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戚之祸
西晋的灭亡之祸始于武帝皇后杨氏和惠帝皇后贾氏两家外戚。以下我们的叙述将以贾氏为中心展开。
武帝在中国统一十年之后的290年四月驾崩,时年五十五岁。皇太子即位,成为第二代皇帝,是为惠帝。他实在不堪皇帝之任。“何不食肉糜”正反映其愚,这是他在百姓遭遇饥馑,米价上涨时所说的话。又有一次,他在华林园听到蛤蟆的叫声,就问左右随从:“此鸣者为官乎,私乎?”㉕武帝曾经想过让弟弟齐王攸为皇太弟,但不成事,后者在郁闷中病死。因为皇孙遹有望继承大统,武帝决心将后事交托给宗室长老汝南王亮和皇后之父杨骏。但杨氏想独揽大权,于是阻止汝南王上京。《晋书》中这样记载道:“帝寻小间,问汝南王来未,意欲见之,有所付托。左右答言‘未至’,帝遂困笃。中朝之乱,实始于斯矣。”㉖汝南王是否就值得武帝托付,是另一回事,但动摇晋朝根基的动乱,由此而起。
武帝皇后杨氏的天下维持不到一年。291年三月,杨氏被贾氏族诛,贾氏就这样登上了谋求已久的政权宝座。
事情要回到伐吴之议被热烈讨论的时候。当时太子已行过元服之礼,正面临着选妃。武帝想为太子聘娶太子太傅卫瓘的女儿,理由是“卫家种贤而多子,美而长白”。然而贾氏贿赂了杨皇后,硬是将自己的女儿推给了太子。此女比太子还要大两岁,“妒而少子,丑而短黑”。武帝虽然反对但并未起作用。㉗惠帝能即位是因太子妃贾氏之力,而她成为皇后之后,太后杨氏一族便成为其障碍。她曾与汝南王亮商量诛灭杨氏,后者犹豫很久后拒绝,于是贾氏转而煽动年轻人。惠帝的异母弟楚王玮二十一岁,果断而残忍。他上京杀尽杨氏,是为八王之乱的开始。
贾充的养孙贾谧掌握实权,他一方面虽然恃势凌人,另一方面却又是文学团体“二十四友”的支持者。这二十四友中,有美男子潘岳,可谓是中国的在原业平㉘;有吴国出身的陆逊的孙辈——陆机、陆云兄弟;还有因《三都赋》而闻名的左思、因奢侈而闻名的石崇、堪称国家支柱的武将政治家刘琨等人。
在杨氏倒台三个月后,汝南王亮被贾氏一派所杀。直接下手的是楚王玮,但他本人在数日后也很可悲地被贾氏一派所杀。贾氏只不过利用完毕再把他清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