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调美利坚1982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9章 《克罗地亚狂想曲》

他爱音乐。

爱钢琴。

爱那些曲谱。

爱莫扎特、爱贝多芬、爱巴赫、爱柴可夫斯基……

他又记起了前世自己是如何死去的,那也是一次次的疯狂创作和尝试,并未得到他想要的硕果,人们只评价他为一个优秀的演奏者,而非是一位能够别出机杼的音乐大师。

于是他把自己关在远离人群的深山中,向春雨、秋霜、空山、飞鸟索取灵感,然后突如其来的心衰击垮了他,那种疼痛让他不自觉的用头去撞击墙壁,用嘴去啃食墙上的墙灰……

衰竭的心脏一点一点将他的生命抽离出身体,他的肉体遭受到了极大的痛苦,但这痛苦远不如他之前承受过的心灵上的痛苦,庸俗的创作者,短暂的灵感与喜悦,长久的无能与不甘……

也许是音乐之神给了他再一次机会,让他重生在1982年,但给予他解脱的反倒是困顿的生活,在你肚皮饿到发瘪的时候,根本不必谈什么音乐,什么理想,活着就是最大的幸福。

但此刻他摆脱了那些基本的生活桎梏,对音乐的渴望又重新占据身心,这是幸福的,也是不幸的,因为有极大的幸福才有更多的不幸。

还好,此刻是1982年,至少他能带给这个世界一些新鲜的音乐,并以此获得观众的回报和认可,用以获得更多的尊敬和荣光……但是……这样就够了么……

李旷开始用逐渐熟练的手指弹奏起了一首他印象中极为深刻的钢琴曲。

……

“他还在里面?”

史蒂夫问客厅的比尔。

比尔正在研究一首小提琴曲谱,向首席努力的音乐家往往是多面手,适用于钢琴的曲谱往往也适用于小提琴,既然抢不到钢琴的使用权,比尔也不想停止努力。

“是。”比尔叹了口气,“我怀疑他会饿死在里面,所以在门口放了一个三明治,但我估计它还在那……”

这时,比尔看到了史蒂夫身后的小伯克利,他急忙站起:“伯克利先生!”

小伯克利对着比尔点点头,比尔是他从非洲带来的音乐天才,小伯克利对比尔寄予厚望。

“你觉得LI怎么样?”小伯克利问比尔对于李旷的印象。

“他对音乐有点……疯狂的热爱。”比尔说。

“那他的音乐呢?”小伯克利继续问。

虽然小伯克利更想找到的是李旷的父亲,那个传奇的李天然,但也对于李旷的音乐天赋感兴趣,他的好朋友,美国驻华大恒安石说,李旷的音乐中有种神奇的力量。

“……很难形容。”比尔说不清楚,那一晚李旷表现很惊艳,这几天的练习中,却显得有些蹩脚,那种生疏和笨拙不是可以伪装出来的。

但比尔不太好意思背后蛐蛐别人,他有种乖巧的善良,可能也是因为年龄较小的原因,还有点不涉世事的天真,可能是因为自小就因为音乐才华而远离饥饿和世俗的原因。

几人一边说,一边来到一楼深处。

这里是琴房,有时候钢琴会被推到客厅去表演,更多时候会摆在这,琴房做了隔音处理,是避免演奏者打扰到他人。

也就是因为琴房有隔音处理,所以他们来到门口才听到了弹奏声。

那是一段节奏旋律极快的曲子。

但并不在他们的记忆库中。

大量和弦和连续键的使用,让整个曲风都显得的紧张,宛如硝烟尚未散尽的战场。

悲凉感之后又是一连串的明快节奏,像是无论战争如何残酷都无法压倒那旗帜鲜明的反抗精神。

他们像是看到:

……云朵在天空呈现出一种忧郁的灰色,

倒塌的墙壁让凌乱的碎石铺了一地,

尘埃在空气中摇曳,

最终落定,回归泥土。

在战火摧残后的断垣残壁中,

开着一朵不知名的白色小花……

琴曲仍未完成,弹奏声却已悄悄歇止。

啊……比尔有点震惊,他刚才说过,李旷的音乐水平‘很难形容’,这不是一个好词,但此刻这首乐曲,却如此美妙。

“这是……?”史蒂夫疑惑。

史蒂夫没听过这首曲子,当然,这并不奇怪,穷尽一生,一个音乐家也不可能听过世界上所有乐曲,但水准之上的,应该有所涉猎,否则就不是一个合格的音乐家,这首乐曲,明显是一首绝对的佳作。

两人同时看向小伯克利。

小伯克利作为伯克利音乐学院的校长,绝对有水准之上的音乐素养,此刻也是略带震惊之色,有些狐疑着说:“……是他全新创作的?”

一边说,小伯克利一边看了一眼从口袋里掏出的一个笔记本,像是确认了什么一样,缓慢点头:“真的是他全新创作的,从未在这个世界上演奏过的一首乐曲。”

小伯克利校长认证,一首全新创作出来的绝佳作品。

所以李旷之前那些稀烂的演奏竟然是一个创作过程么!

比尔眼睛瞪大了,满是惊讶之情。

史蒂夫也震惊了一下,继而满怀喜悦:“如果LI能够创作出这种级别的乐曲,他完全有开音乐会的能力吧?!”

“这是ECHO?”小伯克利问史蒂夫。

史蒂夫嘿嘿干笑。

这时,琴房内传来‘砰’一声。

三人对视一眼,再瞧一眼地上纹丝未动的三明治,忙是闯了进去,果然看到李旷歪倒在一边,史蒂夫忙是给他灌了几口水,塞了一些豆子,才让李旷缓过来,果然是饿的。

史蒂夫确定李旷没什么事后,忙问:“你刚才弹的那首曲子叫什么?它太精彩了,是你创作的么?是你准备在音乐会上弹奏的么?”

“……你听到了啊,那是……”

那是《克罗地亚狂想曲》,但现在那场战争还未发生,李旷只能给它改个名字。

“……那是《战争狂想曲》,那是我……那不是我的作品,是我们国家一位音乐家为纪念那场战争而写的……”

“是哪位音乐家?哦,我是李·艾略特·伯克利,很抱歉,邀请你来纽约,但却到了现在才来见你。”

原来是你啊……李旷向他微笑,并回答他的问题:“一位无名音乐家,我也不认识他。”

小伯克利说:“太可惜了,这首作品很精彩,你的演奏也很精彩,可惜没有演奏完成,我希望你在你的音乐会上,能够演奏它,让纽约见证一下中国艺术家的美妙创作。”

史蒂夫惊讶:“您同意那场音乐会了!”

小伯克利说:“是的。”

“你真棒!”史蒂夫亲了李旷一口。

……

三天后。

李旷站在百老汇大街上。

这条街道在100年前存在,100年后依然存在,无数音乐天才在这里创作出了经典流传、百年不衰的音乐剧,几乎每个知名剧院都有它的经典歌剧,所以……

那是《西贡小姐》所在的百老汇大街1681号,当然,现在《西贡小姐》还未诞生。

那是《阿依达》所在的1564号……

那是《歌剧魅影》的剧院……

那是《猫》的剧院……

而我的。

我要演出的这个剧院。

它又小又脏,门口上贴着“脱衣舞娘选美大赛”这样的海报。

怪不得它只值500美元。

脱衣舞娘的海报旁,还贴着李旷的照片。

就是李旷那天晚上弹钢琴时的照片。

旁边还有宣传标语:“来自东方的神秘音乐家,将奏响ECHO的节奏,净化你的灵魂……”

“真棒,听起来像是个神棍。”李旷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