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素流动、协同发展与城乡一体化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三节 基本思路与研究框架

一 研究思路

本研究首先介绍了要素流动对城乡一体化影响的研究背景、意义和方法,梳理了国内外有关要素流动、城乡一体化以及二者关系的相关文献,在指出已有文献的贡献和不足之后构建了要素流动对城乡一体化的影响的理论分析框架。在此基础上,以江苏省为分析案例,对要素流动与城乡一体化水平做了测度,而后利用测度结果分析了要素流动对城乡一体化的影响,并分析了不同要素流动影响城乡一体化的机制和路径。最后,根据研究结论给出了江苏省乃至我国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政策建议。

二 研究框架

本研究共有8个部分。第一章为导论,介绍了本研究的选题背景和意义、研究对象和方法、基本思路和分析框架以及可能的创新点。第二章为文献综述,梳理了国内外有关要素流动与城乡一体化的相关文献,指出了已有文献的贡献和不足之处。第三章为本研究的理论框架,构建了要素流动与城乡一体化的作用机理的理论框架。基本内容为分析在要素流动冲击下企业、个人和政府这三个经济中最主要的主体,其约束函数和目标函数的变化对行为方程的影响,进而总结出它们对城乡一体化的影响,构建从外生冲击到内生适应的经济决策主体运行框架,阐明要素流动影响城乡一体化的运行机理。第四章为要素流动和城乡一体化水平的测度,本章借鉴已有研究成果中对要素测度的方法,对江苏省各市的劳动力、资本、技术和公共资源的流动规模进行了科学测度。还分析了城乡一体化测度的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原始指标的含义和计算方法,测度方法的主要内容和数据来源,并对测度结果做了分析。第五章分析了要素流动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影响,本章分析了要素流动在城乡一体化发展过程中是如何发挥作用的,然后运用江苏省各地级市的要素流动与城乡一体化水平的相关数据测度了要素流动对城乡一体化水平的影响。第六章就要素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作用机理和路径做了分析。第七章为国际经验和政策建议,先分析英国、美国和日本在这方面的发展经验,然后从制度建设、市场环境和社会环境三个方面给出了构建要素自由流动、合理配置环境的政策建议,以推动江苏省乃至全国的城乡一体化快速发展。第八章为结论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本研究的研究思路与框架如图1-1所示。

图1-1 本研究的研究思路与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