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引汉济渭工程前期工作志稿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四、领跑世界解难题

过去的十数年间,几乎所有参与过引汉济渭工程技术审查的专家都认为,工程建设将面临诸多世界级技术难题。

(一)引汉济渭工程将首次从底部洞穿世界级雄峻山脉——秦岭

在人类历史上,1985年秘鲁马杰斯-西嘎斯(majes-Siguas)调水工程横穿了世界第一长山脉——安第斯山脉,但穿越点位于海拔4000米的山腰(是世界海拔第一高的跨流域调水工程),最长隧洞仅14.9千米。引汉济渭工程的穿越点位于海拔550~510米的山脚,整体隧洞长达98.3千米,施工难度极大。

(二)秦岭隧洞深埋超长隧洞位居世界第一

引汉济渭工程的引水隧洞长度98.3千米,最大埋深2000米,长度和埋深综合排名世界第一。世界单项长度第一的隧洞为芬兰赫尔辛基调水工程隧洞,总长120千米,最大埋深100米;世界单项埋深最大的隧洞是锦屏二级引水隧洞,最大埋深2525米,但其长度只有16.7千米。

(三)高扬程、大流量泵站亚洲第一

黄金峡泵站总装机容量165兆瓦,建成后将超过现有亚洲最大泵站。山西万家寨引黄工程总干一级、二级泵站(120兆瓦),单机配套功率也将超过万家寨引黄工程现有最大水泵的单机容量12兆瓦。该泵站规模稍逊于美国埃德蒙斯顿泵站,其泵站总流量125立方米每秒,扬程587米,单机功率59兆瓦,总装机量826兆瓦。

(四)三河口145米碾压混凝土拱坝亚洲第二

三河口水库145米高的碾压混凝土拱坝方案,仅次于云南万家口子157米高的碾压混凝土拱坝,位居亚洲第二。

从以上几项技术参数可以看出,引汉济渭工程是一项世界级的宏伟工程,在一些方面已经超出了现有工程设计施工规范,无章可循,急需针对其中的关键技术问题展开研究,支撑工程设计,降低施工和运行风险。

(五)引汉济渭工程难度

一是隧道施工难度堪称世界之最。其中秦岭隧洞越岭段大埋深、难分割的引水隧洞长达40千米,即使采用TBM从两头施工,单向掘进距离为20千米,主洞加上施工支洞,通风距离超过23千米,而全球TBM施工的通风长度的最高纪录是16.2千米。秦岭隧洞的施工和通风设计将是一大严峻挑战。二是工程运行调度极为复杂。引汉济渭工程有两座调蓄水库——黄金峡水库、三河口水库,且正好位于秦岭南坡的暴雨集中区,防洪调度和水资源调度任务交叉耦合,保障关中用水过程,将是一个极为复杂的多参数、多约束、不确定求解问题。此外,15亿立方米水进入关中后,区域内现状55亿立方米水的供水系统格局将面临重大调整,水资源的优化配置问题是工程效益能否充分发挥的关键。三是工程优化设计难度大。四是移民及生态保护任务重。引汉济渭工程移民规模大,安置任务重;工程引水线路经过3个国家级和1个省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保护的压力也比较大。

针对这些问题,专家们一致建议要提早进行创新性技术研究。为此,2010年1月28日,当时的建设方代表——省引汉济渭办与中铁第一勘察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铁一院”)、西南交通大学签订了引汉济渭工程秦岭特长隧洞施工通风方案研究合同,启动了工程建设最为关键的技术难题研究工作。2010年4月与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水科院”)共同拟定了工程控制测量、深埋超长隧洞设计及施工、水库枢纽工程设计与施工、泵站与电站设计及运行、水资源配置、工程运行调度和工程移民及相关风险研究等7项关键技术研究课题。

引汉济渭工程最关键问题之一是秦岭隧洞是否能顺利打通,而其决定性因素是用于秦岭岭脊段隧洞施工的硬岩掘进机即大家常说的TBM能否正常发挥是关键中的关键,由于每台TBM设备需根据不同地质条件量身定做,所以对设备类型和参数的确定从一开始就成为重中之重。2009年7月15—16日,陕西省引汉济渭工程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与铁一院共同组织召开了有张国伟、王梦恕、梁文灏院士及史玉新、刘培硕等设计大师参加的秦岭隧洞设计方案论证会,会议得出的基本结论是:岭脊段40千米隧洞采用两台开敞式TBM相向施工的方案是合理可行的,应进一步完善TBM在不良地质段施工的后配套设备、施工通风设备、皮带机出碴和有轨进料设备的选择。在随后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建设单位组织了十余次不同形式的会议就此进行专题研究,并在此基础上,于2011年5月,成立了有项目法人、设计单位、施工单位技术人员组成的秦岭隧洞TBM技术准备工作小组,目的是进一步论证TBM设备适应性问题,历时半年多,得出的结论是:秦岭岭南段应选用开敞式TBM施工,岭北段优先选用开敞式TBM。同时对TBM功能需求与参数要求、对工程施工招标、TBM设备采购、TBM设计制造、TBM施工、完工后TBM处置、供电系统、TBM运输道路等工作提出建议。从现在岭北TBM进场一年顺利掘进6000米的实践来看,这项工作是必需的,成效也是显著的。

工程建设开始以来,这些重大技术难题的破解在省引汉济渭办、引汉济渭建设有限公司都得到强力推进,其部分成果已经在工程中得到应用。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实践上的应用总结完善,必将为确保引汉济渭工程的顺利实施做出重要支撑,也必将刷新世界深埋、超长隧洞的施工纪录,还将为国家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小江调水工程积累丰富的宝贵经验,具有领跑世界工程建设的重要科学技术价值。

2015年6月1日,一个熟悉的身影出现在引汉济渭三河口枢纽工地,他曾走遍了引汉济渭引水工程的每个工地,他曾沿着引汉济渭3号支洞深入到主洞视察,他就是曾经的常务副省长、省长、现任省委书记赵正永。这次视察之后,引汉济渭调水主体工程全面开工,关中供水骨干管网试点工程开工,供水工程最后一千米和后续水源问题也提上了议事日程。再后来,在继任省委书记娄勤俭、继任省长胡和平的大力推动下,关中以至全省的水系规划、渭河生态区建设与利用规划相继完成,以引汉济渭工程为依托,用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的系统思维,把关中乃至全省的山、水、林、田、湖、湿地作为一个整体深入研究,做好规划,以尽早实现水兴三秦、水润三秦、水美三秦的宏图大业正在深入推进。

引汉济渭,任重而道远!


[1]本文是陕西省引汉济渭工程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蒋建军发表在《中国水利》杂志上的一篇文章,作为本志概述编者采用时对个别字句做了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