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张县令之死
寿张县。
派人将公文送往郓州府衙之后,张知县的右眼皮一直跳。
古话说,左吉右凶,右眼皮跳,说明有大凶之事要发生。
揉了揉自己的眉角,张知县却并没有将此事太过放在心上。
最近这些天,因为类似李庄村的事情频发,无法将税赋收上来的他,已经好几天没有睡好觉了。
他只以为是因为太过劳累,所以才会出现这种情况。
将此事放在一边,一脸焦急之色张县令问旁边的师爷道。
“什么时辰了?刘捕头怎么还没回来?”
一直守在旁边的师爷看了一眼天色,估摸了一下便说道。
“快申时了,刘捕头去了快四个时辰,应该要回来了!”
两人正说话间,门外突然传来一阵马蹄声。
听见动静,两人面上均是一喜。
也顾不得自己知县的身份,张知县绕过大堂案,急匆匆的朝着门外走去。
从声音能够听出来,回来的应该不止刘捕头一个人。
张知县猜测,应该是知府看了他的公文之后,知道他无力应付那些土匪,便派了一队人前来帮他。
心中正感念知府大人的好呢,一抬头,张知县便看见一道寒光从自己面前闪过。
随后,张知县捂着自己的脖子,一脸不可思议的看着出现在他面前,一脸凶神恶煞的陈捕头。
直到死的那一刻他都不明白,自己是为什么死的。
陈捕头的出手太过果断,以至于旁边的人还没有反应过来,张知县就已经被割了喉。
等到张知县倒地,跟随张知县一起往外走的师爷这才反应过来。
忙跪倒在地上,求饶道。
“大人饶命,小人只是县里的师爷,还请大人高抬贵手,放过小人。”
知县被杀,他在县衙内最大的依仗便没了。
对方连七品的知县都敢杀,他这个没有任何品级的普通人,对方更不可能放在眼里。
眼下想要保命,他只能跪地求饶了。
然而陈捕头也并非嗜杀之人,将张知县就地正法之后,已将手中的刀收入了刀鞘之中。
“既然你是寿张县的师爷,对寿张县出现的那伙匪人应当熟悉,你且将事情的原委说来,我可饶你一条小命。”
师爷闻言,自然不敢怠慢,忙将李庄村的情况,仔仔细细的说了一遍。
他唯恐说漏了任何一处细节,被陈捕头一刀给砍了。
等听完师爷所说之后,陈捕头便问道。
“依师爷的意思,应当如何处理此事?”
他虽然在知府担任捕头一职,但对办案一事却知之甚少。
若不是急于顶替张知县,坐上寿张县知县的位置,他也不会直接将张知县杀了。
他带来的人都是知府的捕快,想不出什么计策出来,此时整个县衙内,能出谋划策的,就只有师爷一人而已。
面对陈捕头的询问,师爷只觉后背发寒。
若是能想出好的对策,他们也不用派人去找知府求助,惹来这么一个杀坯了。
嗫嚅了半天,师爷也不知道该如何回话。
似乎是看出了师爷的担忧,陈捕头好言劝慰道。
“师爷有什么主意但说无妨,我自不会为难师爷。”
沉默了片刻的师爷,眼见陈捕头的目光逐渐阴沉下来,一咬牙,这才说道。
“这群土匪实在难缠,县衙人手有限,又不能时时刻刻带着巡检的人守在李庄村,想要将赋税收上来,唯一的办法,就是向知府大人求援,让知府大人派人过来,围剿这群土匪。”
师爷说完,便见陈捕头傻愣愣的坐在大堂知县所坐的位置上。
半晌,陈捕头缓缓站起身来,目光呆滞的说道。
“找知府求援,那我的下场,岂不是和张知县一样了!”
最后,陈捕头再三斟酌了一番,并没有听从师爷的意见。
而是趁着天色还未完全黑,便带着一群人往李庄村而去。
他倒要亲眼见见,能让官府收不上税的人,到底有多大的本事。
几人一路策马飞驰,在天刚黑之时便到了李庄村。
还没进入村子,陈捕头远远看见村口一个小孩见到他们之后,急匆匆的朝村子内跑去。
陈捕头只以为是小孩从未见过官府的人马,畏惧之下躲回家中去了。
根据师爷所说,陈捕头等人直奔李庄村的草场而去。
到了草场,师爷发现草场之中一堆刚刚被浇灭的篝火,旁边还零星散落着一些没有吃完的干粮。
见此情形,陈捕头大喝一声,命人四散开去寻找。
那些匪人分明刚刚离去,应该还没有走远。
若是能将这些匪人抓住,税收的事情便有了着落,他也不用去找知府求援,落得和张知县一样的下场了。
一念及此,陈捕头带头冲在最前面,寻着匪人离去的踪迹追了出去。
只是草场周围都是田地,地里长着还未成熟的麦子,这些半人高的麦子,为那些匪人提供了足够的庇护。
加之此时已经天黑,目力受阻之下无法看得太远。
追了一阵,陈捕头便失去了那些匪人的踪迹。
陈捕头心有不甘,又带着人回村,同样叫来保正,清点村里的人数。
最后和师爷所说的情况一样,村里的人数不多不少。
心有不甘之下,陈捕头当即说道。
“我乃郓州城的陈捕头,奉命前来抓捕盗匪,收缴税赋,尔等今日便将税赋缴了,我好带回县衙去。”
陈捕头想着,知府的意思已经很明确了,就是要将赋税收上去。
今天虽然没有抓住那群土匪,但趁此机会,将乡民的赋税收上去,也不算一无所获。
只是他刚说完,便有乡民说道。
“大人,不是咱们不愿上缴税赋,只是大人也看见,那麦子还在地里长着呢,咱们实在是没有多余的粮食来上缴税赋,眼见夏收在即……”
这人一句话还没有说完,众人只见寒光一闪,那人便倒在了地上。
看也不看那倒地之人,陈捕头厉声道。
“还有谁再敢多说一句,就以拒缴赋税为由,就地正法!”
此言一出,众人都不敢出声了,只有几人小声抽泣着,似乎是刚刚倒地那人的亲友。
面对陈捕头的威胁,一众乡民只能按照陈捕头所说,开始从家中搬出仅剩的一点口粮,用以缴纳夏税的税赋。
不少人因为家中实在缺粮,只能找左右的乡邻借。
实在借不到的,也只能将家里最后的一点粮食拿出来,先上缴一部分的税赋。
就在这些乡民忙碌的时候,离村子不远的一处山头上,一群人趴在山头上,正一脸愤怒的看着村子里的情形。
见到那些税赋不够数的乡民,被陈捕头等人一顿暴打之后,一人气愤开口道。
“杨头领,这些捕快比咱们这些土匪还坏,咱们跟他们拼了吧!”
说话的是被分派在李庄村,负责阻止官府向李庄村乡民收取赋税的一名喽啰。
这几日与这些乡民相处下来,这名喽啰早就和乡民熟悉了。
刚刚被陈捕头砍杀那人,曾经还给他送过水。
当时看见陈捕头拔刀的时候,他就想冲出去和那些捕快拼了。
只是因为杨志眼疾手快,一把将他按住了。
此时听见村子里传来乡民们的哀嚎声,他实在忍不住了。
这群猪狗不如的畜生,老子非宰了他们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