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假账
周氏送来的账本有问题是梁氏在当天下午就发现的。
她这次从扬州过来就是为了帮梁善如算清楚这些账,所以带了不少算账的好手,再加上柳氏陪嫁铺面田庄留下的人,查出问题根本不在话下。
她没有要自己做主,派了人去叫梁善如来。
院子里账册摊开一箱又一箱,算过的放了几箱,还没来得及算的还有十几箱。
梁善如一拐进月洞门就见众人忙碌身影,而姑母叫人搬了太师椅在廊下,脚边放了好大一个炭盆。
她快步上垂带踏跺,软声叫着姑母就凑近过去:“外面多冷呀,怎么不在屋里?有这么多人看账呢。”
梁氏伸手拉她,银屑炭烧的暖烘烘,热气正好打在二人交叠的手上。
她腾出另外那只手朝着箱子方向随手一指:“是有问题的。”
梁善如皱眉:“这么明目张胆?”
她本以为周氏要做的更精明些,结果没几个时辰就被查出账本里做了手脚?
梁氏嗯了声:“你阿娘的东西都没问题,我估计她当初就没想动这些,万一卫国公府派人来,她没法交代。
只是把持着账,嫁妆且不说,铺面田庄每岁所得都被她拿去私用,但掌柜或是管事都是从柳家跟着你阿娘陪嫁过来的,她怕另有账本,现在送来的自然不敢动手脚。”
梁善如立刻就懂了。
阿娘的东西可以作假,但不敢糊弄,一旦有账可以对,周氏是自找麻烦。
但爹爹的东西却很好动手脚。朝廷赏赐有记档,她既知道了就不会在这上头动心思,然而爹爹留下的产业是没有留下心腹打理的。
周氏不敢发落胡叔他们,唯恐苛待她的事情传回盛京,惊动姑母和舅舅,可是当年爹爹出事之后,她很快就把从前铺面田庄上的人全换了一遍,从那之后账是什么样,就是她说了算了。
梁善如抿唇:“亏空了大概有多少啊?”
“少说两万多两银子。”梁氏捏着她指尖,“阿兄名下的铺面田庄我没经手打理过,具体不知道,但从账本上来看,按照扬州城的行市来说,若要多些,四五万两也有可能。”
她松开梁善如,一递手,有婆子拿了三本账册交过来。
她接下后翻了几页,指着圈出来的几处给梁善如看,然后问她:“看得懂吗?”
梁善如点头,阿娘过身前教过,后来爹爹就专门请了女账房教她看账学本事,怕她将来嫁人连自己的嫁妆都算不明白。
梁山不接话,等着她说,她又仔细看了两遍:“爹爹去后第二年三家铺子都闹了亏空,隔年庄子也欠收,不是被抢被烧,就是种的秧苗没成活。
但我记得那会儿绸缎庄起火烧的并不严重,就连跟北边做的几单生意都没影响交货。
隔年扬州城也没闹水灾,别家收成都不错,静仪她们家的庄子还是个丰年,她那会儿给我送了好些果蔬,所以我记得很清楚。”
她眸色暗了暗:“周氏是想着时隔多年,账册又多,稀里糊涂的未必看那么仔细。
姑母从京城带来的人不知道扬州行情,而胡叔他们又不一定记得清楚,一来二去就能糊弄过去。
这些账还是经不起细查的。
虽说三五本账册上就这么三四处有问题的地方,可光是绸缎庄走水损失货物这一项就能亏出近两千两,七七八八算下来……”
她掰着指头算了半晌:“确实是这个数,少则两万,多则四五万两了。”
梁氏听她说的头头是道,才欣慰的笑了,重新拉过她的手:“我还担心你不懂看账管家这些事,想着回了京城要慢慢教你,又怕你到了如今的年纪才开始学实在算晚,说不定要耽误事。
这下好了,我总算能放心。”
实则是兄嫂从前把她教的很好。
梁氏怕提起这话她要伤心,闷在心里没有说,然后问她:“我叫你来是让你知道,周氏不老实,再有这都是你的东西,你想怎么处理?”
“当然该多少就是多少,一文钱都不能少给我。”梁善如斩钉截铁道,“我之前是真的想过要是核对账目后,哪怕少个两三万两,我也认了。
早点离开这里也好,我是真不想跟他们夫妇再有任何瓜葛。
可他们欺人太甚,我改主意了。”
她握着账本,面色凝重:“这些账本都要仔细的查,有多少不对的地方全画出来,咱们算个总账,我不贪他们的,不往多了算,像这几处少了我两万多,就补给我两万多,别处要再算出几万,到最后加在一块儿。
她早上说除了阿娘的嫁妆和爹娘留下的产业之外再补给我十一万两,就在这个数往上加!”
梁善如说完之后才想起姑母答应给梁宝祺一份嫁妆那事儿,犹豫了下:“姑母觉得呢?要是想花银子尽早……”
“没那码子事。”梁氏不等她说完就打断她,“给宝祺那份儿是我出,这些都是你的,就是你说了算,否则我叫你来做什么?”
梁善如唇角上扬:“姑母真好!”
梁氏照着她腰窝处轻戳了下:“那我要是劝你息事宁人,这些账稀里糊涂过去,拿了十一万两了事,就不好了?”
“那也好。”梁善如越发往她身边靠,“姑母怎么样都好!您让我说了算,是护短疼惜我。您要是劝我息事宁人,那是教我退一步海阔天空,做人做事别赶尽杀绝。
反正都是为我好!”
她这张嘴最会哄人了,小的时候就是这样,撒娇的话张口就来,让人拿她一点办法都没有。
梁氏笑着起身,搂着她回屋:“你就哄着我高兴吧,这迷魂汤给我灌的,回头要摘星取月我都得依着你。”然后又说,“你的意思我知道了,余下的账就给他们去看,胡掌柜是很靠得住的人,往后跟着你回盛京,还是留他在外面替你打理产业,我也放心。”
梁善如诶的就应下了:“我先前就是这样想的,要不交给别人我也不放心。”
梁氏闻言更加满意:“不错,知人善用,这回我更不忧心你了。”
等进了门,她还是没忍住感慨道:“阿嫂要是还在,看见你长得这么好,不知道该有多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