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杆子修炼36堂课:公文写作精进之道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4.好文章是改出来的

文章不厌百回改,好文章都是改出来的。写作是一连串动作的集成,除了"想"和"写"外,"改"也是一门大学问,是写作的"关键一招"。某种程度上,稿子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改"出来的。

首先,修改是必不可少的事。但凡写作,必有修改。历史上是有"倚马可待""文不加点"这样的佳话,然而现实中"一稿成"的现象却极其少见。无修改,难成文,修改是写作的基本功。"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说的就是修改的复杂性。曹雪芹写《红楼梦》"增删五次",在我看来不算多,现在很多文稿少则三四遍,多则十数遍,几十遍的都有。

新华社曾发表过长篇报道——党的代表大会报告诞生记。十八大报告和十九大报告的诞生过程都是一个反复调研、推敲、修改、打磨的过程。报道说,一个报告的诞生往往要花10个多月的时间,"从瑞雪飘飞到春暖花开,从炎炎夏日到金秋时节",起草组先后要召开数十次乃至上百次会议,对文稿进行反复修改、精心打磨。对一些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边研究边起草,字斟句酌,在一点一滴中逐步完善。在大会召开期间也不停止,还要根据讨论反馈的意见作进一步修改。

我读《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一文,也有同感。这个文件年初就开始谋划,仅仅9月的一个座谈会,"各方面共提出修改意见1948条",起草过程之长,修改次数之多,令人惊叹。

其次,修改是件复杂的事。改稿是门大学问,不可小觑。刘勰在《文心雕龙》里说:"改章难于造篇",修改不是简单的文字增减,得从主题、结构、材料、语言、修辞以及措施综合诊断。表面上看,修改只是做些收尾工作,实质却是"二次创作",是"写"这个动作的延续。

"想""写""改"的内涵和关系,可以打个比方来说:"想"好比雕塑里面的"铸模",提前设计了文章结构外形,决定文章长什么样。"写"则如"浇注",往模具里浇熔液,填充内容。而"改"好比拆模后的反复捶打、锻造、抛光、打磨、上漆、雕刻等,写成初稿只相当于拆模,打磨才是最麻烦的。

文字工作者一定要认识到修改的价值,别再"傻傻分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