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红龙绿海
进入广西地界才会明白排山倒海是什么意思。
越往中部走,就遇见越来越多高耸入云的尖尖山峰,此起彼伏的如海浪一般奔涌,我们向山里进发,一大片山脉迎面升腾而起,就好像小船在鲸群的绿色脊背上游走,孤勇的驶向遮天海啸。
夜色将近,从山后升腾起厚厚黑云,把剩余的天光一点一点吃干抹尽,只留下一丝山顶和云沿的剪影,在天幕上点出了一圈圈宣纸洇墨的涟漪。如果这个时候加速,公路左右的小山包跳跃奔跑如黑狗,车里人的心率也会跟着升起来,生怕一不小心就要被它们撞上。
但很快前面的成对“红色萤火虫”让我们也不得不慢了下来,起初前面还只有零星几对,渐渐越来越密集,从天际的尽头一路汇聚成一条壮观的红龙。红龙从头部向末尾有韵律的传递着亮灭,身体缓慢蜿蜒向前,鳞片大大小小光晕交叠,在这深山老林里灼灼出了种诡奇的美丽。
山里生灵每年至少会见到两次这样的奇观,一次在春节,一次在国庆。它们有的短暂生命中只见过一次这样绚烂的景象,而有的在岸上常青,默默观望了年复年,看着这红龙越长越大。它们或许就像巴巴着去看彗星扫月,流星雨落的我们,在用一生里的一个夜晚去窥看千万光年外的一瞬。
万物自然生长,而又陨落无息。
“又一串小老鼠跑过去了!”一辆耐不住性子的车主蹿到了右边的安全车道,想要去探探队伍更前方,越来越多的车被蛊惑得加入了。眼看着大红龙又胖了一圈,在绿海中游动得更慢了下来。
天已经彻底压暗,向窗外远方望去,远处黑洞洞吸走了一切,什么也看不见。想起一则报道,在远洋油井上生活的人描述远洋上的夜有多寂寥,除了这个油井还有一点灯光,全世界只剩下黑。向远处奋力扔一个瓶子,看着那个瓶子快速变成一个小点,看不见了,黑色海浪声盖过了一切,也不知道落在了哪里,就像在这世界从来不存在这个瓶子和扔瓶子也从来没有发生一样。
黑暗带来未知,所以古人写了很多传奇来佐没有灯和月的夜。一个书生和书童在半夜赶路,月光忽明忽暗,忽然得见远处隐约有户人家,仔细一看辨认出门口的两个大红灯笼照得出门前一对白色门柱。二人大喜加快了脚步走了过去,走过去一看,真奇怪,这户人家门口有柱没有门。书生探头探脑的走了进去,从门口到主厅一路都铺着红色的柔软地毯,这主厅屏风后面照出一个曼妙女子的身影。书生刚要前去拜会,突然书童脸色煞白,猛力拉着书生就往外跑,一直跑出二里地。书生回头一看,那哪是深山美女家宅,乃是一条红眼白牙的大蛇……
上次夜访东华禅寺,一行人开车从主道下来,从柏油马路进到无路灯的泥土乡道,除了车灯探路那两边是什么也看不见。我正说完红眼大蛇的这段开头,四人心里发毛,抬头望见远处山峦耸立,唯独一个山顶上金色灯火通明,和周围黑山格格不入。各人顿时一个激灵,氛围压得没人说话,一路沉默的开到山脚。和平日里见惯的香火人声鼎沸的寺庙不同,夜里除了守门的小师傅,整个寺庙从山腰到山顶层层大殿瓦舍楼台,干干净净,空无一人,空旷让寺里各个建筑看起来仿佛都大了数倍。
忽然听得一阵袅袅清音叮叮叮咚咚,瞬间驱得人心神清明。仰头看就在一处房檐挂着小小一串风铃,但在整个空寺中,每寸声音衬得格外大声,传到三面环山极远处又旋转回来,声音回荡不绝。志山师傅过来带我们上楼寻得一个露台,正在那处风铃屋檐下,一桌几椅。
当点上灯盏,沏热茶香四溢,暖杯在手,橙烛光影下,铃随风响,伴着志山论经讲道,只觉我等凡俗,怎能得遇此仙妙境地。不过盏茶的功夫,共感耳清目明,胸中沉积污浊一扫而空。
身侧的小姑娘呢喃:说句痴话,从前看西游记,不知那些女妖精是怎么个想法,现下竟是明了…
可惜后来听闻志山不知所踪,这样的机缘再难以得见了。
过了一个路口,道路豁然开朗,红龙化作星星点点,尽数散去,在雾中隐没了踪迹。
无端想起那句无名诗来。
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