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产业链与中国高端制造业的提升
中国过去20年在电子产业上的飞速进步,与苹果产业链的带动密不可分。
10年前,当笔者写作《一只iPhone的全球之旅》时,中国在整个苹果供应链上还只能生产相对低端的零部件,包括玻璃盖板、外壳、印刷电路板等,而iPhone当中技术含量最高、价格最昂贵的芯片处理器、屏幕则主要在韩国和日本生产。
到了2020年,苹果公布了新的供应商名单,名单列举了其在全球范围内最大的200家供应商及它们旗下的610家工厂。[2]其中位于中国大陆的工厂有259个,排名世界第一,其他如日本有96个工厂,美国有49个工厂,中国台湾有37个工厂,韩国有30个工厂,越南有23个工厂,泰国有19个工厂,菲律宾有17个工厂,马来西亚有15个工厂,新加坡有14个工厂,印度有9个工厂。而苹果在欧洲只有21个供应商工厂,在南美只有7个。
可以看出,整个苹果供应链的重心全在以中国为核心的东亚地区。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苹果的组装厂主要在中国大陆,其他地区如越南和印度能小规模生产一些,但是和中国大陆相比仍然有较大差距。其他供应商则需要最大限度地靠近组装厂。
苹果供应链对于中国发展先进制造业的带动是巨大的。
首先,苹果供应链极大地摊薄了其他消费电子厂商的供应链成本。举例而言,深圳大疆无人机之所以能够横扫全球,是因为它直接受惠于苹果供应链,大疆生产的无人机当中有大量的零部件来自高水准的苹果供应商。而华为、小米、OPPO、vivo等中国本土手机厂商之所以能够在全球市场披荆斩棘,也应该感谢苹果供应链。在雷军创办小米初期,小米是一家在手机行业没有积累的初创公司,其早期优势集中在市场营销和商业模式创新上,而苹果已经打造出了成熟的供应链体系,这使得小米能以极快的速度切入了智能手机产业,并最终跻身世界前五。
此外,苹果产业链直接带动了本土的蓝思科技、立讯精密、歌尔声学、德赛电池、水晶光电、长电科技、超声电子、京东方等企业的发展,光上市公司都有数十家之多。
笔者还记得当年去蓝思科技在湖南浏阳工厂的场景,当时国内很少有人听说过蓝思科技这家企业,更没有多少人知道它的创始人周群飞。笔者在工厂附近一家餐厅第一次见到周群飞的时候,她穿着一身价格不超过100块钱的花格子裙子,为人谦虚。在我们的交谈中周群飞衷心感谢了苹果的订单,在和苹果合作前,蓝思科技与国产手机厂商的合作可以说充满了辛酸。公司给当年名噪一时的科健手机做的订单,最终只收回来800元钱。而苹果不仅订单量大、信誉好,还给供应商提供大量的技术和资金支持。资本市场对于苹果供应商的分量心知肚明,几乎所有的苹果供应商都会受到资本的热捧,在中国A股形成了独特的“苹果概念股”板块。蓝思科技市值最高的时候破千亿元,而周群飞也一度成为中国的女首富。
苹果供应链至少在中国提供了数百万个就业岗位,这些工程师和产业工人成为中国发展先进制造业的宝贵财富。中国的电动汽车产业之所以发展到世界领先地位,和苹果供应链积累下来的这一大批产业精英有密切的关系。
全球智能手机市场一年的规模接近3万亿元,中国无疑是这一波浪潮中最大的受益者。
相比之下,其他国家错过了苹果供应链这一波几十年难遇的产业转移契机,一步错过,步步错过。因为像精密电子工业这样的先进制造业门类,其产业链的转移难度,远高于服装、玩具这些附加值较低的制造业门类。
就算是曾经的制造业中心——美国和欧洲,想要重建如此规模庞大的精密电子供应链,也绝非易事。
我们可以从富士康宣布在美国威斯康星州投资上百亿美元新建液晶面板工厂的曲折中看出其问题所在。2018年,在美国总统特朗普的游说下,富士康宣布在美国威斯康星州投资100亿美元,新建一座液晶面板工厂,也就是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10.5代线,并承诺在当地提供1.3万个就业岗位,然而几年下来,这一工厂始终进展非常缓慢。因为美国工人的工资过高,需要当地政府提供高达30亿美元的巨额工资补贴。除此之外,因为威斯康星州当地缺少电子产业的上下游配套工厂,还需要康宁公司等供应商在当地同步修建工厂,而这些公司也一样要求当地政府提供巨额补贴。此后,在漫长的扯皮当中,富士康的美国工厂一直没有实质进展,一直到特朗普下台,这个工厂都没见到投产。要知道,对消费电子产业来说,最宝贵的就是时间。而在这4年当中,中国的京东方液晶面板工厂已经连续扩出了好几条产线,远远把富士康甩在身后。
近年来,美国开始加速与中国脱钩,苹果供应链开始往越南、印度、菲律宾这些国家转移,但是根据笔者的研究,这一过程至少需要10年时间。因为中国在基础设施上领先其他竞争对手太多,同时中国的上下游产业链优势是其他国家很难企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