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十二五”“十三五”办学定位及目标
学校始终坚持正确的发展思路,结合国家、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及高等教育发展形势,立足学校发展实际,不断明晰办学定位及目标,科学谋划改革发展的总体构想和蓝图,推动学校沿着既定的纲领和目标,不断实现新的发展和跨越。
(一)“十二五”时期的办学定位及目标
进入“十二五”时期,学校进一步研判形势,科学谋划发展。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经过思想大讨论,全校上下进一步认清了集“西部”“民族地区”“省部共建”和“211工程”于一身的宁夏大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历史发展机遇。同时,学校作为新进入“211工程”建设行列的高校,在基础条件、人才队伍、学科建设、科研实力等方面历史欠账还较多,与东部发达地区高校及全国同类“211工程”建设高校还存在着明显的差距,建设的时间紧迫,任务繁重。2009年10月,何建国校长在学校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干部学习班上讲话要求,要准确把握学校的发展定位和目标,“即用10年左右的时间把宁夏大学建设成为具有区域特色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成为自治区创新型人才培养、高水平科学研究、高效率成果转化、高质量社会服务基地”。2011年,学校编制出台了《宁夏大学“十二五”发展规划》,确定了“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加强内涵建设为主题,以提高学科建设水平为主线,以改善民生为动力,以体制机制创新为保障,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着力提升科学研究水平,着力增强社会服务能力”的办学思路,以及“推进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把宁夏大学建设成为区域特色鲜明、服务地方能力较强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办学定位及发展目标。发展具体目标为:
办学规模目标:到“十二五”末,研究生达到4500人左右,本科生达到16,000人左右,预科学生稳定在3000人左右,高职学生稳定在1200人左右,留学生学历生达到500人左右,成人在册学生15,000人左右,合计在校学生25,200人左右。
重点学科建设目标:到“十二五”末,国家级重点学科(含培育学科)达到4个,自治区级重点学科达到25个,校级重点学科达到 40个,初步形成国家级—自治区级—校级三个层次的重点学科体系。
学位授权专业建设目标:到“十二五”末,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专业达到10个左右,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专业达到30个左右;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专业达到40个左右;专业硕士学位授权专业达到10个左右,力争在音体美等学科学位授权专业建设方面取得突破。
师资队伍建设目标:到“十二五”末,专任教师队伍达到1800人左右;引进院士1~2人,引进、培养“千人计划”人选、“长江学者”或“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3人;入选“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0人左右;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 15人左右;入选自治区新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313人才)50人左右;提高具有留学和国外访学经历的教师比例;拥有博士学位的专任教师比例达35%,提高具有高级职称专任教师比例;优化专任教师学缘结构。
科学研究目标:到“十二五”末,力争在“973计划”“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等课题立项数量上取得新突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年均立项数不低于50项;教育部社科资助项目立项达到50项,科研经费总量比“十一五”末翻一番,深化科技成果转化的形式,提高产学研合作的层次和水平;力争SCI、EI、ISTP三大检索收录论文数量比“十一五”末增长1倍;出版具有重大社会效益或经济效益的研究著作200部以上;新增国家级奖励1~2项,自治区级奖励15~20项。新增1~2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或教育部科技创新团队;新增3~5个在自治区有较大影响力的创新团队。力争实现国家重点实验室零的突破;新增2~3个部委级科技创新平台(含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和3~5个自治区级科技创新平台。
改善民生目标:探索实施分配制度改革,积极争取条件,在国家和自治区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建立与学校建设发展相适应的薪酬体系;探索建立“学术休假”制度;积极改善教职员工生活条件,争取建设学校教职工住宅小区;建设校内社区医院,改善师生员工校内就医条件。
(二)“十三五”时期的办学定位及目标
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历时一年,学校开展了广泛的校内外调研及征求意见建议,围绕“什么是西部一流大学”,如何建设“西部一流大学”展开深入研讨。在全面分析学校建设发展取得的成就,了解掌握制约学校发展的主要问题,研判学校的发展状态和面临的形势基础上,科学提出了“十三五”时期的办学定位及目标。
2015年5月29日,学校举办“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编制专题报告会
1.总体目标
建设区域特色鲜明、服务地方能力突出、西部一流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到2020年,综合排名进入西部地区本科院校前15%,一批学科水平显著提升,若干学科进入西部一流行列,为建设西部一流大学奠定坚实的基础;到2025年,综合排名进入西部地区本科院校前10%,一批学科进入西部一流行列,若干学科进入国内一流行列,在国际上有一定影响力,全面建成西部一流大学。
2.具体目标
(1)人才培养体系。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构建个性化、多元化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示范基地。
(2)学科实力。学科整体实力达到西部同类“211工程”建设高校的中上水平, 1~3个学科进入国内一流学科行列,并在国际上有一定的影响力;3~5个学科西部领先,在国内有较大影响力;建设一批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结合紧密,服务地方能力较强的应用性学科。
(3)科技创新能力。将“煤炭清洁利用与生态化工重点实验室”和“生态领域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建成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在阿拉伯研究领域建设教育部“2011计划”协同创新中心,建成中国阿拉伯研究院国家高端智库。力争获国家三大科技奖1~2项。产出、转化支撑宁夏产业转型升级的重大科技成果10~15项。
(4)师资队伍水平。进一步完善人才良性发展的体制机制,重点引进培养高端人才和高水平团队,引进或培养院士、“长江学者”“千人计划”“万人计划”“杰出青年基金”“优青”等高端人才5~7名,在国家级创新团队方面实现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