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章 旅游企业项目管理
■学习目标
1.了解项目管理发展的历程及旅游企业项目管理提出的背景;
2.理解广义的企业项目管理和狭义的企业项目管理的基础概念,了解广义的企业项目管理和狭义的企业项目管理的体系框架;
3.了解旅游企业项目策划的理念、原理和方法;
4.理解旅游企业项目策划的程序和内容;
5.理解旅游企业项目投资的概念、特点和作用。
【案例分析】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越来越多的企业采用项目的形式开展工作,项目已逐步成为各类企业应对变化和挑战,以实现其战略目标的有效途径,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助推器。项目管理能力也正在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国许多支柱产业和领先行业都引入了项目管理的理念和方法,项目管理(project management, PM)作为一种通用的管理技术,已被广泛地应用到旅游、航空、航天、冶金、煤炭、水利、电力、建工、造船、石化、矿产、机电、兵器、IT、金融、保险、教育和政府部门,取得了瞩目的成绩。项目管理的理念、方法和标准已得到政府部门、相关机构和众多企业的认可,各行各业对项目管理人才的需求急剧增加,已纳入2010—2020年国家人才规划。杰出的项目管理人才成为组织的高端人才和社会的稀缺资源。
海南岛集中优势力量把旅游业建成先导产业就是一个典型的实例。海南岛优劣势综合分析表明,岛内工业总体效益低,自我积累和配套能力很不理想,并且受到交通供给的严重约束,即使投入大量资金也难以产生好的投入产出效果;农业经营方式传统,农产品商品率低,把农业作为先导产业来发展是不现实的;房地产业的发展状况也充分说明了其难以起到先导作用;而海南岛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热带海岛海滨景观则成为发展旅游业的独特优势。因此,海南岛以旅游业为先导,能更好地促进海南省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第一,旅游业的依托性有利于节约旅游开发的部分资金。从供给方面来看,旅游业是具有高度依托性的边缘产业,它的发展不仅凭借旅游资源的比较优势,更重要的是依托工业、农业、商业以及一些条件好的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其依托性实质上就是国民经济总体的相对发达或高度发达,因而在旅游业发展初期可以节省大量的旅游业必要项目的资金支出。就需求而言,发展旅游业还能依托于已形成的市场条件,如海南岛发展旅游业,有着现成的国内市场和东南亚市场以及潜在的欧美市场,正所谓开拓与建立一个旅游市场,比开发其他产业的代价小。同时,由于旅游业的关联带动功能显著,能直接或间接带动所依托的相关产业发展,起着“兴一业,旺百业”的作用。因此,旅游业与其他产业配套发展所形成的产业群,实现了优势叠加的产业基础,进而保证旅游业的高效益运行。
第二,旅游业阶段性开发模式和旅游业发展初期的“投资少、见效快”特点具有一致性。由于资金不足,客源市场发育不够完善,旅游资源开发多采取阶段性开发模式。早期一般用有限的资金开发技术要求低、投资见效快、时滞期短、垄断性价值高的导向性资源,因此发展初期的投资效果一般是很显著的,而注入资金数量却相对较少。随着开发向深度发展,资金实力雄厚、市场需求强大之后,再对那些陪衬性的或难开发、投资大的旅游资源进行开发。因此,在开发早期,旅游资源在旅游开发“资源、资金和人(决策者和实施者)”三大支柱中成为“顶梁柱”,而资金在旅游资源的潜在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过程中功能不甚显著。
第三,科学的投资项目的决策与旅游规划是旅游业发展初期高投入产出的有力保证。通过充分考虑市场需求、资金供给等诸多因素,权衡利弊得失和投资风险,对旅游开发的必要性、经济上的合理性、综合效益的可靠性以及对环境的影响进行全面分析,科学的项目决策成为取得投资总体效益最优化、实现旅游业发展目标的保证。同时,旅游开发初期成功的总体规划将使资源优势相对持久,旅游业在一定时间范围及其极限容量内得到良性发展。
由于科学的旅游投资项目的决策与规划工作都对旅游业的综合效益予以高度重视,旅游业初、中期的良性发展不会给旅游地及其居民带来社会、文化、环境等方面的剧烈冲击,更不会使“旅游业时刻在毁灭着自己”的预言成为现实。这样一来,旅游业不但投资效益显著,而且由于微弱的负面影响,补偿资金投入相对不多,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发展旅游业的成本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