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医到唐朝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2章 皇恩眷顾,建设医学院

苏瑶和李逸风成功救治身患罕见病症小女孩的消息,如同长了翅膀一般,迅速传遍了整个长安,甚至传到了皇宫之中。

皇帝听闻此事后,对二人的医术和医德大为赞赏,决定亲自召见他们。

在金碧辉煌的宫殿中,苏瑶和李逸风恭敬地跪在地上。

皇帝的目光落在他们身上,眼中满是欣赏:“朕听闻你们医术精湛,医德高尚,不仅救治了无数百姓,还远赴边疆救助将士,实乃大唐之幸。”

苏瑶和李逸风连忙谢恩,谦逊地表示这都是医者本分。

皇帝接着说道:“如今大唐百姓众多,疫病时有发生,正需要像你们这样的良医。朕听闻你们开设了医馆学堂,可愿为朝廷所用,将这医术传承发扬,培养更多的良医?”

苏瑶和李逸风对视一眼,眼中满是惊喜与激动,他们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下来。

得到皇帝的许可后,朝廷开始大力支持医馆学堂的发展。大批的资金和物资被拨来,用于扩建学堂、购置先进的医疗器具和珍贵的医书。

原本略显简陋的医馆,在朝廷的资助下,开始了大规模的改造。

苏瑶和李逸风全身心地投入到医学院的筹备工作中。他们亲自参与设计新的建筑布局,规划教学区域、诊疗区域和学生宿舍。

在教学方面,他们精心制定课程体系,不仅涵盖了传统的中医理论、针灸、方剂等内容,还融入了苏瑶从现代带来的先进医学知识,如人体解剖学、病理学等。

为了选拔优秀的学生,朝廷还专门发布了招生告示,面向全国招收有志于医学的青年才俊。一时间,各地的学子纷纷响应,报名者络绎不绝。

苏瑶和李逸风亲自参与选拔,他们看重的不仅是学生的学识,更注重学生的品德和对医学的热爱。

在师资方面,除了他们二人,朝廷还从各地征召了许多经验丰富的名医,充实到医学院的教师队伍中。这些名医各有所长,他们带来了不同的医学流派和治疗方法,为医学院注入了新的活力。

经过数月的紧张筹备,一座崭新的医学院屹立在长安城中。

学院的大门上方,悬挂着皇帝亲笔题写的匾额——“长安第一医学院”。

开学那天,学院内张灯结彩,热闹非凡。

苏瑶和李逸风站在学院的操场上,看着台下一张张充满朝气和期待的面孔,心中感慨万千。

“逸风,我们的梦想终于实现了。”苏瑶眼中闪烁着泪光,激动地说。

李逸风轻轻握住她的手,微笑着说:“是啊,这一路走来虽然艰辛,但一切都是值得的。以后,我们要培养出更多的良医,为大唐百姓的健康保驾护航。”

开学典礼上,苏瑶作为院长发表了讲话。她鼓励学生们要勤奋学习,勇于探索,将救死扶伤的精神传承下去。学生们听得热血沸腾,纷纷表示要努力学习,不辜负老师和朝廷的期望。

随着医学院的正式运营,苏瑶和李逸风一边要坚守在医学院,教学,一边要去医馆行医,生活忙碌的一塌糊涂。

然而,平静的日子并未持续太久。

这天,一封加急密信被送到苏瑶和李逸风手中。信中内容让二人脸色骤变,原来,遥远的西域边境突发一种前所未有的怪病,患病者全身溃烂,痛苦不堪,当地的医者对此束手无策,疫情大有蔓延之势。

大唐边境百姓危在旦夕,朝廷也焦急万分,盼着长安第一医学院能派人前去支援。

苏瑶和李逸风对视一眼,眼中满是坚定,他们深知,一场新的挑战即将来临,而这一次,他们肩负的不仅是医者的使命,更是关乎大唐边境安危的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