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物联网端管云实战](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642/53256642/b_53256642.jpg)
第1章 5G物联网端管云协同概述
未来由网络构成的数字世界将占据我们生活的很大一部分,“万物互联”的美好愿景也将不再是梦想,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技术正在持续地改善我们的生活方式。物联网是一个基于广义计算机网络等信息载体,让所有能被独立寻址的普通物理对象实现互联互通的网络。物联网概念的正式定义源于2005年国际电信联盟(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Union,ITU)发布的《ITU互联网报告2005:物联网》。在这张万物互联的庞大网络上,所有智能设备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与人或对等的智能设备进行连接、管理及数据交互。物联网技术的诞生和发展,极大地扩展了人类的感知范围,提供了除人与人外,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全新信息交互方式。
中国作为人口大国,其物联网市场的发展具有广阔的空间,根据国际数据公司(International Data Corporation,IDC)在2021年关于中国物联网连接规模的预测,到2025年,预计有超过100亿台机器对机器(Machine to Machine,M2M)和消费电子设备,将通过 Wi-Fi 和蓝牙(Bluetooth)等短距离和基于蜂窝技术的广域网(Wide Area Network,WAN)长距离无线电技术进行通信[1]。
低功耗广域网(Low Power Wide Area Network,LPWAN)技术是物联网应用的新兴传输网络技术之一,具有广泛的覆盖范围、长电池寿命和低数据速率等特点[2]。值得注意的是,作为LPWAN技术的代表,窄带物联网(Narrow Band Internet of Things,NB-IoT)占据了物联网市场非常大的应用比例。2016年, NB-IoT的主要标准冻结,主流运营商开始对其大规模推广应用。2017年,工业和信息化部(以下简称工信部)发布《关于全面推进移动物联网(NB-IoT)建设发展的通知》,提出建设广覆盖、大连接、低功耗移动物联网(NB-IoT)基础设施,发展基于NB-IoT技术的应用。2020年5月,工信部办公厅发布《关于深入推进移动物联网全面发展的通知》,在该通知的网络建设工作建议中,明确提出“按需新增建设NB-IoT基站”。
NB-IoT技术虽然始于后4G时期,但是在2020年7月,国际电信联盟正式接纳 NB-IoT 成为5G 大规模机器类型通信(massive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mMTC)的低功耗解决方案。为了更好地支持增强型移动宽带(enhanced Mobile Broadband,eMBB)和超可靠低时延通信(ultra-Reliable and Low Latency Communication,uRLLC)场景,5G同时引入了新空口(New Radio, NR)技术。5G 无线网络将支持容量千倍的增长,连接至少1 000亿台设备,以及10 Gbit/s的个人用户体验,极低的时延和响应时间。2020年,5G网络部署陆续在全球范围开展。
本章介绍的是5G物联网端管云协同设计理念,围绕低功耗广域网和5G NR网络的起源与发展展开,进而介绍5G NB-IoT和5G NR的关键技术和行业应用,最后引入5G物联网端管云的协同设计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