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真理只在大炮射程之内
“我曾经听一个先生说过,一个国家真正强大的标志,是国土面积。只有国土面积足够大,才能拉长纵深,像南宋那半拉子地盘,襄阳一被拿下,还能往哪里退守,跟敌人玩纵深?”
朱老大跟朱老四两兄弟闻言,不由若有所思。他们都是懂兵法战略的,朱老四不用说,未来的马上皇帝,即便是太子标,看似文弱,不通武事,也没打过仗,但毕竟是从战乱年代走过来的太子,不可能半点武事都不懂,自然明白纵深的意义。
时明继续道:“你们仔细想一下,北元是不是因为国土面积足够大,咱们一出兵,他们打不过就逃,咱们又追不上,所以就这样彼此拉扯,大明一直无法将他们一举拿下?”
朱老四闻言,顿时皱起剑眉,“那怎么办?这仗不打了?”
朱老大摇头道:“不打是不可能的,咱们不打,他们也会时不时地南下骚扰劫掠,哪有千日防贼的道理。”
时明也点头道:“标哥说的没错!那位老先生还说过,尊严只在剑锋之上,真理只在大炮射程之内。所以,有些仗,是一定要打的,这一代不打,下一代,下下代,肯定也得打。既然都是要打,那何不罪在当代,功在千秋,现在就把问题解决掉?”
朱老四听得一个头两个大,“那这仗又该怎么打?”
时明嘿笑道:“很简单啊!厉兵秣马,提升兵甲强度,提升火器威力,堂堂正正揍他们一顿,再在他们的土地上建城堡,搞教化,通经济,先用强大的武力揍服他们,再用经济捆绑他们,然后用咱们华夏强大的文化同化性,从思想上面同化他们,三手都要抓,三手也都要硬,只有我们足够强大,最终结果便是,不论哪个族群的百姓,也只能乖乖载歌载舞……”
朱老四直接摇头,“建城?这不可能!”
太子标也点头道:“确实不现实,建城投入太大,而且他们是游牧民族,以放牧为主,逐草而居……”说到这,太子标突然又停了下来,“不过先生既然敢这么说,想必已有解决之法。”
“是有一些粗略的想法,你们姑且听听,能不能搞,还得由你们父皇决定,要不干脆等将来标哥上位再搞。”
太子标闻言,心里默默哀叹,要是继续按系统所说的真实历史发展,自己连老爹都没活过,哪里还有机会上位?
朱老四则道:“明哥,你先说说,真要可行,我大哥肯定会极力推动此事的,这也算是为我大明解决边患,我们其他儿子在我爹面前说话不管用,但我大哥跟我娘的话,我爹肯定会听的。”
时明点头,暗忖:你朱老四倒是挺有自知之明。
不得不说,老朱也是个极其偏心的主,好在他这个偏心都是偏向老大。不像李二凤,偏心偏向小李二,结果人还没走,就重演玄武门之变了。可惜李二凤太强,小李大没能成功。
时明组织了下语言,道:“军事方面就不说了,你们父亲打得比你们还积极,不过值得一提的是他们的制度。草原上还流行着部落奴隶制,普通牧民的生活,其实也挺惨,他们就像部落首领的私产,没有自由。而这些牧民,其实正是我们的盟友。”
听到时明这么说,朱老四剑眉直蹙,“这些北元人手上都沾着我们大明百姓的鲜血,全砍死都不算冤,怎可能是盟友?”
时明看着太子标,微笑道:“有位老人曾说过,我们要把朋友搞得多多的,敌人弄得少少的,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这样才能做好事情,他教会我们,团结就是力量。”
朱老四好奇:“什么老人?”
“呃,一个非常有智慧的老人!”
太子标若有所思道:“先生的意思是,那些牧民就是我们可以团结的力量,而我们真正的敌人,是那些各部族首领,以及北元王庭的那些达官贵人?”
时明点头道:“就是这样!那些牧民是上好的兵源,也是上好的劳力,不论是建城,建骑兵,还是让他们为我们提供纺织品原材料,亦或为我们提供产品倾销市场,我们都需要他们。其实他们跟我们大明的普通百姓一样,只要能穿暖,能吃饱,能好好地活着,谁没事会天天想着杀人为乐呢?又不是天生变态。”
朱老四剑眉轻挑,“北方游牧部落,向来反得无常,从古至今都是如此。那些北元余孽,哪个来我们大明打草谷时,不是烧杀抢掠,虐民为乐?甚至以此彰显他们的功绩……”
时明摇头道:“杀,固然是要杀的,但一味的杀,也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咱们这一代把他们杀怕了,下一代,下下代,他们依旧还是会卷土重来,谁能保证咱们没有打盹的时候?只有彻底将他们同化,让他们明白,只有加入咱们,才能不用打仗,还有好酒好肉好生活。如此一来,大家才能一起共同维护这份利益,守住这种生活,这才是真正的长久之治。”
太子标微微颔首,“虽然先生说的有些过于理想,但若是真能做到,那确实是一个非常完美的结局。”
时明心想:你们还真以为哥们在跟你们吹牛比啊!这可是未来经过验证的事实。未来五十六个民族,五十五个民族的百姓都能载歌载舞,就咱们汉儿剩得只会吹牛比了。
朱老四问道:“这是从战争层面上说的,那文化跟经济呢?”
“文化这点,只能看标哥的了,儒家思想虽然迂腐,但做教化这一块,他们却非常有经验。只不过,还需要让他们统一一下思想,好让天下百姓明白,北元也是我们华夏分支,是同根同源的炎黄子孙,毕竟陛下也是承认前朝正统性的,这就是个不错的开端。只要咱们百姓明白并认可,那就会慢慢接纳他们。”
顿了下,时明白道:“其实还可以将咱们周围的一些藩属国也拉进来,比如朝鲜,安南,以及南洋等地。”
朱老四不明所以,笑道:“将他们拉进来干嘛?难道你还想将来收编他们?将他们纳入我大明版图?”
时明看向太子标,同样笑道:“那就得看咱们太子殿下将来有多大的野心了,如今的陛下定下那么多不征之国,估计不会自己打自己脸,食言而肥,但一朝天子一朝臣嘛!”
太子也不由失笑,然后伸手虚点了几下时明,“你这话又有点大逆不道了,你这是叫我忤逆我父皇啊!”
时明无所畏惧地耸了耸肩膀,“只要是能为我大明开万世基业增添力量的事情,有什么不能做的呢?王荆公曾说过,天命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我觉得这话挺对,想要一个国家强大,肯定要从各个方面不断加强,不断创新求变,让对手想追赶都追不上,固守陈规便是慢性求死,肯定是不行的。”
“那经济呢?”朱老四几乎成了太子标的嘴替。
时明轻松笑道:“经济就更加简单了,相较而言,用武力征服草原,其实是最下乘的玩法,因为北元余孽的武力并不低。相较而言,他们的经济基础几乎是零,我们强他们太多。”
“这个怎么玩?”朱老四来了兴趣。
“互市呗!搞榷场会不会?他们需要咱们的盐铁茶布,而我们需要他们牛羊马匹,以及羊毛等物,盐铁茶布是必需的,而牛羊马匹却并非必需品,那还不得让我们随便宰?当然,一切得按市场规则来,否则野蛮惯了的他们,肯定不介意重拾刀兵。而建好的城,便是现成的榷场……”
朱老四又道:“如此一来,岂不是会喂饱他们?”
太子标也跟着颔首附和,同时若有所思地看着时明。
“当牧民通过我们的分化,迁移,教化,通商,甚至是通婚之后,放下刀兵十几二十年,年轻一代的牧民子弟,继续接受我们的教化改造,这样还怕他们起刀兵,军队是吃素的?”
“……”
太子标跟朱老四兄弟俩面面相觑,末了轻咳掩饰尴尬。
不过经过时明的一通分析和解答,太子标心里已经有了一个较为清晰的粗略整顿草原计划。
结果便听时明继续道:“所以标哥,你完全可以制定一个五年计划,十年计划,十五年计划,将这些事情一步步计划好,每个阶段实现一个小目标,最终实现全面同化草原,将其彻底纳入大明版图。这种方式,不仅可以用来对付草原蒙人,也可以用来同化周边,比如东北女真,朝鲜三韩,安南越人……”
朱老四闻言便笑道:“明哥,你是不是忘了,朝鲜边上,还有个倭奴国?连朝鲜那等蛮夷之地你都想要,那这倭奴国……”
提起这个国家,时明缓缓吸了口气,道:“这个国家自然也是要纳入版图的,因为这个国家金矿银矿无数,不过这个国家没有同化的必要,我们需要他们当我们的矿工,劳工。当然,这些都是未来之事,以如今大明国力,还不足以远征倭国。”
“倭奴国有金银矿无数?”朱老四双眸微亮。
太子标也来了兴趣,毕竟大明确实缺钱啊!
时明点头道:“我祖上数代都是经商的,而且是海商,虽然规模不大,但也常在海上漂泊,知道不少倭奴国之事。据我父亲所说,倭奴国那边确实传出存在不少金银矿的消息,而且金银的规模还不小,只不过他们的开采冶炼技术落后。”
朱老四疑惑道:“不对啊!如果真是这样,那倭寇干嘛还大老远跑我们大明来劫掠?他们自己去挖矿不就好了?”
“这就是你不懂倭奴国的制度了,你以为所有倭奴都能像咱们大明百姓那样吗?他们那边的贵族权利非常大,百姓在他们面前就跟奴隶没什么区别。那些倭寇多是一些活不下去的浪人,以及一些战败被驱逐,没有土地的士卒,其实就跟我们这边的山贼土匪差不了多少。但他们这些山贼土匪又没有能力,或者不敢得罪贵族,所以就把目光放到咱们大明上了。”
顿了下,时明又道:“不过我觉得,那些倭寇肯定跟倭奴掌权者暗中有联系,在暗中试探我大明底线和实力。”
太子标点点头,道:“倭奴国太远,这个先不谈,我倒是对先生所说的东北女真有些兴趣,那边完全就是苦寒之地,有何用?”
直觉告诉他,那里肯定有用,要不时明肯定不会提。
时明点头道:“说它是苦寒之地,也确实没错,但只要懂得开发利用,肯定不会有没用的地方。”
总不能跟他们说,那里是未来华夏大地的产粮基地,还矿产丰富吧!反正把那片地方拿下来再说。原本大明的历史,这些地方也拿下来了,还搞了个建州三卫,只不过在统治上,依旧是以夷治夷的羁縻之地,最终让建州女真坐大,最后南下入关。
最好的办法就是慢慢教化同化,然后想办法将他们的首领给搞死,然后改土归流,直接进行全面统治。
虽然那地方确实有点远,但将来肯定能把路修过去不是。
时明跟太子标,以及朱老四在东宫闲聊,一直聊到在东宫吃了顿午饭,这才告辞离去,回家着手准备修路之事。
而他们所聊的那些内容,也已经先太子一步,传进老朱的耳朵里了。虽说老朱没有专门监视太子标的想法,但在东宫插一些耳目还是有的。当得知时明又在提诸王分封旧事,老朱顿时就火冒三丈,拍案而起,想提三尺长剑,赏时明几个透明窟窿。
特别是想到老大跟老四这两兄弟面对这种事情,居然还能安然高坐,没有阻止,也没有喝斥,老朱就更愤怒:逆子啊!难道他们不知道,那小浑蛋在对他们兄弟行骨肉相间之计吗?
可当他得知一传十,十传百,百传千的代代相传结局,又慢慢冷静下来。确实,那么传下去,国库确实会撑不住。
至于后面的一系列针对元蒙措施,顿时让老朱对时明这个年轻小辈收起了小觑之心。
这年轻人,可以啊!确实有点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