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于诚入狱,姜元先天
深夜,于诚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中。
其父于烨早已等待多时,见于诚回来,连忙问道:
“怎么样了?”
于诚苦笑:
“还能怎样,一朝天子一朝臣。
新皇登基,必然有权力更迭。
更何况如今这位陛下,本就心胸狭隘,性格暴躁。
若非是先帝独子,绝不可能轮到他登基称帝。
况且一直以来,左相汪文瑞为首的那帮人,一直都想借这位来打压我。
无论先帝说了什么,他都不会容忍我这个所谓的托孤之臣,在身旁掣肘他的。
虽然如今朝局不稳,内忧外患,陛下暂时还不会动我。
可等前线战事停歇,天知道会发生什么。”
于烨闻言,重重一叹:
“你我父子二人,给两位皇帝当了十几年孤臣。
看起来,得另谋出路了。”
于诚沉默片刻,说道:
“父亲有何看法?”
于诚皱眉道:
“走。
必须得走。
你我父子能有今天,全靠两位先皇信任。
但你我虽位高权重,却在朝中少有助力。
若我所料不错,不出半年,我于家便有灭门之祸。”
于诚苦笑:
“天下之大,莫非王土,又能到哪里去?”
于烨沉默片刻,一拳砸在茶几上。
“去梁州!”
于诚沉默。
于烨说得对。
于家父子一明一暗,掌握了如此大的权势,不是没有代价的。
多年来,他们父子二人近乎于朝堂全部切割。
一切事情,全靠强权维持。
可若他们没了权势,就如同雄狮没了獠牙。
到时候,会有无数贪婪的猎犬围上来,试图从他们身上撕下一块新鲜的血肉。
所以此时,逃去梁州,就是两人最好的,也是唯一的选择。
尤其是如今锦衣卫还在于烨手中,他们完全有能力在皇帝反应过来之前撤离。
但是于诚犹豫了。
于诚当年,是顺帝一手从小培养出来的的。
这些年,支撑他一步一步走到今天的,绝不是对权势的渴望。
而是忠君爱国四字。
虽然由于某些原因,他更加倾向于国大于君。
但忠君二字,还是牢牢地刻在他骨子里。
犹豫许久,于诚还是缓缓说道:
“父亲,你带家中其他人走吧,京城这边,还需要人留下。
陛下绝对不可能忍受,一位右相凭空消失的。”
于烨沉默。
父子二人对视良久,于烨最终还是点头道:
“好。”
三天后。
焦头烂额的皇帝,终于发现锦衣卫镇抚使于烨及其家眷离奇失踪。
惊怒之下,连夜召右相于诚进宫。
“于诚!
你到底想要干什么?
你是要谋反吗!?”
于诚暗叹一声,跪倒在地:
“臣,不敢。”
“你还有什么不敢的?
你于相只是个小小郡守时,就敢决堤淹杀数万人。
如今当了丞相,还有何不敢?!”
于诚垂手道:
“臣请辞去相位,告老还乡。”
皇帝一直徘徊的脚步猛然顿住,盯着脚下这位“肱股之臣”,似乎想判断出他所言真假。
于诚缓缓抬头,与皇帝对视。
片刻后,皇帝笑道:
“于相误会了,朕不是这个意思。
右相之职,仍是于相的。
不过听说于相多年操劳,身体不甚康健,有些小事便让其他人代办,你先休息些时日。”
于诚心中暗叹,低头谢恩。
次日,于诚的权力,便被一一夺去。
他也如皇帝所愿,告病居于府中,闭门不出。
然而,对有些人来说,只要于诚一天不死,便寝食难安。
-----------------
御书房中。
皇帝,左相,两位副相,以及六部尚书皆汇聚于此。
左相汪文瑞一袭红袍,言辞激烈:
“陛下,于诚权势滔天,即便辞官,也不可轻信。
您莫非忘了,当年的云相?”
皇帝悚然。
他终究只有十八岁,在大多事情上的见解,都远不如其父。
所以,他非常重视历史和经验。
年幼的皇帝,和心狠手辣的权臣,根本不可能共处。
双方必然有一方要倒下。
当于诚主动退让时,皇帝很开心。
他认为只要于诚肯放下,双方便可相安无事。
可左相汪文瑞的话,提醒了他。
今日的于诚,就如当年的云相。
只要于诚在的地方,便是以他为首。
即使是左相,也要屈居其后。
如今即便看似放下了手中的滔天权势,其所蕴含的能量,仍然有能力撼动皇权。
于诚是孤臣不假,可先帝治下的孤臣,可不止于诚一个。
御林军,锦衣卫,督查院......
邱浩。
若是这些孤臣汇聚在一起,是一股极为恐怖的力量。
皇帝眼中,终究闪过一丝寒芒。
-----------------
以铁面无私著称的右相于诚锒铛入狱,无数官员拍手称快。
世人都在感叹,这位新皇与其父同样果决,必然又是一代名君。
但仅仅三日后,一则更加令人震惊的消息,从梁州传来。
先皇堂兄,齐王李文涛麾下十万大军,于蜀郡大败。
大军四散溃逃,至今仍未收拢完全。
齐王在乱军中与部下失散,生死不知。
若是至阳军趁机挥师东进,整个天渊东部,便要糜烂不堪。
所幸雍州方向,邱浩收到消息,率数万北军全力出击,这才拖住至阳主力,不致战局彻底崩溃。
新皇无奈,暂时停下了他整肃朝堂的步伐。
如此时候,若还在内斗,那天渊朝恐怕覆灭在即。
自此日起,天渊朝上下,有钱出钱,有力出力,迅速集结起一支新军。
名为荡寇军,于荆州集结。
同时,勒令各州郡征集粮饷,拼命送往藏剑关前线。
邱浩用实力证明了,北军仍是天渊朝擎天之柱。
无论新皇有什么想法,都不可能在此时拖邱浩和北军的后退。
数月后,战局终于趋于稳定。
天渊终究是占了大半天下,国力更强。
至阳国在吞并小半个荆州后,便无力再进。
至于朱博和邱浩两个,依然在藏剑关前对峙。
-----------------
青铜古棺中。
不知自己昏睡了多久的姜元,再度缓缓醒来。
当他双眸睁开的一瞬,一抹精芒在漆黑的古棺中一闪而过。
“这是......”
姜元心中震动不已。
他竟然能以肉眼看破四周绝对的黑暗。
古棺壁上,那一行行古朴的文字,清晰映入眼帘。
“我先天了?”
姜元默默运转体内内劲,立刻发现不同。
原本的内劲,只是如同溪流般在经脉内勉强流淌,完全无法虚空离体。
可如今体内,那澎湃的真气,已犹如小河,奔流不息。
并且他隐隐能感觉到,体内五脏六腑,都变得极为坚韧。
正是武道五境,练脏的痕迹。
眼中文字一闪而过。
【长生仙功(先天):2000天/5000天。当前境界:先天(练脏)】
姜元表情有些古怪。
“果然是先天。”
“一觉睡了七年,这真是......”
“算了。”
姜元面色恢复正常,伸出一只手掌。
只是轻轻用力,真气便透体而出,撞在青铜古棺上,嗡嗡作响。
“再来!”
姜元眼睛一亮,双掌同时推出,额头青筋暴起:
“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