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序一
中国的经济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这不但得益于几十年的改革开放,也与我们长期实行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政策有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实质,就在于把经济发展放到优先序的位置上。在一个经济相对落后的国度,这么做有其合理的一面。但是,随着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社会发展也必须被摆到重要的位置上,从而改变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失衡关系,扭转“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现象,从原先的经济发展优先转变为经济和社会发展并重。
从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开始,中央明确提出了社会建设的要求。党的十八大以后,中央进一步强调要加强社会治理。这意味着,社会议题与经济议题一样,都被摆到重要的位置上。而社区治理就是社会建设和社会治理中的一个重要议题。现在,上上下下都已经充分意识到社区治理的重要性。社区治理不但是认识上的问题,而且涉及“如何做”的问题,必须考虑如何把它做好。在这方面,许多地方都进行了尝试,取得了各种不同的宝贵经验。广州也是如此。分析、总结和提炼这些在地化经验,并上升到学术和理论层面,是学术界义不容辞的责任。我惊喜地看到黄晓星和他的同事在这方面做了扎扎实实的工作。本书就是这些工作所取得的学术成就的展示。
虽然我不是做社区研究的,但我可以感觉到这是一部有分量的著作。它是作者们在长期从事田野调查的基础上所凝结的学术成果。近十年来,本书的作者们对广州市政府购买服务和社区工作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观察和调查,并在此基础上发表了系列论文。本书对广州市政府购买服务的研究可谓全面、深入、透彻。把社区治理、政府购买服务与社会工作专业制度结合起来进行分析,是本书的一个亮点。
社区研究是社会学的一个传统研究分支。在这方面,芝加哥学派的贡献有目共睹。在社会学被引入中国之时,社区研究就成为一个重点研究方向。在这方面,燕京学派、乡村建设学派都做出了突出贡献。社区研究也一直是中山大学的传统。从国立中山大学、岭南大学的社区研究开始,到20世纪80年代初社会学恢复重建,中大学人一直致力于社区研究。这一传统延续至今。黄晓星等同人的研究,可以说很好地延续了这一传统。
社区的重要性,在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得到充分显露。希望这次疫情不但能够让我们更充分地认识到社区建设与社区治理的重要性,而且能够促使我们投入更多的资源进行社区的营造和治理。同时,也希望有更多社区研究的成果面世。
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 王宁
2020年3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