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八一渔猎陕南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96章 欠债还钱!

趁着歇息,赵春给张秃子结算杀猪的费用。

因为赵春这边的内脏除留少部分食用,其他都要喂狗,猪血也要用来灌肠,所以没采取折肉法,而是按照重量直接折价。

一共四百二十四斤,每一百斤折合两斤肉价,也就是三块钱,一共十二块七毛钱。

赵春准备直接给他十五块。

张秃子不仅杀猪,还帮着卖了部分猪肉,需要耗费功夫和精力,理应多给点辛苦费用。

给钱的时候,他想再多给点,他心软,实在是看不下去这家的状况。

虽说人活成啥样,都有各自的命运,一定程度上,人应该尊重别人命运,不要以为自己是救世主,什么都能管。

但赵春是个普通人。

普通人有自己的自私和淡漠,却也有怜悯之心,他不相信有人看到这个家庭,不生出几分同情心。

若是到后世,屠夫的日子都过得还不错,但现在的时间段,一切都还处于半明半昧,养猪的人很少,所以生意很惨淡。

但是。

赵春很快又想着,有时候同情心,并不一定会得到对方理解和接受,若张秃子是个敏感的人,可能会认为他的怜悯是种侮辱。

思来想去,还是决定暂时不要尝试,等后面关系熟络起来,对彼此了解更深后,再想办法帮帮他们。

从今天干活的麻利劲上看,张秃子就是他需要的人,话少,愿意出力气,人又憨厚老实。

以后有他和宋长宽,就组成了他的狩猎班底,多余的人不要,也没用,还要分他的收成。

“给,秃哥,这是你们今天的辛苦费,活干的很麻利!”赵春将十五块递给张秃子。

张秃子接过钱,数了下,盯着钱开始发愣,嘴里不知道念叨着什么。

“秃哥?”赵春不知他在想什么。

张秃子足足念叨一分多钟,终是放弃了,挠挠头上的秃斑,对紧挨着他的弟弟说,“你来算!”

“好唻。”

赵春啼笑皆非。

感情念叨半天,他这是在算账呢,结果还没算明白,把自己给算糊涂了。

“十二块七毛钱,哥。”

“十二块七毛?”

“嗯,十二块七毛。”张状元非常肯定的确认。

“哦。”

张秃子低头翻着手里的钱,又开始数起来。

因为从村民手里收到的钱都是零钱,钱又不是很新,叠在一起小小一叠。

“一块,两块,三块……”

张秃子耐心地数起来。

赵春和宋长宽面面相觑,彼此都是微微一笑,并没有丝毫不耐烦的情绪。

他们温和地看着张秃子一遍遍数钱,好几次都是数到半截,突然就不对劲,又返回去重新数。

也不知道是第六还是第七遍,张秃子突然喊道:“不对啊,春娃子,你给多了啊!”

赵春笑道:“没多,杀猪的辛苦费是十二块七毛,你还帮我拖猪,我卖肉还帮我切肉,这都要给你辛苦费的。”

“那要什么辛苦费!”

张秃子从其中找出三张一块,“给,这三张退给你,我只要十二块,你的猪多,七毛钱不要。”

“不是,秃哥,这是你应该拿的啊,我又没多给!”

张秃子却没立刻回答他,而是转身问弟弟张状元,“状元,多没多?”

张状元转头看看钱,眯着眼睛点头,“多了两块三毛。”

“看吧,我弟都说多了,那肯定是多了,春娃,你把这么多猪让我杀,赚了这么多钱,都够意思了,多的我不能要!”

“秃哥,这真的……”

“收回去,你再这样,我张秃子可就不和你打交道了。”

赵春看他认真的模样,竟是从很平凡的相貌里看到几分飒爽,他想了想,将钱接过来。

正如他之前想过的,张秃子虽然穷,但有很强的做人原则,自尊心很强,不愿意接受他的钱。

既然这样,他就只能收回来。

“秃哥,那这样,以后我的野物都给你处理,你处理的好,干净,我也放心。”

张秃子喜出望外,连连点头,“那感情好啊,好啊!”

看他这样高兴,身旁的张状元和老父亲也都很开心。

赵春想起刚才数钱,便问张秃子,“状元哥是读过书?”

“读过一些,读的还蛮好呢,当时老师说他长大能当县长哩,可那次着火,他的眼睛和腿都烧坏了,我娘也没了,再就没上。”

说到这里,张秃子一脸的痛苦,但旁边的张状元却轻轻拉拉哥哥手臂,“不难过,不难过啊。”

赵春这才发现,这个张状元其实智商也有点问题,他更像是个小孩子,而不是三十多岁的大人。

心里更是难受。

比先前还要不舒服。

“秃哥,你刚才说……”

张秃子刚要说话,就听到有人喊了声,“张秃子,你有钱了啊!”

听到喊话,张秃子一家人突然齐齐站起身,都显得很紧张。

赵春和宋长宽见状,也跟着站起来。

只见他们来时的小路上,走过来三个人。

前面是个四十多岁的男人,长得倒是人模狗样,但表情很欠揍,后面跟着两个小伙子,大概都是二十多岁。

这三个人,赵春只认得后面一个,好像王二虎的一个堂哥。

“这是谁,你认识嘛?”

宋长宽小声说:“前面这个人叫王元林,是村长的弟弟,后面是他两个儿子。”

原来这个就是王元林。

赵春想起自己记得这个名字,王元林是村长王元森的弟弟,也是村里第一个发家的万元户。

这家伙发家的手段很简单,就是给村里人放钱。

在那个年代,他不知道从哪里来的钱,只要谁家出点意外,急需要钱,他就会主动凑上门,愿意借钱给人,但要收利息。

要知道,这个时候大家赚钱很难,家里婚丧嫁娶,一时间凑不齐钱,就会找王元林去借。

本想着借了后,好好攒钱还钱,很快就能还清。

但实际上,大家赚钱的手段很有限,一时半会根本还不清,结果便利滚利,最后变成一笔巨款。

偏偏大家没办法,因为这年代人很单纯,觉得人家救了急,自己当初借了钱,也答应的好好的,就该按时还给人。

现在没按时还,就是理亏,慢慢地成为长期债主,根本还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