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性思维训练手册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Introduction
引言

为何要阅读本书

让我们直入主题:为何要阅读本书?

阅读本书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首先,大学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是培养批判性思维,评判他人论点的论证逻辑和证据,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的论点。了解培养批判性思维的原因(本书Part 1)、目标(Part 2)以及工具(Part 3)将为你迈向成功奠定最坚实的基础。

其次,数字时代充斥着大量的信息、论点和证据。我们无时无刻不在消化和吸收这些唾手可得的信息。正因如此,我们就需要能够从大量的信息和论点中分辨出有价值的论点和有力的证据,更快速地剔除有瑕疵的论点以及可疑的或假的证据。

再次,我的写作初衷是希望本书能够成为一本易读且实用的指导手册。当然,市面上还有很多其他相同题材的书,但它们通常从批判性思维的哲学理念、逻辑层次或技法角度出发。然而,就像我们开车不需要了解汽车发动机原理一样,掌握批判性思维也无须了解其多年来的逻辑规律演变,我们只需一本简明易读、能讲清楚重点且可信度高的指导手册。

最后,从我的亲身经历来看,我曾在三个国家(英国、澳大利亚、美国)攻读了四个学位,一直在努力培养自己的批判性思维。后来,我成为英国一所顶尖大学的讲师,十多年来,我一直在用我的经验教授、观察和引导大学生,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给他们的课业打分,指出其问题所在。就在最近,我开设了针对大一新生的批判性思维教学课程,每年教授350名学生,并因此获得一项全球性教育奖项。在课堂上,我会讲授本书中的所有内容,希望能够帮助更多的学生培养批判性思维。

对于开篇提出的问题(为何要阅读本书),不知你们对于我的回答是否满意。其实,前面几段就是一个很好的逻辑论证的例子,给论点辅以必要的证据支撑,使读者清晰明了。仔细看,你会发现后面的四个段落详细阐述了我的主张(你应该阅读本书),从不同角度给出了不同的理由(在本书中,我将其称为“依据”)。因此,阅读本书的理由如下:

依据1:批判性思维是大学教育的重要目标。

依据2:数字时代增加了对信息与论点的评判难度。

依据3:目前市面上还没有类似的指导手册。

依据4:我的资历足以撰写本书所需。

上述理由中暗含被反驳的反证,以及相关的链式依据、支撑性依据和隐含依据,这些概念均在本书中有所阐述。批判性思维的终极目标就是形成有证据支持且逻辑清晰的有力论点,而这也会成为你人生的主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