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 胎盘滞留
胎儿娩出后30分钟,全部或者部分胎盘,或者胎膜留在子宫内,称为胎盘滞留,是产后出血的一个重要原因。本病相当于中医学“胞衣不下”的范畴。
病 因
胎盘滞留多因产妇素体气虚,或因孕期多病,造成正气损伤,或产时用力过早而耗气,产程延长,气虚无力无法排出胎盘;或因瘀血阻于子宫,血凝气滞,使胞衣不能及时排出。此外,由于多次人工流产使子宫壁受损,或产妇本身存在子宫内膜炎、子宫肌瘤、子宫畸形,或在临产时不恰当地应用子宫收缩剂等,都能引起胎盘滞留。
症 状
本病可以分成2种类型,具体症状如下:
(1)气虚 产后胎盘滞留,下腹不痛不胀,阴道出血量大,头晕心悸,气短神疲,面色白。舌淡苔薄,脉虚弱。
(2)血瘀 产后胎盘滞留,下腹胀急,疼痛拒按,甚或胸胁胀闷,面色紫黯。舌黯红,脉弦涩。
预 防
(1)产妇在分娩前宜充分休息,注意进食、饮水及排尿,分娩时精神放松,保存体力,便可避免子宫收缩乏力。这样不但为胎儿的顺利娩出创造良好的条件,也可预防胎盘滞留及产后出血。
(2)做好计划生育宣传教育,避免多次流产刮宫或流产后短期内再次妊娠,以减少因子宫内膜缺损而发生植入胎盘的可能性。
(3)正确处理产程,尤其第三产程,防止宫缩欠佳或过度刺激宫缩。
(4)在家中分娩,胎盘迟迟不下时,应及时转送医院处理。切忌乱揉子宫,强拉脐带,或在脱出的脐带上系以重物等,以免造成胎盘剥离不全、子宫翻出或产褥感染。
调 养
中药方剂
◎ 加参生化汤
【材料】 川芎8克,当归9克,炙甘草6克,炮姜5克,桃仁10克,红参8克。
【制法】 上药加适量水煎煮,连煎2次,去渣取汁,将2次药汁合并。
【用法】 每日1剂。早、晚各1次,温热口服。
【功效】 补气益血行瘀。适用于气虚型胎盘滞留。
◎ 夺命丸合失笑散
【材料】 牡丹皮10克,桃仁10克,茯苓10克,赤芍10克,桂心5克,蒲黄10克,五灵脂10克。
【制法】 上药加适量水煎煮,连煎2次,去渣取汁,将2次药汁合并。
【用法】 每日1剂。早、晚各1次,温热口服。
【功效】 活血化瘀。适用于血瘀型胎盘滞留。
◎ 补阳还五汤
【材料】 炙黄芪30克,当归尾10克,川芎6克,桃仁10克,红花10克。
【制法】 上药加适量水煎煮,连煎2次,去渣取汁,将2次药汁合并。
【用法】 早、晚分2次空腹服下,每天1剂,连服5~10剂。
【功效】 活血化瘀。适用于血瘀型胎盘滞留。
◎ 理中消瘀汤
【材料】 干姜15克,人参10克,白术10克,炙甘草5克,当归10克,蒲黄6克。
【制法】 上药加适量水煎煮,连煎2次,去渣取汁,将2次药汁合并。
【用法】 早、晚分2次空腹服下,每天1剂,连服5~10剂。
【功效】 温中散寒,补气健脾。适用于血瘀型胎盘滞留。
◎ 加味失笑散
【材料】 蒲黄10克,五灵脂10克,川牛膝10克,没药6克,血竭6克,川芎6克,红花3克。
【制法】 上药加适量水煎煮,连煎2次,去渣取汁,将2次药汁合并。
【用法】 早、晚分2次空腹服下,每天1剂,连服5~10剂。
【功效】 活血祛瘀,散结止痛。适用于血瘀型胎盘滞留。
◎ 产后生化汤
【材料】 当归10克,川芎10克,桃仁6克,桂枝6克,炮姜7克,黄酒20毫升,炙甘草5克。
【制法】 上药加适量水煎煮,连煎2次,去渣取汁,将2次药汁合并。
【用法】 早、晚分2次空腹服下,每天1剂,连服5~10剂。
【功效】 活血祛瘀,温经止痛。适用于寒凝血瘀型胎盘滞留。
◎ 祛瘀散结汤
【材料】 熟地黄20克,当归15克,淮牛膝10克,炒黑豆10克,赤芍10克,炙甘草10克,生蒲黄6克,肉桂3克,炮姜3克。
【制法】 上药共加水1000毫升左右,将药浸泡20分钟后煮沸,再以文火煎40分钟左右,取汁。药渣再加水500毫升,煎法同上。将2次药汁合并。
【用法】 早、晚分2次空腹服下。每天1剂,连服5~10剂。
【功效】 补血,温通经脉。适用于寒凝血瘀型胎盘滞留。
药茶
◎ 燕麦茶
【材料】 燕麦全草90~120克,米醋100克。
【制法】 将燕麦加水煎汤去渣,入醋再煎沸即成。
【用法】 温热代茶饮。
【功效】 活血化瘀,温经散寒。适用于血瘀型胎盘滞留。
◎ 当归茶
【材料】 当归15克,大枣5枚,红糖适量。
【制法】 将当归、大枣洗净,煎煮30分钟,去渣取汁,加入红糖调味。
【用法】 代茶常饮。
【功效】 补益气血,温通经脉。适用于气虚型胎盘滞留。
◎ 干姜桂圆茶
【材料】 干姜6克,干桂圆5枚,红糖适量。
【制法】 将干姜洗净切片,桂圆去皮,煎煮30分钟,加入红糖调味。
【用法】 代茶常饮。
【功效】 温通经脉。适用于寒凝血瘀型胎盘滞留。
◎ 慈菇茶
【材料】 鲜慈菇的茎叶适量。
【制法】 将鲜慈菇的茎叶洗净,切碎捣烂绞汁1小杯,用温黄酒半杯和匀。
【用法】 代茶饮。
【功效】 活血行瘀。适用于血瘀型胎盘滞留。
【禁忌】 有小毒,正气不足、体质虚弱者慎用。
◎ 参芪茶
【材料】 人参10克,黄芪10克,红糖适量。
【制法】 将人参、黄芪洗净,煎煮30分钟,去渣取汁,调入红糖调味即可。
【用法】 代茶常饮。
【功效】 补益气血,温通经脉。适用于气虚型胎盘滞留。
◎ 党参桃仁茶
【材料】 党参20克,桃仁10克,红糖适量。
【制法】 将党参、桃仁洗净,煎煮30分钟,去渣取汁,调入红糖调匀即可。
【用法】 代茶常饮。
【功效】 益气活血,温通经脉。适用于气虚血瘀型胎盘滞留。
◎ 鲜藕茶
【材料】 鲜藕60克。
【制法】 用榨浆机榨汁,加入适量红糖调匀即可。
【用法】 代茶常饮。
【功效】 消瘀止血。适用于血瘀型胎盘滞留。
药粥
◎ 山药粥
【材料】 山药30克,当归10克,粳米100克,白糖适量。
【制法】 将山药洗净切片,与淘洗干净的粳米一同放入锅中,加适量水,用中火煎煮约45分钟。至粥熟,加入适量白糖调匀。
【用法】 早、晚餐食用。
【功效】 补中益气,化瘀止血。适用于气血虚弱型胎盘滞留。
◎ 刀豆粳米粥
【材料】 刀豆20克,羊肉50克,粳米100克,精盐适量。
【制法】 将羊肉洗净切片,刀豆洗净,与淘洗干净的粳米一同放入锅中,加适量水。用大火煮沸后,再用中火煎煮约30分钟,至粥熟,加入适量精盐即可食用。
【用法】 早、晚餐食用。
【功效】 活血祛寒。适用于寒凝血瘀胎盘滞留。
◎ 炮姜核桃粥
【材料】 炮姜10克,核桃仁15克,粳米100克,白糖适量。
【制法】 将炮姜、核桃仁洗净切片,与淘洗干净的粳米一同放入锅中,加适量水,用中火煎煮约45分钟。至粥熟,加入适量白糖调匀。
【用法】 早、晚餐食用。
【功效】 活血祛寒,温通经脉。适用于寒凝血瘀型胎盘滞留。
◎ 桂圆大枣粥
【材料】 桂圆20克,大枣10枚,粳米100克。
【制法】 将桂圆、大枣洗净,与淘洗干净的粳米一起放入锅中,加适量水,用中火煎煮约45分钟。等到粥熟,即可食用。
【用法】 早、晚分食。
【功效】 补中益气,化瘀止血。适用于气血虚弱型胎盘滞留。
◎ 刀豆羊肉粥
【材料】 刀豆20克,羊肉50克,粳米100克,精盐、味精适量。
【制法】 将羊肉洗净切片,刀豆洗净,与淘洗干净的粳米一起放入锅中,加适量水。用大火煮沸后,再用中火煎煮大约30分钟。至粥熟,加入适量精盐、味精调味即可食用。
【用法】 早、晚分食。
【功效】 活血祛寒,温通经脉。适用于寒凝血瘀型胎盘滞留。
药汤
◎ 行血逐瘀猪肉汤
【材料】 全当归10克,益母草10克,苏木10克,蒲黄5克,五灵脂5克,牡丹皮5克,淮牛膝5克,川芎5克,桃仁3克,肉桂1克,炙甘草2克,猪瘦肉250克,精盐适量。
【制法】 将前11味药装入布袋,与洗净切块的猪瘦肉一同放入砂锅中,加水炖汤,加精盐调味。
【用法】 佐餐食用。
【功效】 行血逐瘀。适用于血瘀型胎盘滞留。
药酒
◎ 五加枸杞子酒
【材料】 五加皮80克,枸杞子80克,钟乳石100克,杜仲200克,生地黄24克,丹参24克,天冬48克,蛇床子40克,干姜36克,低度米酒2000毫升。
【制法】 将上药捣碎成粗末,放入酒坛中,倒入低度米酒,搅拌均匀,加盖密封浸泡7~10天,启封滤去药渣,澄清装瓶,即可饮用。
【用法】 口服,每日2次,早、晚各服50毫升,逐渐加至100毫升,不善饮酒者可用温开水稀释服用。
【功效】 补肾壮腰,祛风除湿,舒筋活络,温经散寒。适用于血瘀型胎盘滞留。
保健菜肴
◎ 米醋鹌鹑蛋
【材料】 米醋10克,鹌鹑蛋1个。
【制法】 将蛋打破搅匀,米醋煮沸,冲沏成蛋花。
【用法】 佐餐食用。
【功效】 活血行瘀。适用于血瘀型胎盘滞留。
◎ 人参鹌鹑蛋
【材料】 人参6克,鹌鹑蛋2个,米醋100克。
【制法】 人参加水,煎取药汁,然后将药汁与醋一起煮沸,冲入打开搅匀的鹌鹑蛋中。
【用法】 佐餐食用。
【功效】 补气益血,行瘀。适用于气虚型胎盘滞留。
熏洗法
◎ 法1
【组方】 川芎60克,当归60克。
【用法】 水煎,熏洗外阴。
◎ 法2
【组方】 葱白适量。
【用法】 取葱白煎浓汤,熏洗外阴。
按摩法
◎ 法1
【操作方法】 仰卧位,医者点按关元、气海、中极。

◎ 法2
【操作方法】 侧卧位,医者用拇指点按脾俞、肾俞。

◎ 法3
【操作方法】 仰卧位,医者采取提拿三阴交,点按血海、三阴交。

◎ 法4
【操作方法】 仰卧位,点按气海。
◎ 法5
【操作方法】 仰卧位,采取提拿足三阳法,点按足三里。

敷贴法
◎ 熨敷法1
【组方】 艾叶30克。
【用法】 将艾叶炒热熨少腹。
◎ 熨敷法2
【组方】 桂枝10克,桃仁10克,当归10克。
【用法】 将上药炒热熨少腹。
◎ 熨敷法3
【组方】 红蓖麻叶60~90克。
【用法】 将红蓖麻叶捣烂酒炒封脐,药转凉后可再换药。
◎ 熨敷法4
【组方】 黑豆300克,陈米醋300~500毫升。
【用法】 将黑豆放锅中炒爆,加入陈米醋同煎煮数沸,待半干时将黑豆取出,装入袋中熨脐孔与脐下。
◎ 足敷法1
【组方】 红花10克,川芎10克,炮姜6克,食醋适量。
【用法】 将上述前3味中药研成细末,用食醋和成糊状,睡前敷于双足涌泉穴,用纱布和胶布固定,次日晨起时去掉。

◎ 足敷法2
【组方】 桂枝15克,当归10克,炮姜6克,食醋适量。
【用法】 将上述前3味中药研成细末,用食醋和成糊状,睡前敷于双足涌泉穴,用纱布和胶布固定,次日晨起时去掉。
◎ 足敷法3
【组方】 炙黄芪15克。肉桂3克,升麻6克,食醋适量。
【用法】 将上述前3味中药研成细末,用食醋和成糊状,睡前敷于双足涌泉穴,用纱布和胶布固定,次日晨起时去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