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杆子修炼36堂课:公文写作精进之道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1.文无定法但有一定之法

刚工作时,有人告诉我,一定要记住,写材料没有固定套路,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方法,每个材料也有每个材料的写法。

实践证明,这话很在理。

首先,看文章开头。有的文章主张直白,不拖沓、不铺陈,不绕弯子。如请示、报告宜开门见山、直达其意,让读者第一句就抓住文章主旨,把握写作意图,快速进入状态。毛泽东《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一文开篇就讲:"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首句破题,直白至极。

而有的文章开头则需委婉,不急于切入主题,不惜笔墨,刻意铺垫一番。如开篇先讲事情发生的背景、经过、原因、根据等,慢条斯理、娓娓道来。这种手法在讲话稿中很常见,经常开篇叙事、描写,以烘托气氛、拉近距离、引起共鸣,有的甚至"王顾左右而言他",先绕一个大弯子,不知不觉中把读者带入"彀中"。

从笔法来看,前者是"直笔",后者是"曲笔"。很难说哪一种好,哪一种不好,只能说各有千秋、因文而异。

其次,看文章内容。繁简、虚实、新旧、深浅、平奇等都不可一概而论。有的地方需写得详尽,把问题掰开了、揉碎了,有的地方却需简洁,点到为止、一笔带过;有的数据需精准,甚至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而有的则可用模糊语言,表示一个大概即可。

最后,看语言风格。可谓"一千个领导就有一千种风格",有的喜欢讲道理,有的喜欢摆事实;有的喜欢讲通俗易懂的大白话,有的喜欢引经据典。不管哪一种,没有优劣之分,关键看对象和场合。

这就是"文无定法"的道理。

然而,公文写作真没有"定法"了吗?我看不尽然。毕竟公文不是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想怎么写就怎么写。一篇公文,不管主题、结构、版式,还是材料、语言、修辞都有极强的规范性。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如何写,都有规律可循。

这需要从两个维度来理解:

第一,写公文有规范可遵。写公文要习惯"戴着镣铐跳舞",所谓"镣铐"就是规范、规则、规定。比如写报告,主报单位是谁、报告什么事项、用什么样的语气和什么样的词语、如何编排格式等都有"定法"。

第二,写公文有规律可循。任何一种公文都有行文逻辑,只是表面上看不出来罢了。就拿写请示来说,内行都知道得按"什么目的、什么事情——存在哪些困难——请求上级支持什么、解决什么"这个逻辑来摆布内容,谁都跳不出这个大逻辑。

这就是有"一定之法"的道理。

公文写作到底有法,还是无法?依我之见,既有法,也无法。此话并不矛盾,说它"无法",是说写作没有放诸四海皆准的方法,没有一概而论、一成不变的方法。说他"有法",是说写任何文稿都有一定的写作规律、基本格式和写作要求。这是一种辩证关系,正如清代姚鼐说的:"文有一定之法,有无定之法。有定者,所以为严整也;无定者,所以为纵横变化也。二者相济不相妨。""有"和"无"之间是一种相对关系。很多公文写作法则都有相对性,需在一定条件下才成立,得看具体的时间、地点、场合,特定的人、特定的事。

不知你是否赞同,公文写作,从头到尾俨然一次求解数学函数y=f(x)的过程,这个过程充满无数变量。如果把因变量y看作所写的稿子,x就是影响因子,y一定随着x变化而变化。这就是写作的"相对论"。文字工作者一定要悟透这个原理,只有参透这一层,你才能泰然处之,以不变应万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