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大国工匠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76章 有些危险的想法

“这个方法,最大的缺点主要有两个,一是不利于我们工人同志综合素养的提升。”说完这句,秦风顿了顿:

“第二个,要彻底实行这个方法,在现行的八级工人制度下,可能需要在一定程度上调整薪酬体系和晋级标准。”

这两个缺点说完,场面再次沉默下去。

第一条不难理解。

每个工人都只擅长其中一道工艺,其他的工艺就算能够学会,其熟练度也不会太高。

那么工人的综合素养,肯定比不之前试点的常规培训模式。

因为工人就不是全面发展的。

全面的技术,只掌握在培训部手中。

技术的传承是不会断,但总归有一定的限制。

但第二条,就有些麻烦了。

虽然目前实行的制度也有诸多问题,比如:

工资晋级跟不上技术晋级,导致工人学习和生产的积极性下降;

工人数量众多,升级由国家统一安排,在时间和人手有限的情况下难以兼顾,导致不少工人该升不能升,积极性再次受挫;

只要等级提升上去了,干多干少一个样,让大家缺少参与生产的动力;

不少同志不精进技术,不追求进步,不积极投入生产,一味“熬资历”提升等级。

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八级工人制依然是最适合国情的制度。

是坚持制度不变,还是要产能和效率,也不是他们这个层面的人能够决定的。

甚至连想都不敢想,就算敢想也没人敢说。

但现在秦风已经把这个想法抛了出来,就不得不说了。

你总不能让新培训体系下的工人同志没办法晋级吧?

无法晋级工资就无法上涨,工资无法上涨就没人会参加培训内,没人参加培训这模式就彻头彻尾的失败了。

他索性直接把问题抛在大家面前,让大家一起和他在新培训体系巨大的优势和同样巨大的挑战该如何选择这个问题上挣扎。

半晌之后,伍方全缓缓道:“按照你的想法,详细说说第二点,它究竟需对现行薪酬制度进行多大的调整。”

秦风点点头,开口解释道:

“第一个,是等级提升。用这套体系,现有晋升制度需要进行适当的调整,至少技术考核板块,要变成专项技能的考核。”

“当然,最好的方式,是工人产能作为参考,比如满足工龄的前提下,按照产能排名获得晋级名额。”

“这种方式,可以避免有技术但出工不出力的情况出现,让工人同志始终保持较高的积极性。”

说完,秦风顿了顿。

这个想法很危险,但作用也很明显。

一开始他本来是不准备提出这种类似于以结果为导向的薪酬模式。

但后来想想,不能把提升产能的原动力,寄托于大家的高觉悟之上。

所以采取了比较隐晦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想法。

至于采纳不采纳,那就不是他们能够决定的了。

看着大家暂时没有发表意见的想法,秦风继续道:

“第二个,是不同工艺之间,他的技术含量和体力付出是不一样的,如果不能在工资方面体现出差距,那技术含量高体力付出多的工作,就没人愿意干了。”

“比如划线和攻丝,肯定攻丝需要更多体力和更高的技术含量,如果他们的工资一样,那谁愿意攻丝?”

“所以,我们需要根据每道工艺的实际情况,在工资上体现出差距来,让大家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工种。”

“当然,也不能盲目追求高工资,而选择自己不能胜任的工作,因为刚刚说了,你想要晋级,是要看你的生产效率的,如果你效率太低,想要晋级会很难。”

“最主要的就是这两点,至于其他细节的地方,只要这大的问题解决了,其他的也很容易解决。”

“各位领导,你们怎么看?”

伍方全缓缓道:“你的想法,虽然没有破坏八级工人制,但在工人晋升和薪资结构方面,都需要做出调整。”

“这种事情,已经不是我们这个层面能够决定的了。”

“他还有其他的优点吗?也一并讲讲吧!”

之前的优点吸引力虽然大,但任何事情一旦要到调整基本制度的地步,就需要慎重考虑了。

秦风道:“除了快速快速投入生产和提升生产效率,保持工人生产积极性之外,这种模式的优点还有很多。”

“长期专一的从事同一工作,对精度和细节打磨都会更好,能够有效提升产品质量,提高合格率。”

“同时,在生产过程中一旦出现错误,在下一位同志接手的时候就能发现,方便我们及时调整,能够最大限度的降低原材料的浪费,为国家减少浪费。”

“就算最终的产品出现了问题,我们也能更容易的找到原因,避免下一次再犯同样的错误。”

“还有就是,我们可以更轻松的调整中间的生产环节,管理起来很方便。”

“最后,单一工序可以不用给每个工人都配备全套的工具和设备,能够大大的缓解我们机床设备不足的情况,提升工具使用率,大幅节约成本。”

“这些就是工艺细分的主要优势,其它还有一些小的优势,无关大局,就不一一列举了。”

每个优势都有理有据,理解起来不难。

雷天明道:“想法和思路都很好,但我们谁也无法预计上面对这事会持什么样的态度。”

“或许会全力支持并从政策层面做出调整,但也有可能......”

但也有可能会被全盘否决,并质疑提出者的动机和目的,结果难以预计。

廖海生直接闭口不言,不发表任何意见。

伍方全开口道:“这么一种好的模式,如果能够运用到生产当中,不仅仅是我们轧钢厂,对整个种花工业发展都大有裨益。”

“所以,这个思路肯定是要上报工业部的。”

钟远华一拍桌子:“既然有帮助,就不要瞻前顾后,怕这怕那。”

“这样,这件事我去提,如果工业部同意了,功劳算大家的。如果要追责,我会把所有问题都扛下来。”

他敢说出这话,当真算是勇气可嘉了。

廖海生竖起了大拇指:“还得是钟科长豪气干云,种花家就需要您这种敢作敢为,勇于承担的同志。”

“我赞成钟科长的意见,有好的思路就要给工业部提出来,至于是否采纳执行,那是他们的事情。”

这种没有风险,但可能会有大回报的事情,他最喜欢了。

雷天明道:“要不这事我来提吧,你们都是懂技术的,能够做出的共线更大。”

“我就一个行政人员,就算丢了工作,影响也不是很大。”

钟远华摆摆手:“不,正因为我是技术人员,所以我去最好。”

“就算出了问题,也不大可能丢工作,最多就是降级调岗,影响不大。”

伍方全道:“没你们想的那么严重,工业部的领导又不是傻子,自然能看出来我们是为国家好。”

“这件事,钟科长去提,如果出现万一......我负责来保人。”

秦风看了一眼伍方全,和聪明又懂技术的领导共事,确实很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