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2章 ,拜见魏孝静帝
高澄安排,陈元康和崔暹留守晋阳,让祖珽和崔季舒随军出征,让高岳和高涣率军防备关中宇文泰。
而高澄自己,则是率领百保甲士们,前往洛阳,拜见魏孝静帝。
高澄心里有自己的小九九,他之所以不选择现在篡位,就是怕,忠于北魏的大臣们,联合起来反他,而且东西两魏,现在都在互相争论,谁到底是正统地位,现在还不是时候。
城外,高澄嘱咐陈元康道:“季伦过刚,对于权贵,更是要严厉打击他们的犯法行为,还天下人一个公道,这本身没有错,错就错在,现在是乱世,权贵们还有选择主子的权利,我们还暂时需要这些权贵,所以,长猷你要替我看好他啊。”
陈元康听完,便点了点头说道:“大王放心,臣定不负大王之托。”
高澄听完,就将袖中的兵符交给了陈元康说道:“凭此兵符,可召禁军前来。”陈元康接过兵符,便放入袖中,说道:“臣明白了。”
高澄翻身上马,就带着百保甲前往洛阳。
一路上,高澄接到了不少慕容绍宗的情报。
先是慕容俨率部攻破陈郡,生擒侯景部将库狄曷赖及暑太守郑道合、行台狄畅等,又攻破项城,生擒辛光及菜遵,俘虏两千人。
韩轨率部,已经前进至颍川,围困长社城。
高澄看完,就对祖珽和崔季舒说道:“两位爱卿认为,我们能否在今年平定侯景之乱?!
祖珽摇了摇头说道:“大王,侯景毕竟是跟着先王的老臣,用兵之法,也颇为诡异,我看难。”
崔季舒也说道:“是啊,侯景久在河南诸州领兵,当地的情况比我们熟悉。”
高澄点了点头,他明白,一口气吃下侯景,况且他没有这么大的胃口,也吃不下来,毕竟宇文泰要来了。
兰京拿着信件,骑马过来,在马上行礼说道:“大王,军报到了。”
高澄说道:“念。”
兰京盯着信半天,就是说不出来一句话,高澄见状便问道:“你父亲在家里不教你读书吗?”
兰京答道:“父亲年轻时,为萧衍南征北讨,没有管我们,臣又不喜爱读书,所以……”
高澄听完,便将信拿过来,边看边对兰京说道:“这可不行,没有文化会吃大亏的,这次事情解决后,你就跟着孝徽先生,读书写字吧,所需用具,由孤来付。”
兰京听后,翻身下马行礼,说道:“谢大王!”
高澄说:“起来吧。”
兰京便再度上马,服侍于高澄左右。
很快,高澄就率军抵达洛阳。
宫门外,只见百官列于两旁,等待着这位东魏真正掌权者的到来。
高澄命人停止行进,压低声音对兰京说道:把内甲给我拿来一副。
兰京赶忙将内甲找出来,替高澄穿戴。边穿戴边问:“大王,为何要穿戴软甲啊?”
高澄用手指着百官说道:“这些人,大部分都恨透了我们父子,他们巴不得活剐了我,洛阳内的太监们,估计已经做好杀我的准备了,所以,不可不防啊。”
兰京听完说道:“大王,一会儿多带几人上殿好了。”
高澄点了点头,便带着五十名百保甲士,去见百官。百官们一见高澄便立马跪下,没有人敢看这位君王一眼。
高澄也不客气,直接大步走进殿内。
只见殿内魏孝静帝一见高澄,就忍不住发抖,高澄想起来,他曾经让崔季舒打过魏孝静帝,还不止一次。
可这次,情况已经大不同了,内有侯景作乱,外有宇文泰和萧衍虎视眈眈,所以,高澄决定先装孙子,后当爷。
高澄当即跪下,口呼:“陛下万岁!”
百官们刚走进殿内,见到这一幕,大惊,平日里飞扬跋扈的高澄,今日,却十分的谦卑的在参拜皇帝,不少大臣认为,高澄要么转性,要么这个人就是替身。
魏孝静帝见状,赶忙走下来,扶起高澄说道:“爱卿快快起来。”
高澄见魏孝静帝的手都在发抖,看来高澄确实对皇帝不止一次恐吓过。
魏孝静帝让太监把诏书拿过来。
魏孝静帝说:“爱卿,这是朕写下的,对于渤海王死的追赠,还有卿的任命。”
高澄伸手接过诏书,再拜,口呼:“万岁。”
而兰京和甲士们,都持刀立于两侧,毫无尊重之色,既不跪拜,也不口呼万岁,而是直勾勾的盯着魏孝静帝和百官。
大臣们见状,也是敢怒不敢言,谁让人家手握兵权呢。
高澄喊完以后,便拿着诏书,直接起身往外走去,而魏孝静帝只能望着高澄的身影,在那里摇头叹息。
高澄想,现在,该做的戏也做了,该给的脸也给了,该动刀了。
高澄决定回军营里住着,绝不在洛阳多待一分钟,朝廷上的衮衮诸公,恐怕都在想,吃他的肉,而军营,还稍微安全一点。
回到营内,高澄一直在等着最新情报,他想要知道,这次的历史走向,到底会改变成什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