相障碍,或环型情感障碍标准;
(3) 排除器质性精神障碍,或精神活性物质和非成瘾物质所致的抑郁发作。
二、 躁狂发作
(一) 临床表现
躁狂发作主要表现为情感高涨或易激惹、思维奔逸和精神运动性兴奋,故称“三高症状”。
1. 情感高涨或易激惹
常表现轻松、乐观、洋洋自得、兴高采烈。情感反应生动鲜明,与内心体验和周围环境协调一致,具有一定的感染力。有的患者以易激惹为主,为些小事会大怒甚至冲动、毁物。个别患者也可出现短暂的情感抑郁或焦虑。
2. 思维奔逸
联想加速,感到自己的说话跟不上思维速度。口若悬河、高谈阔论,可出现音联或意联,如“敲木鱼,哚、哚、哚,多发财、财气冲天、才华出众……”。注意力不集中,常随境转移。表现自负,言谈多是对自己评价过高,感到自己聪明异常、能力无比、自我感觉良好。可有夸大、关系或被害观念,甚至妄想。
3. 意志活动增强
患者活动增多,忙碌不停,爱管闲事,好抱不平,爱热闹,兴趣广泛但无定性。喜逗乐,主动与人交往,乐于助人但往往有始无终。行为轻率不顾后果,如有时狂购乱买,处事鲁莽欠深思熟虑,行为具有冒险性。
4. 躯体症状
由于活动增多,可明显影响睡眠。体力消耗过多,饮食可明显增加,有的患者饮食无节,暴食或贪食。有时因无法正常饮水、进食和睡眠而消瘦明显,甚至可衰竭而死亡。患者常浓妆艳抹,尤喜色彩鲜明的服饰,性欲增强。自知力多丧失。
(二) 诊断要点
患者有至少持续1周的情绪高涨或易激惹,并至少有下列3项(如仅为易激惹,至少需4项):①注意力不集中或随境转移;②语量增多;③思维奔逸、联想加快或意念飘忽的体验;④自我评价过高或夸大;⑤精力充沛、不感疲乏、活动增多、难以安静,或不断改变计划和活动;⑥鲁莽行为(如挥霍、不负责任、不计后果的行为);⑦睡眠需要减少;⑧性欲亢进。患者社会功能严重受损,或给别人造成危险或不良后果。
(三) 临床类型
临床类型包括轻躁狂、无精神病性症状的躁狂症、有精神病性症状的躁狂症、复发性躁狂症、其他或待分类的躁狂。
1. 轻性躁狂症(轻躁狂)
除了社会功能无损害或仅轻度损害外,发作符合躁狂发作标准。
2. 无精神病性症状的躁狂症
除了在躁狂发作的症状标准中,增加“无幻觉、妄想,或紧张综合征等精神病性症状”之外,其余均符合该标准。
3. 有精神病性症状的躁狂症
除了在躁狂发作的症状标准中,增加“有幻觉、妄想,或紧张综合征等精神病性症状”之外,其余均符合该标准。
4. 复发性躁狂症
(1) 目前发作符合上述某一型躁狂标准,并在间隔至少2个月前,有过1次发作符合上述某一型躁狂标准;
(2) 从未符合任何一型抑郁、双相障碍,或环性情感障碍标准;
(3) 排除器质性精神障碍,或精神活性物质和非成瘾物质所致的躁狂发作。
三、 双相障碍
(一) 临床表现
双相障碍的前身称为躁狂抑郁症,指目前符合某一型躁狂或抑郁标准,以前有相反的临床相或混合性发作,如在躁狂发作后又有抑郁发作或混合性发作。双相障碍的终生患病率约0.3%~1.5%,病情严重者的自杀发生率为6%~15%。
(二) 临床类型
1. 按照CCMD-3的标准,双相障碍可以分为以下八类:
(1) 双相障碍,目前为轻躁狂:目前发作符合轻躁狂标准,以前至少有1次发作符合某一型抑郁标准。
(2) 双相障碍,目前为无精神病性症状的躁狂:目前发作符合无精神病性症状的躁狂标准,以前至少有1次符合某一型抑郁标准。
(3) 双相障碍,目前为有精神病性症状的躁狂:目前发作符合有精神病性症状的躁狂标准,以前至少有1次符合某一型抑郁标准。
(4) 双相障碍,目前为轻抑郁:目前发作符合轻抑郁标准,过去必须至少有1次发作符合某一型躁狂标准。
(5) 双相障碍,目前为无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目前发作符合无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标准,以前至少1次发作符合某一型躁狂标准。
(6) 双相障碍,目前为有精神病性症状的重度抑郁发作:目前发作符合有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标准,以前至少有1次发作符合躁狂标准。
(7) 双相障碍,目前为混合性发作:以前至少有1次发作符合某一型抑郁标准或躁狂标准,目前发作以躁狂和抑郁症状混合或迅速交替(在数小时内)为特征,至少持续2周躁狂和抑郁症状均很突出。
(8) 其他或待分类的双相障碍
2. 按照DSM-Ⅳ的诊断标准,双相障碍又可分为Ⅰ型和Ⅱ型。
(1) 双相Ⅰ型障碍:是最常见和严重的疾病形式。患者躁狂发作或混合发作(既有躁狂的症状又有抑郁的症状)与重性抑郁交替发作。抑郁阶段可以紧跟在躁狂阶段前后,还可以与躁狂阶段分开几个月到几年。
(2) 双相Ⅱ型障碍:患者不出现严重的躁狂发作,而是轻躁狂与抑郁发作交替出现。
四、 持续性心境障碍
(一) 环性心境障碍
环性心境障碍患者有至少2年的心境持续性不稳定,包括众多轻度低落和轻度高涨的时期,但不符合躁狂或抑郁发作症状标准。不过有时也可有正常心境,且一次稳定数月;这种不稳定一般开始于成年早期,呈慢性病程,患者通常认为心境的起伏与生活事件无关;如果没有相当长时间的观察或是对个体既往行为较充分的了解,很难作出诊断。由于心境波动的幅度较小,且心境高涨的时期令人愉快,环性心境往往不能引起医生方面的注意。
(二) 恶劣心境
恶劣心境患者有至少2年的持续心境低落,但不符合任何一型抑郁的标准,患者感到疲倦、抑郁、万事皆为负担、无一能带来乐趣,郁闷沉思、诸多抱怨、睡眠不佳、自感能力不足,但通常尚能应付日常生活中的基本事务。很少有持续2个月的心境正常间歇期。
参考文献
1. Stephen M. Stahl. Stahl’s Essential Psychopharmacology:Neuroscientific Basis and Practical Applications. 3rd editi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11
2. Peter Tyrer, Kenneth R. Silk. Cambridge Textbook of Effective Treatments in Psychiatr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8
3. Jeffrey A. Lieberman and Allan Tasman.Handbook of Psychiatric Drugs. John Wiley & Sons Ltd,2006
4. Alan F. Schatzberg,Charles B. Nemeroff The American Psychiatric Publishing Textbook of Psychopharmacology. American Psychiatric Publishing,4th edition,2009
5. 江开达. 抑郁障碍防治指南.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7
6. 赵靖平. 精神药物治疗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