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柠檬心理:换个角度,需找积极之处
众所周知,柠檬味酸微苦,对肠胃刺激性大,极少用来直接食用,即使做成柠檬汁,也要稀释过才可以饮用。因此,柠檬怎么可能是甜的呢?除非食用者违背事实,硬要自己相信柠檬是甜的。
心理学上将这种自我安慰现象称为“甜柠檬心理”,即:当个体所追求的目标受到阻碍而无法实现时,为了保护自己的价值不受外界威胁,维护心理的平衡,当事人会强调自己既得的利益,淡化所追求的目标,以减轻失望和痛苦。比如有人考研失利,被迫进入社会,他告诉自己:“本来就没那么想上,早点工作可以多积累经验、多赚钱,比继续在学校当‘书呆子’好多了,再说了,读完研不还是要工作吗?有什么好啊!”再如,大过年的不小心打碎了花瓶,长辈们马上说“岁岁平安”;或者因为被人忽悠,而花了高价买了某件不值这个价的东西,我们可能对自己说“花钱买教训”。
甜柠檬心理是个体在遭受挫折,无法达到预定目标,不能满足愿望时,为了减轻痛苦、保护自尊,而采取的心理防御措施。甜柠檬心理就是尽可能地寻找各种理由,将原本不愿接受的事实合理化,自圆其说,暗示自己接受,以求心里好过一点儿。甜柠檬心理是人的心理应激机制在起作用,从心理健康的角度来讲,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因为它在某种程度上的确给了个体一个另眼看事物的角度,可以起到缓解消极情绪的作用。
甜柠檬心理并非是让人们在面对挫折和困难时,寻找逃避现实的“蜗牛壳”,因为自圆其说永远都不能让人们真正地战胜挫折,解决矛盾,而是启发人们冷静、客观地分析达不到目标的原因,重新选择目标,或改进努力方式,同时要认清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对于自己所拥有,或正在经历的一切,即便是看上去是处于劣势或让人沮丧的事物,也要学会接纳,努力找到其中的积极因素,做到坦然面对挫折,这才是甜柠檬心理的正面效应。
人的一生不可能始终顺风顺水,前进之路上总会有这样那样的绊脚石。摔倒了,你要怎么办?是自怨自艾地哭泣,从此停滞不前,或者爬起来,拍拍衣服上的尘土,告诉自己:“幸好有这块石头的提醒,下次我可要注意脚下了!”对于已经发生的,我们已不能改变,沮丧、懊恼、失望,这些负面的情绪都是没有意义的,只会阻碍我们踏上接下来的路途。聪明人会做出最有价值的选择,重新站起来,找到问题的症结,以求将后面的路走得更好。用积极的眼光看待失败,这正是甜柠檬心理的意义之所在。
芝加哥大学的校长在介绍自己成功的秘诀时说:“我一直相信西尔斯总裁罗森华的观念,即:如果你的手上有一个酸柠檬,不要立刻吃掉它,因为它是酸苦的,但是如果你将其做成柠檬汁,则是非常可口的。然而,事实上,真正能够做到这一点的人非常少,现实生活中的人们总是反其道而行。例如当有位朋友送给他们一个柠檬,面对朋友的好心人们必须吃下它,这时人们的心里通常会想:‘完了,我为什么要承受这种折磨!’可如果他是聪明的人,他不仅不会这样想,还会对此表示感谢,并开始寻找做柠檬汁的方法。”
甜柠檬心理不是教导人们逃避问题,而是启发人们努力寻求将不好的事物变好的方法。它的前提是,承认你所遭遇的残酷现实,坦然面对事情的真相,认清并接纳自己,并从中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
甜柠檬心理将挫折合理化,可以使我们避免心理挫败感和情绪上的沮丧消沉,然而我们也要防止以此来寻求心理安慰,形成得过且过的消极姿态。在学习和工作中,有些人在面对挫折时,习惯文过饰非,为自身所受的挫折找寻各种借口,明明知道自己的缺点和问题却不能正面、理性地面对,这不但不利于问题的解决,还会导致个体自我萎缩,自信心和奋进意识逐步降低,最终形成恶性循环。事物皆有两面性,我们既要防止甜柠檬心理的负面效应的侵害,又要认识到其带来的正面效应——引导人们发现事物发展的积极面,寻找将柠檬由“酸”变“甜”的方法,以求更好地面对人生。
这世上不存在完美的人,也没有一无是处的人。任何人都有优点和长处,不要总拿自己的不足去对比他人的优势;看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并不意味着要从此为之消极,找到自己比别人高明的地方,完善并利用它,同时积极修正自身缺陷,这样才能发展出一个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