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錦袍(陳烺)
《蜀锦袍》傳奇,《玉獅堂傳奇》第二種,《曲錄》著錄,現存光緒十一年(一八八五)刻《玉獅堂四種曲》本、光緒十七年刻《玉獅堂傳奇十種》本(《傅惜華藏古典戲曲珍本叢刊》第九九冊據以影印)。
(蜀錦袍)序
宗山
山己巳入川[1],下榻石砫官署,聽演董芝喦太史所譜《芝龕記傳奇》。帝王仙佛,雜沓登場,觀者目眩。亟索原本讀之,以秦良玉、馬千乘爲經,以客、魏擅權迄闖獻授首,二十餘年可驚可愕之事爲緯,搜采極博。惜遣詞命意,不足動人歌泣之懷。每以文與題不稱,爲之歉然。
壬午需次杭州[2],與陳叔明先生結文字交。一日,出《蜀錦袍》傳奇示山。讀之,歎夫先生之才之大,其徵引一踵正史,褒貶凜然,無小說詼詭之習。播州克敵、平臺奏勳等齣,忠義憤激之氣,騰躍紙上。起結淡處著墨,餘絃外音。良史三長,略具於此。視昔人之恣意妝點,正苦才短耳。天生奇女子,得奇文以傳,幸矣。
昔蔣苕生譜《四絃秋》,洪昉思製《長生殿》,一洗元人《青衫記》、《梧桐雨》之陋,先生命意,得無類是?此編出,不獨壓倒芝喦,卽謂之媲美蔣、洪,非妄語也。
甲申仲秋[3],鐵嶺宗山序。
(蜀錦袍)題詞
宗得福等
社稷倉皇已不支,九州何處乞援師?絕憐勝代淪亡日,賴有勤王女土司。
連營石砫鎮叢蠶,劍佩花迎曉露涵。畢竟英雄遜兒女,芳名應愧左甯南。
孱軀耿耿抱孤忠,二百餘年王氣終。留得錦袍顏色好,脂花紅暈血花紅。
板蕩中原一瞬過,《冬青》樂府近如何?傷心更有《桃花扇》,合付紅兒取次歌。上元宗得福載之[4]
犵鳥蠻花擁畫旂,美人小隊簇燕支。西川多少閒冠蓋,肯爲天家再出師!
夔府城髙百雉雄,擒渠一戰得元功。征衣自是無顏色,不及宮袍蜀錦紅。
武陵失律雁門死,猿鶴沙蟲亦可哀。莫笑兒家是巾幗,蠻鞾親踏陣雲來。
脅月穿雲筆一枝,英雄兒女寫淋漓。曲中無限興亡感,併入紅牙小拍時。任丘邊保樞竺潭
須知奇女勝奇男,報國捐軀死亦甘。秦、左兩人分兩姓,同名莫訝是甯南。
侯封難得覓紅裙,天子平臺喜策勳。扇底桃花輸蜀錦,英雄愧煞李香君。
莫挽狂瀾實可憐,獨留孱婦抱孤堅。杜鵑啼血滄桑變,遺恨媧皇未補天。
樂府新編妙入神,蜀江花繡錦袍春。論功若賜麒麟閣,好倚丹青寫美人。婺源朱文玉筱琴[5]
英雄豈料出裙釵,一騎桃花轉戰來。流寇披猖疆吏懦,愧無尺寸報平臺。
錦袍五色陣雲迷,太息夔巫尚鼓鼙。譜入紅牙聽不得,一聲聲是蜀鵑啼。平江俞廷瑛筱甫[6]
樞臣邊將嘆庸庸,幸有巴夔間氣鍾。巾幗無雙誰敵手?甲兵數萬盡羅胷。劇憐夫壻遭金虎,仍豎功名壓石龍。弔古倍傷前代事,茫茫何處覓遺蹤?
三百年來骨已寒,遙遙石砫鎮江干。欲尋軼事添花樣,更譜新腔續稗官。青史尚嫌生氣少,黃沙終憶戰場寬。奇男不數數奇女,才子文章是大觀。同里黃裳吉夢九[7]
錦江春水桃花濃,女將軍馬桃花紅。雕鞍簇擁蛾睂出,殺賊曾經百戰雄。女兒生長苗疆僻,不誇傾城誇無敵。同袍兄弟共馳驅,閨中粉黛無顏色。第一功先說播州,沉埋獄底不封侯。兒夫屈死君恩重,白桿縱橫據上游。援遼遠赴勤王詔,平臺奏對天顏笑。特賜新詩寵大功,沙場拜倒男兒纛。長驅直解成都圍,壯志豈爲黃金灰?諸將閉門不肯見,鬚睂亦懾巾幗威。歸來專辦蜀中寇,寇避雄鋒不敢鬬。驅賊入川楊嗣昌,地利已失那可救?督師大帥皆庸材,一木難支天傾覆。果然鐵騎如建瓴,三萬人已同日傾。餘燼搜合雖可得,吾謀不用終無成。二十年來傷孱婦,一隅石砫猶堪守。江山錦繡屬他人,斑斑血漬征袍透。樂府空傳嗚咽聲,人民已換滄桑後。蠻花犵烏陣雲摧,一代紅顏終不朽。旌德江順詒秋珊[8]
何必英雄,共惆悵、前朝遺迹。縱西望、幾餘灰燼,銅駝荊棘。蜀錦長留紅粉淚,蛾睂深鎖青山色。漫髙歌、歷歷數滄桑,同霑臆。 錦江水,長安日。增骯髒,悲今昔。恁男兒豪氣,不如巾幗。蒿目空餘城上草,傷心幾化山頭石。怕一聲、樵唱獨歸來,吟秋笛。(調寄【滿江紅】) 山陰許慶霄篆雲[9]
烽烟擾攘,正中原多事。楊、邵諸軍等兒戲。賴天生石砫,巾幗英雄,洵不愧、萬里長城堪倚。 蠶叢支半壁。破敵勤王,女子居然勝男子。血濺錦袍紅,蜀道鵑嗁,眞箇是回天無計。只賸得芳名著千秋,覷世上鬚睂,也應羞死。(調寄【洞仙歌】) 受業劉炳照光珊
(以上均《傅惜華藏古典戲曲珍本叢刊》第九九冊影印清光緒十七年刻本《玉獅堂傳奇十種》所收《蜀錦袍》卷首)
[1] 己巳:同治八年(一八六九)。
[2] 壬午:光緒八年(一八八二)。
[3] 甲申:光緒十年(一八八四)。
[4] 宗得福(一八四一—約一九〇九):字載之,上元(今江蘇南京)人。杭嘉湖兵備道宗源翰(字湘文,一八三四—一八九七)弟。官浙江知縣,光緒間擢湖北知府。著有《足可惜齋詩鈔》、《墮蘭館詞存》等。
[5] 朱文玉:字筱琴,一作小琴,婺源(今屬江西)人。以鹽運司經歷,需次浙江。日遊湖山,偕陳烺、江順詒諸文士,嘯傲聯吟。善書畫,兼以習醫濟人。著有《葆眞堂吟草》、《葆眞堂文稿》、《雜說存疑內外篇》、《啙窳子商榷》、《字典標幟》、《便用良方》等。進士江峯青曾爲立傳。撰《蝴蝶夢傳奇》,未見著錄,已佚。傳見民國《重修婺源縣志》卷三五。
[6] 俞廷瑛(一八二五—一八九〇後):字筱甫,一作小圃,號紫卿,吳縣(今江蘇蘇州)人。諸生。歷官鄞縣縣丞、候補通判。著有《屑瓊集》、《瓊華詩詞集》等。傳見《歷代兩浙詞人小傳》卷二一。
[7] 黃裳吉:字夢九,陽湖(今江蘇常州)人。生平未詳。
[8] 江順詒(一八二二—一八八九):字子谷,號秋珊,晚號窳翁,別署願爲明鏡生、願爲明鏡室主人,旌德(今屬安徽)人。廩貢生。同治十年(一八七一),署浙江錢塘縣丞。與曲家宗山等酬唱,編有《西泠酬唱集》。工詩詞,善戲曲。輯《詞學集成》。著有《願爲明鏡室詞稿》、《夢華草堂詩鈔》、《夢華草堂詩話》、《讀紅樓夢雜記》等。撰《鏡中淚傳奇》,謝章鋌《賭棋山莊詞話》著錄,已佚。傳見《歷代兩浙詞人小傳》卷一五。
[9] 許慶霄:號篆雲,山陰(今浙江紹興)人。生平未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