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揽天下](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688/53441688/b_53441688.jpg)
第6章 成王败寇(一)
在宸翰宫霸东门外,那条铺着青石御道的街旁,兵部议事厅巍然矗立。厅内,徐定、何穆林、王柯三位辅政大臣端坐首位,他们身后,朝中一众文武重臣依次落座,汇聚一堂,共商平叛大计。
大厅之中,气氛凝重得仿佛能滴水成冰。众人神色肃穆,静默无声。淡淡的墨香缭绕厅内,却似乎也被这沉重的气氛所压制,难以扩散开来。
此刻,所有人的心思都凝聚在了即将展开的议题之上,平叛之策,关乎国家安危,不容丝毫懈怠。
徐定率先打破了周遭的沉寂,他那一双威严的眸子扫视过众人,声音略显激昂地说道:“叛军虽经两战而未竟全功,但其根本实力犹存,反观安门,历经两次鏖战,城防之固已略显松动。加之安门紧邻皇宫与武库,战略地位至关重要,老夫料定,那叛贼赵防下一战的主攻方向,仍旧是城南的安门。因此,城防主力仍需部署在安门!诸位以为老夫所言可有道理?”
何穆林闻其言,眼中闪过一丝赞同的光芒,他神色凝重,语调铿锵地接道:“太宰大人所言极是。安门之地,犹如皇城与都城之间的咽喉命脉,其重要性自是毋庸置疑。然而那赵防,此人历经百战,狡诈异常,我料他定会布下一路疑兵,佯装攻打他处,诱使我等主力前去支援,而他则趁机亲率大军,直取安门。我等万不可掉以轻心,需谨慎应对才是!”
众人闻言,皆是轻轻颔首,低声应和,表示认同。
何穆林,这位曾随侍先帝左右的内朝重臣,亦是年幼新君的授业恩师,如今更是肩负起了辅政的重任,身兼数职,被加封为:录尚书事,光禄大夫,镇西将军,散骑常侍,领雍、阳两郡封邑,册封郡公,开府仪同三司,权柄在握,位极人臣。
徐定身为文官之首,先已是三朝重臣,虽被先皇打压已久,但先皇临终之时,聪慧果决,为了稳住朝中局势,加封他为辅政大臣,他此时的权势也自然不言而喻。
此刻,同样身为三大辅政重臣之一的王柯,面色坚毅,目光如炬,望向众人,声音沉稳有力:“两位大人所言极是。倘若一旦安门被破,贼人趁势而入,直逼皇宫,将皇城团团围住,那后果不堪设想。此战必须彻底剿灭赵、马二人,否则天下将乱!”
徐定微微点头,旋即开口,声音沉稳有力:“大将军之言,中肯至极。既然众志成城,意见归一,吾等便应将兵力之重,倾于安门之地,以逸待劳,静候贼寇自投罗网!”
徐定作为两朝太宰,德高望重,资历较深,虽为辅政大臣之一,但重大决策,仍以他为主导。
何慕林闻言,略加思索,神色凝重地向众人补充道:“战场瞬息万变,赵防此人狡猾过甚,其余城门亦需严阵以待,不可有丝毫松懈。大家千万不能掉以轻心,切记,莫要拘泥于眼前之作战布局,一旦战场形势有变,便当机立断,灵活应变,断不可让贼人有丝毫可乘之机!”
“明白!!”文武官员之声,响亮而坚定。
王珂忽然自座中挺身而起,面色凝重,眉宇间满溢着焦灼之色。他微微俯身,屈身向在场每一个人说道:“先皇遭贼人毒害,英年仙逝,此战请诸公全力以赴,共赴国难,剿灭逆贼!否则大代之基业,恐葬于我等之手,死无葬身之地也就罢了,只怕我等辜负先帝重托啊!”
言毕,王柯眼含泪水,从脸庞缓缓而下,身为皇室的外戚,他因胞妹荣登皇后之位,而使得王家备受先皇的青睐与厚赐。然而,世事无常,突如其来的变故,却如同晴天霹雳,将这辉煌的景象瞬间击碎。只留下一位年幼孱弱的新君,以及那位肩负重任的太后,在这风雨飘摇的形势下,被人虎视眈眈,令人深忧。
众人见此情景,闻及先皇,顿时,议事厅内瞬间陷入了一片沉重的静默。众人默然,四周唯有呼吸声隐隐,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挥之不去的哀愁。
这位先皇,曾怀揣着革故鼎新之志,誓要将风雨飘摇的大代从深渊中拯救出来。他虽铁腕手段,对朝中文官势力严加遏制,与诸多朝臣意见相左,甚至特立内朝,独掌朝纲,削弱群臣之权,但内心深处,却藏着一份难得的慧眼识才与公正无私。
他知人善任,奖惩严明,为政宽猛相济,从不以权势凌人。登基近两年,皇公贵族安分守己,与民休息;且他以才智过人的手段成功改善了大代朝堂过往官员们你争我斗,唯利是图,贪权夺利,毫无理想抱负,上下一片乌烟瘴气的情况。
尽管众人心中对权力有着难以割舍的渴望,但他的睿智与英明,他的宽厚开明与公正无私,却如同璀璨星辰,照亮了无数臣子的心田,点燃了他们年少时拥有的热血。试问,初入仕途时谁不是立志报国,满怀抱负呢?又有谁不愿追随这样一位君主,共赴那挽救盛世之路,在历史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呢?
哀伤的迷雾,笼罩着整个大厅,一股难以言喻的气氛在厅内蔓延着...
徐定目睹此景,不禁以手重重拍击案几,那沉闷的声响如惊雷般划破了室内的凝重,他目光炯炯,对着满堂众人,声音激昂地响彻屋梁:“诸位,大代的万里河山,此刻正沉甸甸地压在我们肩头,风雨飘摇,岌岌可危!大敌当前,我们没有哀伤的资格!先皇被人毒害,我们无力回天,这是我们的耻辱!但是,此刻逆贼就在城外,这正是我们为先皇报仇的绝佳时机!不必哀伤!我恳请诸君,摒弃私念,齐心协力,救大代于水火之中,誓杀逆贼,捍卫京师!
闻听此言,众人仿佛从深邃的哀伤迷雾中猛然抬头,眼眸中重新焕发出坚毅不屈的光芒。一股熊熊燃烧的战意,在他们胸膛内翻腾涌动。
众人眼带愤恨,齐声说道:“遵命!我等誓杀逆贼,捍卫京师!”
“好!”徐定面容庄肃,年老的眼眸中充满自信之色。他面向王珂,声音洪亮,带着不容置疑的坚毅说道:“大将军,我们的棋子布置了吗?”徐定目光如炬,望着沉醉于悲伤之中的王柯,仿佛要击碎他的阴霾,不容丝毫颓靡之气侵蚀这紧绷的战局。
王柯闻言,神情由哀伤到坚定,神色之中带有一丝狠辣回答道:“棋子已动。”
徐定点了点头,双眼坚毅,语调严厉道:“好!诸位,先皇之遗志托付在我们手中,大代的根基由我们守护!任重如山,不必哀伤,局势紧急!请尽快回到属于你们自己的战场,务必奋勇杀敌,以告慰先皇在天之灵!!”
“领命!”众人齐声喝令,犹如雷鸣般在厅堂内外回响,激荡起层层回音,随后各自奔赴而去。
堂内仅剩辅政大臣三人。
何穆林望着众人退去,眼神闪烁,似有所思...
他眼神笃定地朝徐定缓缓开口道:“太宰大人,您年岁已高,富贵已极,门生故吏遍布天下,没有参与谋反我是相信的,可是正因为太宰您年岁已高,门生...”
“何大人,你这是何意啊?”徐定见何穆林言语中暗示着朝堂之内有自己的人暗中参与谋反之事,不由得心生怒意,神情不满地打断了他的话语。
何穆林正欲继续分析此事,徐定的话语却再次响起:“如此时刻,谈论此荒谬之事!何大人你难道要影响军心士气不成?”
闻听此言,何穆林脸色凛然,毫不留情地开口道:“城墙一时是攻不破的,只怕祸起萧墙!平日里你的人是什么德行你心里有数!身为三朝重臣,别到临了了,落得个晚节不保,遗臭万年的下场!”
王柯亦是一脸凝重地接过话茬:“国家正值危难之际,不得不防。赵、马二人留在城中的家眷已经伏法,望太宰大人三思!”
徐定听闻此言,眼神微微一颤,随即陷入沉默。徐家门生故吏众多,势力庞大,对于此事徐定心里也没有十足把握,经过慎重思虑后,他严肃说道:“我会调兵前去保护各朝廷重臣的家属,一旦有变,我自会处置!你不必多言!”
“太宰英明,告辞。”何穆林与王柯齐声赞道,随后转身迈向门外,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艰难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