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企业运营与管理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一节 旅游企业内涵

一、旅游企业的概念

旅游是指人们离开自己的常住地到异地开展的以观光游览和休闲度假等为目的的活动。人们参与旅游的目的是多样的,除了观光游览和休闲度假以外,还包括娱乐、运动、商务、探亲访友、参加会议、参加展览、学习与研究等。Theobald(1993)的研究提到,旅游绝对是20世纪才开始出现的现象。因为在此之前,人们的出行往往是为了达成其他而非休闲的目的。世界旅游组织将旅游定义为“人员的移动”(Movement of People)。为了讨论方便,我们可将旅游定义为“人们离开常住地的活动”(Go et al., 1997)。从这个意义上讲,旅游企业通常是指主要和直接为旅游者的旅游活动提供产品和服务的企业,包括旅行社、旅游酒店、旅游景区和旅游交通四大类。除了这四大类企业外,还包括餐饮、会展策划和汽车租赁等。

二、旅游企业的特征

与一般的生产、流通等企业相比,旅游企业具有鲜明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基础设施和环境的依赖及其发展的适度超前性

三大产业结构的变化是有规律的,也就是三大产业之间质的关联方式和量的比例关系的变化规律。质的关联方式就是指三大产业发展的先后次序和相互作用。三大产业发展的一般顺序是:第一产业最先发展,因为首先要解决吃饭问题;第二产业随后发展,因为第二产业是对第一产业初级产品进行加工的加工业,目的是为了获得更多、更好的产品;第三产业继而发展,它为第一、第二产业发展服务,同时使人们消费得更舒适。显然,旅游企业是在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发展的基础之上才发展起来的,因此,一个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市政工程配套、资源环境、设备物资配置、旅游者所需各种生活用品的生产和供应,以及水电能源消耗等,对该地区旅游企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影响。量的比例关系就是指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第一产业呈下降趋势,第二产业先是上升,在人均GDP超过1 500美元后开始下降,而第三产业一直呈上升趋势。旅游企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较强的带动性,可以促进国际经济文化交流,吸收外汇,拉动内需,可以适度的超前发展,超前的程度取决于国民经济的承受能力、外汇偿还能力和客源增长速度等。

(二)经营活动的敏感性

旅游活动的异地性,使得旅游活动本身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外交、汇率、自然灾害、流行疾病等,所以旅游企业经营活动的敏感性很强。如2003年一场突如其来的“非典”(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几乎使中国的旅游业在一段时间内陷于停顿状态;而2004年年底的印度洋海啸也严重影响了东南亚及南亚国家的旅游企业。这种敏感性特征,要求旅游企业更多地关注各种危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建立相应的预警机制,不断提高抗风险能力,同时又要对旅游业的发展充满信心。

(三)经营的关联性和竞争性

一方面,旅游企业是以客人的旅行游览活动为主线提供服务的。在客源市场上,旅游企业间的经营有较强的关联性,需要旅游企业间的有效合作,不同的旅游企业在旅游活动的不同环节为客人提供的是不同的服务。如旅行社是客源的组织者,铁路与航空公司等运输企业为旅游者提供交通服务,而饭店则主要为旅游者提供住宿和餐饮服务等。在为旅游者的旅游活动提供服务的过程中,各种类型的旅游企业相互协作,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旅游企业之间的关联性十分突出。另一方面,由于一定时期旅游客源市场的有限性和旅游企业设施设备的不可储存性,旅游企业间的经营也会形成激烈的竞争关系,尤其是同一地区同类型的旅游企业。这就需要发挥市场调节作用和政府及行业的指导作用,正确处理好关联性与竞争性的关系,来促进旅游企业的和谐、健康发展。

(四)对各种文化资源的利用性

我们从文化的角度分析旅游者的旅游动机,主要有两个:一是寻求文化差异;二是寻求文化认同。无论是哪一种动机,都要求从事旅游产品和服务经营的旅游企业充分挖掘文化因素,使旅游者得到相应的文化享受。如饭店在经营活动中,推出文化主题的客房、餐饮产品,甚至是文化主题酒店;景区在规划建设中充分利用了当地的民族民间地域文化;还有的企业直接将相关文化产品转换成了供旅游者选择和购买的旅游商品,如表演、工艺品等。

三、旅游企业的分类

旅游企业涉及为旅游者提供吃、住、行、游、购、娱等全方位的产品与服务,根据不同标准可分为多种企业类型。目前,主要的分类有以下几种:

(一)按投资主体划分

根据《中国旅游统计年鉴》的标准,按投资主体,旅游企业可以分为国有、集体、私营、联营、有限责任、股份合作、股份有限、其他内资、外商投资等多种类型。改革开放以来,旅游企业投资已由过去单一由国家投资为主转向多元化发展,尤其是沿海地区,如广东省的国有星级饭店比重已低于50%;外商投资饭店和我国港澳台地区投资饭店逐年增加,给旅游业带来了新的活力。

(二)按隶属关系划分

按隶属关系,旅游企业可以分为行业内的直属企业与行业外从事旅游经营的企业。行业内的直属企业主要是国家或地方旅游局直接管理的企业,而行业外从事旅游经营的企业,则主要包括许多行业为进行多元化经营而投资建设的各种旅游企业,如银行、税务、运输等行业在中国建设了许多隶属各系统内的旅游企业,这些旅游企业也需要按照旅游行业的规范进行统一管理,如旅游企业、旅游景区评定星级等。这种划分,主要是为了对旅游业进行统筹规划并加强行业管理。

(三)按经营规模划分

按照经营规模,旅游企业可以分为大型旅游企业、中型旅游企业和小型旅游企业等。例如,饭店企业通常按饭店客房数的多少来划分其规模,客房数不超过300间的为小型饭店,客房数在300~600间的为中型饭店,客房数在600间以上的为大型饭店。而旅行社则按注册资本和质量保证金的多少划分为国际社和国内社。国际社注册资本不少于150万元,质量保证金为60万元,国内社上述两项分别为30万元和10万元。

(四)按与旅游活动的密切程度划分

按与旅游活动的密切程度,旅游企业可划分为直接旅游企业、间接旅游企业和旅游配套企业三大类。直接旅游企业是直接和专门经营旅游业务的企业,如旅行社、旅游景区、饭店宾馆、旅游汽车公司等,它们是旅游企业的主体。间接旅游企业是指那些除为旅游者服务外,同时也为社会其他部门和人员服务的企业,如商店、影剧院、公共交通运输等企业。旅游配套企业是为旅游企业提供配套产品和服务的相关企业,如装饰公司、食品饮料和旅游商品的生产企业、建筑企业,以及为旅游企业提供设备和供应服务的其他企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