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奋斗在广陵侯府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43章 散财与求财 上

无尽的车马从广陵侯府中驶出,从日至暮奔流不息,汴京人非常奇怪,侯府这是在做什么?

慢慢的,几日后,越来越多的消息在吃瓜人士的散播下传遍大大小小的酒楼饭铺

“听说了吗?广陵侯府整天都有车马进出”“内城就这么大,谁不知道似的”

“据说啊,马车里面都是金银财宝呢”

“你说书呢,不年不节不婚不嫁的,运财宝用得着这么大的阵势?

当年广陵侯府和曹国公府结亲都没这么大排场”

“你还别说,我真知道一点消息”“咦你什么时候能探听侯府的消息?”

“这话说的,我是没本事探听,可这事情落在我眼前了,我不就知道了吗?

不过我只说我知道的一点啊,别的传言有多离谱可跟我没关系”

“嘿,来来来,先把这一壶酒喝了再讲,省得你不尽不实故弄玄虚”

“你咋还不信呢?好,我喝,让你见识见识爷的本事”

“哎呦,爷,豪饮伤身呢。先吃菜先吃菜”

“哎呀,芸娘还心疼上了。不行不行,我吃醋了,我来斟酒,还必须让老弟喝痛快了”

“爷,我服侍的不好吗?爷的眼里都是芸娘姐姐,何时能看一眼奴奴呀”

“哎呦,美人吃醋了,爷错了,爷错了,爷罚酒,爷给小美人赔罪了”

“喏,看吧,酒壶干了”豪饮完的酒客向同桌的男女亮出壶底

“好好,兄弟厉害,哥哥服了,快说说那侯府的车队里有什么玄机?”

“好叫哥哥们知道,小弟家中也是禁军门户,近年来西贼大起,我们汴梁禁军之家又添了许多白事,说起来小弟也是每日提心吊胆”

“那是自然,这汴京城的老街坊,谁家没几个禁军亲戚呢?

听说广陵侯府在灵州一场大战,打得老惨了。

侯爷小侯爷,几个大爷小爷都折进去,功大爷早年行走江湖,我还拜见过,

生的是一个雄壮非常,走起路来跟门板一样,一把丈二长剑虎虎生威,两京路的好汉没有不佩服的。

跟在功大爷身边的侯府亲兵卫士也是威猛无比,

个个都有千斤之力,能与战马角力,与疯牛对攻,看着就甚是吓人。

功大爷都这样,想来府里的贞爷爷,锋爷爷,宛爷爷也是一般悍勇。

这西贼是哪里蹦出来的妖孽,竟然能与这么多英雄好汉拼的同归于尽。”

这个酒客号称老街坊,可酒后几句话显然暴露出不少信息,必然是一个混过江湖的好汉。

“唉,侯府传承自然不是我们这些小门户可以想的,我就是说我那可怜的姐夫,

之前就在黑槊龙骧军中做一个不上不下的使臣,

也是个壮健的汉子,家中的石锁每日勤练不辍,那胳膊比我大腿还粗。

常常跟我吹他能穿一百斤铁甲放箭挺枪半个时辰不喘气。

这牛皮我是不接的,可他那日夜打熬的身子做不得假。这一回命不好,也折在灵州,家里留下七个孩子。

可怜我那姐姐就这么守了寡,姐夫家中产业不多,没了那份俸禄,以后还不知道日子怎么过。

我自幼失怙,家中虽有一个铺面,每日租出去得点利钱也就够那点学费。

全靠姐姐姐夫护持才能长大。姐夫殁在灵州,我焉能没有心肠?

这段时日就在姐姐家中帮衬。前日,门前就来了侯府的一辆马车,

几个侯府的家人进门来代表侯府拜祭过姐夫,留下一千贯足值好钱,好多箱子就这么直接搬进来。

有了这些钱,我的外甥外甥女们读书习武出嫁都有指望了。

所以我猜啊,这些天侯府出来那么多马车,都是给阵亡的禁军之家送奠仪的”

“那就说得过去了,可也不对啊,侯府应当只是给阵亡的军将家送奠仪吧,总不能连小兵都送?

那军将之家就那么点,了不起百十户,至于每天这么多车马吗?那大通车马行近些日子都不接我铺子里的生意了”

“嗨,你们啊,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侯府要送奠仪,也不能紧着汴京城送啊。

我在东水门码头瞧得真真的,那些马车在码头卸货,箱子都装到货船里,在侯府兵将的护卫下往南走呢。

我一直想不明白这是作甚,听了贤弟的说法,这就对得上了。

西水门外的那些船上一定都是钱,运到京东和淮南去给侯府庄子里的武士家发抚恤和恩赏的。

怪不得要这么大动静,听说这次侯府光是能打的家丁就带走了上万人,还都折的七七八八,

我从扬州办货回来,运河一路上好多人家在办丧事呢,那些都是侯府恩养的亲兵人家”

“哎呀,这可不得了啊。一口气抚恤上万人,出手就是一千贯,侯府底下有金山吗?”

“那就不知道了,人家那等门户,平日里也不知道积攒了多少家底,

这一下使出来可不就惊呆我们这些俗人嘛”

“此言妙极,来,为我们俗人,喝”

-----------------

皇城御书房

“官家,下面报上来,广陵侯府向外面运输钱财,给阵亡将士发抚恤和犒赏呢”一个老内侍说道

官家一愣神“你这老货,说话不尽不实,给什么样的将士发抚恤和犒赏?

说不清楚,污蔑侯府的后果可是要命的。”

曹皇后也在,她说道“你可要想清楚回话,广陵侯府就剩下幼儿和女眷,泼脏水也不是这么泼的”

老内侍跪下连连磕头“官家恕罪,娘娘恕罪,是老奴嘴笨。

侯府只是给此次灵州大战中牺牲的禁军将官二百多员送了奠仪”

官家说“是每家一千贯吧,这是老例了,朕是知道的。

大小将官们是家中的顶梁柱,一旦殁于阵上,家里总是困难的。

朝廷的抚恤都有规制,勋臣们给亡故的亲近将佐送一份奠仪,也是国朝故事,人之常情。

汴京城里就这么点小事?你这差事越做越轻松了?“

老内侍继续磕头回话“回官家,广陵侯府今天可不止这点动作呢,府里的马车进出络绎不绝,

许多装钱财的箱子一路运到东门西门和西水门,

有的装车经陆路运输,有的经水路往南边去了。

小的们可是看花了眼,一直到城门落锁才回来,看这架势,明天还有得搬呢”

官家摇摇头对“朕大概是知道怎么回事了。唉,让姑母操心了。

过些日子,朕与皇后去广陵侯府,吃一顿好茶饭,带些宫里的好东西吧。

朕这个官家现在是两袖清风,就宫里这点子陈设还能拿得出手。”

曹皇后道“是该去,宫里虽然亏空,宝物还有不少,变卖出去有损体面,赐给臣下挣个门面也好。

不但要去广陵侯府,其他几家也该去去,比如襄阳侯府这一回受创也大,顾相公眼见得憔悴下去,这样可不成啊”

官家也说“是啊,顾老二这个样子真叫人心疼,朕给他四个儿子封爵,

虽说是男爵低了点,可毕竟是一个指挥营里当差,朕总不能给四个子爵伯爵吧。

两个儿子殉难,朕也难受,一个儿子残疾不便出来参与册封朕也理解,不是还有个老大顾廷襄全须全尾的回来吗?

朕要册封,竟然也不出来。

他不来,朕就过去,咱们这回就带着册封圣旨和印信去襄阳侯府看看他顾老二在玩什么把戏。”

-----------------

广陵侯府上演大场面的时候,同样遭受重大打击的宁远侯府也在上演大场面。

当代宁远侯有五个儿子,老大老二老三都比较成器,老四老五养成了纨绔性子,这种成材率实际上也不低了,

过去宁远侯一直对此非常满意,直到庆历二年的延州之战,老大老二老三先后投入战场,只有老大活着回汴京,老二老三牺牲的都很悲壮。

依照惯例,出征之前老二老三被分了家,只是遵循孝道,两兄弟的媳妇和子女暂时不分居,仍旧住在宁远侯府。

宁远侯在时,大儿媳妇秦氏与几位妯娌关系差归差,总是能收敛得住,

又有老大顾偃开调解,秦氏还需要表演一副柔弱不能自理的样子。

女人间的矛盾被很好的掩藏起来。可男人们一出征,一个个没了顾忌,

你是东昌侯嫡女怎么了?我们谁不是勋贵家的嫡女?谁不是太祖太宗的元勋旧臣?

拽什么呀?猪鼻子插大葱装什么象。

至于宁远侯夫人,将侯府的管家大权交给秦氏后也只求一个面上清净,

小媳妇之间斗来斗去是管不了的,谁年轻时候不是这么过来的?

事情的转折点在延州惨败,侯爷身负重伤被送回汴京,老二老三就这么走了,

侯夫人伤心过度大病一场还要操持内外事务,四处借钱给亲兵旧部发抚恤送奠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