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向在线正义:民事电子诉讼实证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三、研究材料

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经验材料的质量无疑是决定实证研究成功与否的一大关键性因素。而经验材料的质量通常取决于材料的充分性与真实性。但基于样本观察的可获得性和真实性,笔者选取的研究对象在覆盖范围和持续时间上都存在一定的限度。尽管笔者也通过其他方式对经验材料进行了一定的补充,如在具体分析过程中也关注一些全国性的情况,注重点面结合的研究策略,但无论如何也不能说本书所利用的材料能全面、充分地反映整个电子诉讼的实践样态。因此本书的分析与结论也就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局限性,有待今后相关研究的跟进与完善。就本书的材料而言,主要有如下三种类型:

其一,笔者在A市两级法院实地调研期间所获得的实证材料。这部分材料从性质来看,属于一手材料,也是本书研究的核心材料与具体分析对象。具体而言,这些材料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是笔者在A市两级法院调研期间所收集的有关电子诉讼的各类数据,这部分数据主要通过对样本法院的内部案卷、台账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获得,内容囊括以下两类:一是民事电子诉讼试点改革前后适用电子诉讼的案件数量;二是试点改革期间,各诉讼阶段电子诉讼的适用情况,如案件数量、案件类型、适用程序以及庭审时长等。第二是笔者在A市两级法院亲身观摩、旁听到的案件,这部分材料主要作为典型案例在本书中进行个案研究。第三是笔者在A市两级法院调研期间对法官、书记员、审判辅助人员等与电子诉讼有关的当事人进行的问卷调查。第四是笔者在调研期间对上述人员所作的深度访谈,这不仅有利于更为直观地把握各方当事人对电子诉讼的态度与运行情况的评价,同时也能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检验与印证。访谈涉及试点改革过程中电子诉讼实践运行的多方面问题,包括但不限于相关当事人选择电子诉讼的原因、电子诉讼各个阶段的核心内容与主要难题、在线庭审与传统线下庭审的区别等。

其二,已经出版与发表的文献、报道中所使用的材料。这部分材料即所谓的二手材料,反映的是既有的经验与成果。除数据之外,这部分材料还包括具体的改革措施、改革成果,以及有关改革的视频宣传资料等。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二手材料的固有缺陷,这类材料一般不作为本书的研究对象,其主要是起到引出问题或佐证相关研究结论的作用。

其三,各种官方出版物及公开可查的官方文件中所公布的数据材料,如政策法规汇编、改革文件等。从功能来看,这类数据也主要是起到引出问题或佐证相关研究结论的作用,笔者在使用时对这些官方数据的真实性与准确性也保持谨慎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