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明的历史(四):魏晋南北朝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晋明帝

322年,元帝崩,明帝即位。(明帝的母亲是出身北方边境的混血儿,因此明帝的长相也与游牧民族类似,胡须发黄。王敦呼之为“黄须鲜卑奴”。)明帝“幼而聪哲,为元帝所宠异”。他才几岁之时,还跟父亲元帝在琅邪,长安有使者到来。元帝问他:“汝谓日与长安孰远?”他答道:“长安近。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可知也。”元帝很是惊异。次日,元帝宴群僚,又问他相同的问题。他回答:“日近。”元帝失色说:“何乃异间者之言乎?”他答道:“举目则见日,不见长安。”元帝越发感到惊异了。

明帝长大后亦是个文武全才。但元帝钟爱末子司马昱,甚至想立他为太子。王敦也与明帝不合。324年,王敦再度出兵湖熟。王导对从兄此举很不满意,写信想要阻拦其出兵,他是害怕这样会给王氏全族带来灾难,但王敦不听。王敦没有控制部下军人的能力,而且他本人还生病了。

王导

晋时常苦于外忧内患。晋在北方遭到羯族的石勒入侵,却硬是将防备北方的武将祖约和苏峻调回对付王敦。不过不久之后王敦就病死了,叛乱遂平。在此期间石勒进攻到了淮水,朝廷于是再派祖约到寿春(今安徽寿县)、苏峻到历阳(今安徽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