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2 中巴种子产业合作
中国和巴基斯坦是山水相依的友好邻邦,两国人民有着悠久的传统友谊。自1951年5月21日建交以来,中巴双方交往密切,经贸合作日益增多。中国是巴基斯坦第二大贸易伙伴,巴基斯坦是中国在南亚地区的第二大贸易伙伴和最大的投资目的地。中国与巴基斯坦种业合作逐渐加强,合作领域逐渐拓宽,种子贸易规模不断扩大。特别是在杂交水稻、杂交油菜、玉米、棉花等品种的繁育及推广方面,中国与巴基斯坦开展了一系列合作,有力地促进了两国种业及种植业的发展。
2006年以来,中巴两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联合声明、发展规划及备忘录,对双方关系及在种业领域的合作做出说明,为推动两国种业及农业合作奠定了基础。其中,2006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与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联合声明》明确两国要进一步深化农业领域的全面合作,特别是农业技术的交流与合作;《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经贸合作五年(2007—2011)发展规划》中,种业技术转让和生产基地建设项目被确定为重点推动的合作项目;2008年中国农科院与巴基斯坦农业研究理事会签署技术合作谅解备忘录,确定在杂交棉、玉米及其他转基因作物等领域开展合作;2009年湖北省种子集团有限公司与巴基斯坦农业发展研究委员会签署了杂交水稻和油料作物技术合作谅解备忘录;2009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八师149团与巴基斯坦农业研究理事会签署Bt杂交棉和彩色棉技术合作谅解备忘录;2011年中巴经济合作组第二次会议明确了在动植物检疫、农产品贸易等领域开展合作;2014年中国和巴基斯坦签署了杂交小麦产业化合作协议,向巴基斯坦推广中国优质杂交小麦品种。由此可见,中巴种业合作主要集中在农作物良种引进与示范推广、销售等方面,合作主要以项目为载体,分为政府合作项目、企业合作项目及多方合作项目,实施主体包括政府、科研机构及企业。
综上所述,中巴种业合作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中巴种业合作是中国与巴基斯坦政府、企业以及科研单位,开展的所有与种子业务相关的合作内容,合作主体不限。本书研究的中巴种业合作是狭义的概念,仅限于中国与巴基斯坦种子企业的产业合作,合作主体仅限于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