谍影潜踪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45章 暗中调查

三山街郑记茶楼是一栋三层的建筑,各式小吃和几个招牌菜远近闻名。在三楼雅座,凭窗远眺,满眼青砖黛瓦、古韵悠悠。

天字二号雅座包厢,凤善周要了几个小菜和几盘时令瓜果,赏了伙计一块钱,说:“没事就不要来打扰。”

菜的味道不错,阮学义连吃了几口,才放下筷子说:“表哥,我们虽然是手足,但党务调查处和特务处的关系可不太融洽,让人知道我们私下往来,上头会不高兴的。”

他在扩编时,已经升任情报二科科长。当然知道处座的忌讳,如果不是有这层表兄弟的关系,打死也不敢和党务调查处的人来往。

凤善周倒不介意,有些愤然地说:“国党坏就坏在勾心斗角,内部倾轧,你我兄弟均在情报机关担任要职,理当精诚合作。”

“我说吃饭喝茶是正途,合作那是处座们商量的事,我们一个小科长操那个心干什么?”阮学义仍不想在工作上和他有瓜葛,尽量向外推。

“各有各的合作之法,他们有他们的事,我们有我们的事。”

“听你这意思,是有目标了?”阮学义也是老牌特务,看他如此执着,而且话里有话,就知道今日之约不简单,如果有现成的案子,那抢一份功劳下来,处座也不会见怪。

“我实话实说,无法确定。上海特科已经灰飞烟灭,但有几个重要人物都漏网了,你还记得那个陈三枪吗?”

5

“怎么?你有他消息?”阮学义一听来了精神,这也是他的老对手了,自己没在他身上少吃亏。当年他在上海负责保护的一个红党叛徒就在他眼皮底下被陈三枪干掉。

凤善周摇摇头,遗憾的说:“应该是到南京来了,我们安全屋三人遇害的案子你知道吧。据我们分析,就是他干的,可惜到现在为止,没有太多的线索。”

“那你找我来有什么用?特务处反谍为主,现在抓日本人抓得都魔症了。这红党的案子不都交给了你们?我说你们党务调查处也是无能之极,怪不得上面对你们越来越不满意。”阮学义有些失望,党务调查处现在果然是在走下坡路。

“就是这话不是,你们最近干得红火,我们的日子越发难过。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要不是陈先生尽力维持,委座恐怕都有心把我们裁撤了。所以我们就要拿出实打实的成绩来。”

“这我就无能为力了,特务处可不是我家的,我做不了主,也帮不了你。”

“陈三枪的案子也不是一点线索没有,我们手里抓了一个红党地下交通站的人,据他说,这个人是在上次大搜捕后一周左右进城的,而且没有走交通线,那就只能是政府机关的渠道进来的。

所以,此人极有可能在政府部门,甚至就在党务调查处或是特务处。你说,行动能力如此之强的,整个南京城有几个?不都在我们两个部门吗?”

“我看你也魔症了,瞎怀疑什么?这话只能我们俩说说,不然你我都吃不了兜着走。”

“我的意思我们俩暗中调查可疑人物,如果抓到他,得破多少积年大案啊,不也是大功一件?我看宪兵司令部、各稽查处、各部军法处情报处,还有我们两个部门要重点排查。”

凤善周说了那么多,其实还是怀疑陈三枪已经潜伏在特务处里,不然他也不会来找阮学义了。

阮学义可不敢接这个话茬,犹豫着说:“那有时间就都查查看吧,我那还有一个日本人的线索,等忙完了我就盯一下这事。”

回到办公室后,阮学义很是下功夫思考了这件事。凤善周的能力他是知道的,没有一点把握绝不会捕风捉影,乱说一气。

特务处两次扩编,现在连同派驻机构在内,有4000人之多,日本人和党务调查处也千方百计地打入进来,上个月还发现一名地方军阀的眼线,红党趁此机会混入其中的可能性不是没有。

连他觉得私下做一些调查也无可厚非,于是,按凤善周说的时间点把名单排列了一下,共有80多人,其中最让他关注的就是艾云飞。

他并没有决定马上开启调查,毕竟这80多人里,行动好手就不下30多。而且艾云飞目前势头正旺,不是他能轻易能动的。

一连三天,阮学义都在考虑这件事,这天下午,他斟酌再三,叫来了杨福兵,这是他的心腹,得力手下。

“你亲自去盯着,情报科的人都不用,你不是有一些外围眼线吗?可以用他们。”说着,阮学义从抽屉里拿出一沓钱扔在桌上。

“只是监视,看有没有可疑,别露了风。”阮学义再三叮嘱,他并非是怕了艾云飞,而忌惮他身后的吴介生,如果让他知道自己私下调查他的亲信,就算处座也保不了他。

下班后,钱斌来到艾云飞家中。这次破获远山小组收获颇丰,房产、商行还有钱物的兑换,花了他足足一周多的时间。

“科长,一家银行顶多兑出5000美元,金条也只能在黑市里兑换,所以就耽误了点时间。”

打开两个大箱子,一个里面装满了各式各样花花绿绿的钞票,一个是满是黄灿灿亮闪闪的金条。

“总共是2万美元,20万法币,实在兑不出了。这里是400根金条,黑市价有些吃亏,换得少了些。”

“这就不少了。”艾云飞很满意,这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就算江南水泥厂的大享俞新诚此时能拿出来的现金也不过如此吧。

他取出10万法币来给钱斌:“你和长生每人2万,其他三个组长每人1人,剩下的给兄弟们分分。还有,财务科那边该报的报。”

第二天,艾云飞先是给处座送了80根金条,他现在是科长了,给处座送礼无需他人代劳。民国时期给上官送礼是常例,不送那是特例,也会被人视为异类。

晚上,又带了120根金条去了老师吴介生家中,这是他的靠山,更是需要维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