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伟达之道:黄仁勋和他的科技帝国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部分
创业初期
—1993年

01
痛苦与磨难

不主动挑事,但也绝不会逃避任何事

在黄仁勋4岁的时候,他的父亲前往纽约。从那一刻起,他的父母就有了一个目标:在这个充满机遇的国度谋生,并将黄仁勋和他的哥哥抚养成人。

这绝非易事。1963年2月17日,黄仁勋出生于中国台湾,他的父母都是中国台湾居民。他们并不富裕,因父亲的工作需要必须频繁搬家,他们曾在泰国生活了很长一段时间。母亲亲自教两个孩子英语,每天从词典里随机挑选10个单词,让他们拼写并记住这些单词的含义。[1]

当泰国爆发政治动荡后,黄仁勋的父母决定将他和哥哥送到美国华盛顿州塔科马,与他们的姑姑和叔叔一起生活。塔科马曾被称为“命运之城”,因为它位于北太平洋铁路的终点。但到了20世纪70年代,它与纽约的活力相去甚远:环境潮湿,阴沉沉的,由于城郊的制浆造纸厂,空气中时常弥漫着一股硫黄的气味。黄仁勋的姑姑和叔叔也是刚移民美国不久,他们一边等待黄仁勋的父母跨越太平洋来到美国,一边尽最大的努力帮助两个孩子适应这个新的国家。

然而,两个小皮猴却不服管教。“我们根本静不下来,”黄仁勋回忆道,“我们把橱柜里的糖果洗劫一空,从屋顶一跃而下,跳窗而逃,地板上全是我们的泥脚印,我们还忘记拉淋浴帘,把浴室的地板弄得水漫金山。”[2]

黄仁勋的父母早在到美国之前,就希望能将孩子送到美国的寄宿学校,从而接受良好的教育。他们找到了一所名为奥奈达浸信会学院的学校,这所学校位于肯塔基东部,可以接收国际学生。他们几乎倾家荡产才勉强支付了学费。

黄仁勋还记得最初坐车穿过肯塔基山区的情景。他们路过一栋单一的建筑,那儿是奥奈达镇唯一的加油站、杂货店和邮局所在地。这所寄宿学校大约有300名学生,男女比例相当,但这儿并不是黄仁勋家人最初所认为的那种预科学校。奥奈达浸信会学院实际上是一所为问题青少年设立的改造学校。它建立于19世纪90年代,目的是将孩子从该州长期不和的家庭中拯救出来,防止他们互相伤害。

正如其最初的宗旨,这所学校对学生的日常生活有着严格的规定。每天早晨,黄仁勋会穿过一座横跨红鸟河的破旧吊桥去上课。他加入了游泳队,踢足球,还尝试了果冻、香肠、饼干和肉汁等新食物。他每周去教堂两次,并在周末观看ABC(美国广播公司)电视台的《周日夜间电影》。有的夜晚,他会和学校的管理员下棋。有时,他会帮管理员给售货机加货,并因此得到一瓶免费的汽水。他偶尔去镇上的杂货铺买巧克力棒冰。此外,他只要能吃到宿舍窗外树上掉下来的苹果,就感到心满意足了。

最重要的是,学校里还有一些劳务活儿,每个学生每天都必须参加劳动。黄仁勋的哥哥身强体壮,能够从事长时间的体力劳动,于是他被分配到附近的一家烟草农场劳作。黄仁勋则在三层宿舍楼里当起了清洁工。“我得打扫厕所,”他说,“那种场面永生难忘。”[3]

由于年龄小且来自不同的种族,黄仁勋成了霸凌者的目标。虽然学校的宗旨是改造学生,但实际在管理上存在疏漏。因此,黄仁勋在入学的头几个月经常挨打。他的室友看起来也令人感到恐惧:比黄仁勋大8岁,全身遍布文身和刀疤。然而,黄仁勋最终克服了恐惧,与室友成了好哥们儿。黄仁勋教会了室友如何阅读,作为回报,室友则带着黄仁勋接触了举重。黄仁勋很快就喜欢上了这项运动,举重不仅赐予他力量,还给了他自信——为自己挺身而出的能力和意愿。

在后来的岁月里,英伟达的高管们表示,黄仁勋正是在肯塔基的日子里形成了那种坚韧不拔、街头斗士般的心态。黄仁勋自己则认为:“这也许算是我早期教育的一部分。我永远不会主动挑事,但我也绝不会逃避任何事。所以,如果有人想找我麻烦,最好三思而后行。”[4]

几年后,黄仁勋的父母从泰国搬到了俄勒冈州比弗顿,后者是一座位于波特兰都市区边缘的城市。他们让两个儿子离开了肯塔基的“寄宿学校”,转而进入公立学校。虽然黄仁勋很高兴能回到父母身边,但当他回顾奥奈达浸信会学院的时光时,他认为这是塑造他性格的重要时期。

“我不容易害怕。我不担心去那些我从没去过的地方。我能忍受很多不适。”[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