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与创业:以云南为例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研究价值

一 问题的提出

云南跨越式发展其时已至,其势已成。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云南的就业和创业出现了许多新趋势、新特征:就业形势严峻复杂,高校毕业生逐年增加,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力度加大,化解过剩产能职工安置任务艰巨;就业结构性矛盾凸显,技术技能人才严重短缺;第三产业就业人数持续增加,成为吸纳就业的主力军;创新创业催生新的业态,蕴含新的就业增长点。面对云南就业和创业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本书主要聚焦以下问题开展研讨。

(1)云南就业创业的基本现状是怎样的?

(2)云南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适配性如何?

(3)云南扩大就业与经济增长的互动关系是怎样的?

(4)云南创业对就业的带动效应如何?

(5)人力资源服务业怎样促进就业创业的市场化服务?

(6)技术工人队伍建设如何缓解就业的结构性矛盾?

(7)化解过剩产能失业职工怎样分流安置?

(8)推动云南就业创业发展的对策措施有哪些?

二 研究目的

(1)摸清云南就业和创业的基本现状。通过分析云南就业规模、就业增长、就业结构、技能培训、创业扶持和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的情况,考察云南就业和创业的基本现状,总结取得的成效和经验。

(2)分析云南就业和创业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通过分析云南产业支撑不力、就业结构失衡、政策体系不完善、技能培训不够、创业扶持力度不够、就业公共服务滞后等短板,剖析云南就业和创业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3)预测云南就业和创业的未来发展趋势。从全面脱贫全面小康、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变化、高技能人才需求增加、创业带动就业、新就业形态发展、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应用等视角,预测云南就业和创业的未来发展趋势。

(4)提出推动云南就业和创业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从大力发展新兴产业、推进新型城镇化、优化就业结构、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培育新的就业增长点、完善就业政策体系、优化就业公共服务等视角,提出推动云南就业和创业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

此外,还对云南化解过剩产能下岗职工和边境劳务外国人这两个特定群体的就业问题进行实证分析,突出云南就业和创业问题的复杂性和特殊性。

三 研究意义

就业和创业既是重要的民生指标,也是重要的经济指标,稳增长就是为了保就业,保就业有利于稳增长。研究新时代下的就业和创业问题,对推动云南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应用价值和理论参考价值。

(一)应用价值

(1)本书将对就业和创业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进行深入讨论。一方面经济快速增长,劳动就业人口持续增加;另一方面劳动力要素的增量投入,也必然促进经济的增长。与其他省份相比,云南劳动力相对充足,在资源要素、资本投入不可持续的情况下,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扩大劳动力增量投入,适应产业结构调整需要,加强职业能力建设,提升劳动者的就业技能,将为云南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提供有力的人力资源和智力支持。

(2)本书将对就业和创业如何积极应对人口红利消失的有效途径进行积极探索。与全国一样,云南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明显,劳动年龄人口逐步减少,劳动力成本不断增加,助推经济快速增长的人口红利正在逐步枯竭。要想以质量型的人才红利取代数量型的人口红利,必须加快发展职业教育,加强职业培训,增强劳动力职业技能,优化就业结构,把农村初级劳动力变成技能型中级劳动者,加大人才培养和人才引进力度,实现由人口大省向人才强省的转变。

(3)本书将提供促进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协调发展、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新视角。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是经济结构的重要内涵,由于资源禀赋、区位条件和发展基础等原因,云南产业发展滞后,在三次产业结构中,第一产业比重偏高,第二产业集中在有色矿产、煤化工等传统工业,产能过剩问题突出,第三产业亟须从低端向中高端优化升级。通过开展研究,可以摸清云南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适配性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理清促进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相适配的基本思路、着力点和突破口,助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

(4)本书将探讨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适配性问题,对优化就业结构具有参考价值。产业结构决定就业结构,就业结构优化又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云南就业人口在三次产业中的结构呈现畸形发展态势,就业的结构性矛盾凸显。通过开展研究,可以预测经济新常态下就业与创业的发展趋势,适应产业调整需要,提高劳动力技能,促进就业结构优化。

(5)本书将为通过促进就业和创业助推云南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提供思路。积极探索跨越式发展的新道路,把握云南就业和创业的特点和规律,实施就业优先战略,理清扩大就业的基本思路,完善扩大就业的对策措施,有效破解“就业难”和“招工难”并存的困局,缓解就业的结构性矛盾,将为加快云南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新的动力。

(6)本书将提出促进就业和创业、助推云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相关政策建议。相关研究表明,云南人口红利消失时间窗口比全国大约晚5年,目前云南仍有超过一半的劳动年龄人口集中在第一产业,还处在人口红利期。据统计,2017年云南农民工出省务工人均收入为39000多元,在本省务工人均收入为33000多元。假设农民工人均务工纯收入为20000元/年,如果到2018年底实现新增转移1500万人次农民工的目标,则将增收2000亿元。在云南除了烟草产业以外,还没有哪个产业的利税能比得上劳务输出的收入。因此,就业扶贫和技能扶贫至关重要,不可或缺,必须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以减少结构性失业,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以减少摩擦性失业,加大对就业困难人群的援助力度,以就业和创业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充分发挥就业和创业在全面脱贫和全面小康中的作用。

(二)理论价值

(1)研究新时代下云南的就业创业问题,把就业和创业放在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和发展动力转换以及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等宏观经济背景下进行探讨,有利于构建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良性互动机制,可以为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的就业提供理论参考。

(2)通过分析新时代云南就业和创业面临的形势、任务和挑战,探讨其变化趋势和特点规律,可以为整合就业资源、完善就业政策、健全促进就业和创业的体制机制提供理论参考。

(3)通过研究云南就业和创业发展面临的共性问题和个性问题,分析制约就业和创业发展的主要因素,聚焦产业支撑薄弱、发展不充分不平衡、农村劳动力过剩等短板,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途径和办法,可以为西部欠发达地区促进就业和创业发展提供有益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