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弦乐四重奏》Op.18,No.6
在盛行于十八世纪最后几十年的所有室内乐体裁中,弦乐四重奏是唯一一种意味着严肃的趣味,体现着技艺的研习,彰显着行家的品质的体裁。它最初被赋予这些内涵是在海顿杰出的《弦乐四重奏》Op.20(1772)中,该套作品具有新的深刻表现力,并且其中有三首带有庄严肃穆、精雕细琢的赋格终曲。然而,贝多芬的Op.18的很多部分显然并非受到海顿这套作品或任何其他四重奏作品的影响,而是得益于莫扎特成熟时期的作品,尤其是他题献给海顿的六首四重奏,出版于1785年。贝多芬Op.18中的《A大调四重奏》显然是以莫扎特的《A大调四重奏》K.464为典范,我们知道贝多芬完整抄写过莫扎特的这部作品。[10]
Op.18的第六首被认为是这套作品中最晚创作的,部分原因在于其草稿是与创作于1799—1800年的大型《钢琴奏鸣曲》Op.22的草稿一起被发现的。这首作品跟Op.18的其他四重奏的区别在于,贝多芬在快板终曲前惊人地添加了一个柔板引子(在当时的室内乐作品和交响曲中,更为常见的做法是在第一乐章前使用慢引子)。而且这绝非普通的柔板。其副标题为“La Malinconia”(忧郁地),行进于极其大胆、激烈的和声中,威胁着调性体系的界限;在piano[弱](或pianissimo[很弱])与forte[强]之间交替演奏的长音和弦,结合极端的音区变化,最大限度地营造出紧张性和非连续性(请见谱例Ⅱ—3)。前二十小节展现出从B♭大调到E小调的属的曲折运动,关键性的转折发生在第11—12小节,最高声部和最低声部原先的G音和F音通过半音进行扩展到F♯音。[11]虽然随后的减七和弦造成了某种调性混乱,但仍旧存在连续性的线索:在第一小提琴与第二小提琴声部之间以不同的八度音区交替出现的是上行线条F♯—G—A—B—C,而F♯音本身又在第14小节和第16小节重复出现,准备支撑随后到来的B大调音响,即E的属调。这一大胆的和声进行仅仅从一个方面展现出贝多芬在1800年左右所进行的广泛的音乐探索。还是在这一乐章,柔板的片段被陡然插入随后兴奋的快板部分的主流进行中,造成对比鲜明的不同材料的并置,这种手法远远超越于古典风格的惯常规范之外。
谱例Ⅱ—3:贝多芬《弦乐四重奏》Op.18,No.6,第四乐章,第1—20小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