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刀医学基础与临床·骨关节疾病分册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病因病理

侧隐窝空间的大小与椎管(孔)的发育形态有密切关系。三角形椎管,虽有侧隐窝,但侧隐窝较浅,一般不发生狭窄;三叶草形椎管侧隐窝深,前后径(即矢状径)小,从发育上就存在狭窄的因素。
椎弓根内壁上的神经沟过深,形成杯状,把神经包绕起来,使神经根在侧隐窝内无退避余地。

(一)继发性因素 1.椎间盘变性

当椎间盘变性、椎间隙变窄时,可引起椎间结构的一系列继发性改变。由于椎间隙变窄,小关节上、下关节突则必然向下、上移位,尤其是上关节突前倾,导致脊柱力学平衡失调,椎小关节及椎体后部应力增大,结果使关节突关节增生肥大。其后果可能是:①上关节突内侧缘和相应的椎板上缘增生,形成突向侧隐窝的侧隐窝内嵴。②小关节关节突呈球样增生使关节突关节内聚。③椎体后外侧缘唇样增生等,可从上下、前后及侧方压迫神经根。
以上是侧隐窝狭窄的主要原因。一般情况下,L 4-5椎间盘与L 5上关节突正对L 5神经根,故在椎间盘侧方突出与关节突增生这两种病变同时存在的情况下,可造成神经根受到双重卡压,所引起的临床症状与体征则比一般椎间盘突出者要重。

2.黄韧带肥厚

侧隐窝后壁增厚会使侧隐窝狭窄,嵌压神经根。

3.极外侧型椎间盘突出

椎间盘形成侧隐窝前壁,当椎间盘膨出或突出时,便使侧隐窝狭窄而压迫神经根。

4.腰椎峡部裂

由于峡部裂处骨质增生,产生过多的纤维软骨或瘢痕组织,使侧隐窝狭窄而压迫神经根。

(二)侧隐窝狭窄嵌压神经根特殊表现的机制

该症引起的腰痛较顽固,其下肢疼痛与体位有明显的关系,即侧隐窝狭窄所引起的疼痛在站立与行走时下肢痛均会加重;而下蹲或坐位时缓解,卧位时则喜双下肢屈曲侧卧位,而仰卧位时疼痛加重。这是由于站立行走或仰卧位时腰椎处于伸展位。此时,黄韧带松弛、变厚,椎间孔变小;加之,腰前凸增加,导致上关节突关节面前移,因而侧隐窝更加狭窄,使神经根进一步受压,导致下肢疼痛加重。相反,弯腰站立或屈腿侧卧位时,腰椎处于屈曲位,黄韧带由于紧张而变薄,椎间管内口相对增大,小关节上关节面不再前移,故侧隐窝的空间亦相对增大,从而神经根受压减轻,下肢疼痛则有所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