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序言
由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印度尼西亚人文交流研究中心组织编写的《印度尼西亚发展报告(2018)》历时近两年终于要出版了。这是中国的印尼研究的一件大事。
中国和印尼分别为世界上第一大和第三大发展中国家,同为新兴经济体,在二十国集团、亚太经合组织、联合国等多边组织有着广泛的共同利益。2018年,中印尼双方就共建“一带一路”签署了谅解备忘录。2019年4月底,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办,聚焦项目落地、政策对接和机制建设,这为“一带一路”与“全球海洋支点”对接创造了更多的机遇。
在此背景下,更多中国企业走进印尼,更多中国游客赴印尼观光、度假。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印尼商品出口到中国,比如燕窝、咖啡、棕榈油、榴梿等,越来越多的印尼学生到中国留学。
据统计,2018年,中印尼贸易额达到774亿美元,中国连续8年是印尼的最大贸易伙伴;中国游客到访印尼200多万人次,再创历史新高,给印尼带来大量外汇收入;中国对印尼直接投资为23.5亿美元,为印尼创造大量就业岗位。中印尼迫切需要加深对彼此的了解,希望本书能够搭建中印尼民心相通之桥、中印尼人民友谊之桥。
2017~2018年,受国际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家庭消费动力不足以及谨慎的财政政策等因素的影响,印尼经济增长率低于预期,但基本保持在5%以上。
2017年,印尼经济具有低通胀率、高投资、进出口额提升、金融市场稳定等特点,特别是在2017年,印尼股市进入牛市,2018年GDP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
2018年,印尼经济经历了不少波折,印尼盾大幅贬值对印尼金融市场稳定造成了不少负面影响。但是,信息与通信业(增长率为7.04%)、交通与仓储业(增长率为7.01%)、建筑业(增长率为6.09%)等行业保持较高的增长率。为了应对国际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佐科政府制订了“印尼工业4.0”计划,将食品和饮料、汽车、纺织、电子和化工作为五大先导产业。
2017~2018年,印尼政治的重要特点就是政治伊斯兰崛起,身份政治大行其道,给印尼多元社会带来了不确定性。2017年是印尼多元社会受到冲击最为激烈的一年。以雅加达特区首长选举为标志,伊斯兰极端势力以“亵渎宗教”为由,将非穆斯林的雅加达特区首长钟万学拉下马,导致穆斯林与基督徒关系紧张,这成为佐科政府执政以来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
为了应对上述挑战,佐科政府采取多种措施,维护多元社会的核心——“潘查希拉”,签署“社会组织法案”等。2017年5月,佐科政府以威胁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为由,宣布解散伊斯兰极端组织——“印尼伊斯兰解放党”。
地方选举是2017年和2018年印尼政治的主要看点。2017年,有101个行政区同步举行地方选举,包括7个省、18个市及76个县,其中最受关注的就是首都雅加达正副首长选举,它是2019年大选的风向标之一。2018年的地方选举在171个行政区同步进行,包括17个省、39个市和115个县,其中最受关注的是西爪哇省长选举。西爪哇省是人口大省,也是伊斯兰保守派的大本营,省长选举被视为2019年总统选举的“前哨战”。
电子身份证腐败案是延续至2017年和2018年的重要政治事件。该事件牵涉许多重要政治人物,如国会前议长塞提亚·诺凡托等。2018年4月,塞提亚·诺凡托被雅加达反腐法庭判处15年监禁,且禁止其在释放后5年内参与政治活动。
2019年总统大选无疑是印尼的重要政治事件。地方选举中各个政党的“合纵连横”与重要政治人物,以及2018年启动各个法定程序等都对2019年总统大选产生影响。
2017~2018年,印尼外交围绕重视国家利益的“务实外交”、维护海洋权益的“海洋外交”、积极参与地区和国际事务展开。
在“务实外交”中,经济外交成效显著。佐科政府的经济外交以印尼国内经济发展为主要出发点,双管齐下,全力推动。一方面吸引更多外资,提升印尼自身工业化水平;另一方面采取多种措施在全世界推销印尼产品,促进印尼出口,减少贸易逆差。
2017年是东盟成立50周年,印尼在其中扮演的监护者角色值得关注。在50年中,印尼通过双轨外交、穿梭外交等调解东盟内部矛盾,维护东盟团结,为东盟的一体化做出了建设性贡献。
2018年,印尼成功举办了第18届亚运会。雅加达曾在1962年举办第4届亚运会,成为亚洲唯一两次主办亚运会的首都城市。本次亚运会的举办不仅为印尼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机遇,有力促进了印尼的基础设施建设、旅游业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的改善,还为印尼的公共外交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增强了印尼这一中等强国的国际影响力,彰显了印尼体育外交的魅力。
“全球海洋支点”是佐科政府推行的主要构想之一。2017年,佐科政府颁布了有关海洋政策的总统条例,这为推动海洋发展奠定了法律基础。如何理解“全球海洋支点”,推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全球海洋支点”有效对接,特别是如何应对国内和国际因素的双重挑战,是中印尼双方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
本书以2017~2018年印度尼西亚发展情况为主线,对2017~2018年印尼经济、政治、外交等热点问题进行系统分析与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参考价值。
此外,中印尼人文交流现状研究是本书的一个特色。本书专设三篇报告论述中印尼教育交流、文化产业合作和旅游合作,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这为进一步推动中印尼人文交流提供了较好的智力支持。
值得注意的是,本书各篇报告的作者大多是“80后”研究印尼问题的“中坚力量”,甚至还有一些“90后”研究印尼问题的“新秀”。他们大都熟练掌握印尼语和英语,经常访问印尼,跟踪印尼局势。希冀该书成为他们展现印尼研究最新成果的重要平台。
毋庸讳言,该书不免挂一漏万,存在不少欠妥的地方,敬请各位读者批评指正。伴随着中印尼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不断推进,我们有理由相信,该书可以体现高校智库在国家对外交往中发挥的独特作用。
许利平
2019年3月17日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