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的最广泛国际合作平台(国外智库论中国与世界之二)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11章 为什么美国不应将国际发展领域拱手让与中国?

Matt Ferchen[15]

原文标题:Why the U.S.Shouldn't Cede the Field of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to China?

文章框架:中国主导的“一带一路”倡议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等项目是中国以发展为重点的经济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一带一路”倡议之前,中国在21世纪前10年迅速发展的贸易、投资和金融,已经引起了被中国称为“发展中国家”的非洲和拉丁美洲越来越多国内外官员和学者的关注。

观点摘要:

1.就在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总统威胁削减美国国务院和美国国际开发署(AID)对外发展援助预算之际,中国也一直在加快推进自己的国际化发展。中国主导的“一带一路”倡议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等项目是中国以发展为重点的经济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在其核心的和平发展外交政策框架下,越来越多地强调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好处(尤其是在资金、交通建设和能源基础设施方面),投资和建设还可以延伸到中国以外的广大国家和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非洲、拉丁美洲、东南亚以及其他地区往往有中国所认定的发展中国家或南南合作伙伴。鉴于中国越来越积极地推广其经济治国之道,比以往任何时候更重要的是,对美国来说,无论是政府还是公民社会,都不仅要关注国际发展援助的具体问题,而且还应关注中国新的发展政策所带来的经济机遇以及有效治理方面所面临的更广泛挑战。

2.美国和中国的经济发展政策为什么选择如此不同的方向,首先要理解“发展”本身的概念和实践。二战后,随着国际发展理念的演变,在美国,像世界银行这样的多边机构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以下称经合组织)这样的跨大西洋组织,往往把重点放在拉丁美洲、非洲和亚洲等较贫穷国家所面临的特殊经济(和政治)挑战上。所以,在以美国为首的“布雷顿森林机构”以及许多欧洲国家中,国际发展理念的概念以及其对外交政策的影响与发展“援助”和“帮助”密切相关。相比之下,在过去40年里,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再加上最近被视为国际发展倡导者的努力,已经给美国和欧洲国家就关于富裕国家如何帮助贫穷国家应对发展挑战的讨论注入了新活力,但也带来了许多争议。甚至在提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一带一路”倡议之前,中国在21世纪前10年迅速发展的贸易、投资和金融,已经引起了被中国称为“发展中国家”的非洲和拉丁美洲越来越多国内外官员和学者的关注。围绕中国在这些地区(尤其是非洲地区)所扮演角色的争议,中国是否按照经合组织的官方发展援助标准公平行事?中国的回应很大程度上表明,中国的发展方式不是或主要是通过“援助”来进行的,而是区别于西方标准的做法(往往优于西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