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无接触商业”模式新生态画像
一、“无接触商业”给员工带来了什么?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受影响最大的一个群体莫过于停产停工的企业及其员工,员工与客户之间无法实现面对面的交流与沟通。自古以来,人们以各种各样的方式传递消息,从驿站送信、飞鸽传书到现代的互联网通讯,沟通工具更迭迅速,通讯效率不断提高。由于技术的发展演变,才能让我们在面对新冠疫情这样的突发状况时,能够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尽快恢复工作和生活。例如,各企事业单位开始“无接触”
工作,纷纷在家远程办公,这种不受时间、地点、空间限制的工作方式成为大部分企业的刚需。
《财富》杂志曾有一篇文章提到:远程协作的时代早已到来。世界上许多国家与企业早在过去的十年间逐步开始实行远程办公。
远程办公不只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在疫情期间,无需接触的“WFH模式”成了很多企业员工的不二之选。
“WFH”是Work From Home的简称,意思是在家办公(也叫远程办公)。该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让企业降低了运营成本,组织安排更灵活,从而更有效地提高竞争力。同时企业还可以节省办公场地、设备、水电、物管等费用,从而支付更有竞争力的薪水;对于员工来说可以节省上下班的时间与交通费用。
WFH办公模式的优势是时间分配灵活,相比常规的办公方式,远程工作沟通可以多点对多点,不用考虑会议地点。劣势是会导致沟通实时性变差,增加沟通的时间成本。
因此,对员工而言,一个高效合理的远程协作模式应该具备的条件是:拥有足够的独立时间支配权,减少事务性的沟通。例如,做到系统可以独立运行,团队内部可以独立决策,模块可以独立发布升级,实现大组织、小团队和大产品、小模块架构,从而最大限度降低团队的事务性沟通。企业职能部门也要加强线上服务能力,提高标准化共享。例如,行政人事考勤、财务报销等部门,可以制定线上的规则去执行。
尤其对于一些创业公司,利用互联网云服务实施在线管理就是特殊时期的最佳选择。
二、“无接触商业”给企业带来了什么?
基于WFH模式在疫情期间的普及应用,“远程化办公”成为企业办公的新常态。远程办公不仅仅是远程会议,还包括资源共享、网络安全、企业文化等方面的相互协作与配合。
以倍受关注的医疗行业为例,疫情期间,医疗远程软件在云平台上实施互联网医院平台和远程诊疗。因此,各医疗机构能够持续向患者提供医疗服务,还能与其他医疗机构的科研专家和医生随时远程会诊、资料共享,实现临床协助。对患者而言,只要通过微信小程序或者是公众号、服务号就能随时随地享受远程医疗与咨询服务。
此外,很多企业的对外业务也是基于平台和数字化系统得以陆续恢复的。
例如,微软公司采取了线上线下“双核心”复工方式。所谓“双核心”,即基于“物联网+边缘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以及混合现实、“云计算+云协作”等创新技术,一方面通过远程医疗、远程办公、远程教育等场景解决方案,使数字化成为新常态模式;另一方面从生产制造、客户服务、市场营销、人力资源、财务和供应链等环节着手,加快企业数字化升级的速度。
随着疫情得到进一步控制,大规模的复产复工随即开启,为了避免疫情反弹,各地都部署了相应措施。例如,沈阳自贸区上线了疫情防控数据分析平台,该平台覆盖综保区桃仙管委会、自贸投发公司、企业服务中心和自贸区管委会等重点区域,实现相关办公人员每天出入、离沈、发热隔离以及体温等信息系统化管理。同时对各区域来访人员在平台进行统一的信息登记,能够实时监测办公人员和来访人员的动态,实现可视化管理,为自贸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强大的数据监测支持;上海徐汇区也制定了一套健康信息收集和体温监测等功能实时数据监管系统,便于徐汇区各街道社区对返沪人员进行登记管理服务。
为帮助更多企业开展远程办公,各大远程办公平台与南京、苏州、沈阳、上海等地产业园和政府开展紧密合作,免费为企业提供一站式远程业务平台,对各地区不同规模企业实现“双核心”复工复产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总而言之,远程办公不仅仅是简单地在线上处理信息问题,而是要打通各个环节,串联每个角色。这些需求印证了数字化转型对企业的重要性,作为企业更应该发展于危机中,为企业今后的成长与转型做足准备。
三、“无接触商业”带来什么样的消费模式?
中国当前的消费市场具有分层化的特点,疫情对不同层级的消费者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而消费者的消费理念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疫情的变化而变化。例如,疫情推动消费者强化线上购买方式,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尝试新的购买渠道。受此影响,疫情过后的消费方式会更加碎片化,消费渠道会更加多元化。尤其是疫情之前的聚集性的消费方式和消费习惯可能会在一段时间内发生改变,这也可能推动新的消费方式不断涌现。纵观各地区的本地生活消费特征,本地生活电商行业在疫情期间锐不可当,其服务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的本地化:
1.“配送+自提”型产品电商本地化
例如,“菜篮子”行业,主要以商超、生鲜为代表。产品电商的本地化即服务的前端,商超保证运输,服务的后端采取“配送+自提”模式实现销售。在三四线城市中,团购与自提结合培养了消费者在线上完成采购的消费习惯。
2.“线下+线上”型实体商务本地化
例如,万达、大悦城等这些重视线下体验的传统商场纷纷登陆线上,凭借电商操作系统,深入本地生活,以用户中心为基础贴近市场,树立美好生活服务的价值观。同时,基于消费者本地化消费习性等差异,通过生态互助互动,共享资源、降低成本,更有针对性地提供增值服务,创造更多价值。
四、“无接触商业”带来什么样的就业模式?
无接触商业这种新形态在服务消费领域创造了大量的新型就业形态,丰富了就业生态,更加凸显了在社会转移就业和创造新就业时数字经济平台发挥的社会价值。
1.线上劳务型就业模式
线上劳务型就业模式是由平台组织劳动者提供劳务产品,通过平台提供的支付方式和线上交易,整个交易过程被平台监督把控的业务类型。
线上劳务型的就业形势主要是线上零工就业,业务模块主要是外卖骑手。外卖平台的崛起创造了“外卖骑手”这一全新的职业。
从雇佣关系而言,骑手群体包含两个层面,一是众包骑手,骑手以个人身份在平台注册、接单,提供外卖服务。这些骑手不同于平台或者第三方组织签订的劳动合同,是非雇佣关系属于众包工作;二是专送骑手,平台招募第三方供应商,供应商会雇佣大批量全职骑手,在平台接单提供服务。
由于全职专送骑手有第三方供应商雇佣身份的保障,服务更加高效、高质、稳定,因此更受品牌商青睐。
2.线上服务型就业模式
线上服务型就业模式是由平台以外的第三方提供服务或者商品,产品在平台售卖,有平台提供线上的支付方式和交易场所,交易过程在线上完成并受平台监测,线下完成劳动过程且不受平台操控的业务类型。
线上服务型就业模式下,最具代表性的交易平台包括飞猪、饿了么(外卖商户端)等。这些开放式平台为不同的商户提供线上交易场所和服务,在线上完成交易过程。但是由于服务品质各不相同,劳动过程大多在线下通过“到店”或者“外卖配送”的方式实现。例如,飞猪提供旅游行业从酒店到景区门票的全方位服务,优酷为个人和小型媒体公司提供的媒体服务等。这些商户雇佣了大批劳动者从事线上交易和商品服务。虽然平台会对商品的品质和安全性等方面提出一些要求和标准,但并不受平台控制。
3.互联网企业直接就业模式
互联网企业直接就业模式是通过平台购买版权、供应商,搜索互联网等提供服务或者商品的业务类型,以互联网企业使用外包、劳动派遣等灵活就业或者直接雇佣形式扩大就业。互联网企业直接就业模式的业务模块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分别为互联网娱乐业务、新零售业务以及与互联网设施平台的相关业务。互联网企业通过这些业务,一方面针对供应链上的商户和企业带动再就业,另一方面通过劳动派遣或者直接雇佣方式使用大量的劳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