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与生命教育:学生成长手册(七年级上册)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一课 上中学是怎样的感觉

班级播报

开学前一晚,王翼翼很激动,很久都睡不着觉。暑假和小学同学一起玩的时候,有人说,特别期待班主任是年轻点的老师。王翼翼也是这样期待的,但是爸爸妈妈说,老教师有经验,管得严才能成绩好。王翼翼不敢反驳,默默地猜想着新老师会是什么样。

开学第一天,爸爸妈妈送王翼翼到学校,还在学校门口合了影。学校里到处都是欢声笑语。戴着志愿者袖标的高年级同学给大家指路,还帮住校的新生搬行李。这样朝气蓬勃的景象让王翼翼对中学生活充满了期待。

一进教学楼,墙上大大的“静”字让大家都不禁放轻了脚步。到了教室门口,王翼翼见到了两位老师,年纪大的严老师是班主任,年轻的小美老师是副班主任,她们都笑眯眯地和同学们打招呼。王翼翼忐忑的心,慢慢放下了。

畅所欲言

与你以前的生活相比,中学的新生活有哪些变化?这些变化,哪些让你喜欢?哪些让你不喜欢?

生活,永远在不停的变化当中。我们每个人的生活环境千差万别,个性和喜好也有差异,到了新的环境,每个人的反应也各不相同。有的同学也许心怀忐忑,有的同学对中学生活充满向往,有的同学会念念不忘小学时的好朋友,还有的同学在想如何给大家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而新生对学校的不适应,多见于以下几种情况:

1 对教师的不适应:不习惯老师的讲课方式;有时觉得老师不重视自己。

2 对课程增多的不适应:感到学习任务太重,作业多,上课节奏太快,忙不过来。

3 对学习方法的不适应:没有养成记笔记的习惯,上课走神,不会自主安排预习、复习等。

4 初次住校的不适应:想家,因为没有父母照顾而心情失落,不会搞卫生,生活不方便等。

5 对人际关系的不适应:感到身边没有谈得来的朋友,不习惯和新同学交往。

说一说

你遇到了哪些不适应?你用什么方法调整自己?

故事与案例

叶萍以前生活在农村,现在跟着打工的父母进城读中学。聊天中,叶萍得知很多同学爱好广泛,又会弹钢琴又会跳舞,而这些她都不会,因而非常失落。有一天,她无意中发现教学楼后有个菜园,从老师处得知,学校为了培养大家的劳动技能,开辟了菜园,即将分给每个班一块地。叶萍以前跟着爷爷奶奶学了不少种菜的知识,她自告奋勇向班主任报名,负责管理自己班的菜园。她很认真地教全班同学使用各种农具,怎么松土、播种、除草……有些知识连劳技老师都不知道。大家都很佩服她。在叶萍的照料下,菜园里的菜长得非常好。

离开熟悉的小学,又离开熟悉的生活环境,城乡的差距,让叶萍感到很难融入新的生活。没有城市的生活经历,缺乏共同话题,看到别人爱好广泛却找不到自己的优势,没有存在感……这些对新学校的不适应,使叶萍产生了失落、无奈的感觉。这就是更换生活环境时出现的适应不良。

面对不适应,叶萍能够主动去了解学校,找到并发挥出自己的特长,为班级作出了贡献,同时也在集体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提升了自我价值感。在新的班集体中,无论是老师还是同学,大家都是彼此陌生的,我们要主动展示自己,创造机会互相熟悉。一个友善、和谐的集体环境有助于建立班级归属感,帮助我们尽快融入学校这个大家庭。

想一想

叶萍是如何适应新生活的?

改变不了环境,改变自己;改变不了事实,改变态度;改变不了过去,改变现在。人的成功和快乐靠的是自己的改变,而不是环境和别人的改变。

任何人在生活变化面前,出现不适应都是难以避免的。不断地克服这些困难,也就提高了心理适应能力。

如果你适应了环境,你会觉得心中时常充满幸福感、对生活的满意感,面对日常生活中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困难,能够较圆满地解决和克服。如果你经常感到烦躁、焦虑、苦闷,则是还没有适应。

对困难的适应,一般有积极主动与被动消极两个方向。

1 面对新的老师,如果只是一味想着小学老师对自己无微不至的关照,而拒绝或逃避中学老师的教学方式,就是消极的应对。

积极的适应有很多:可以主动和老师沟通,告诉老师你面临的困难和不理解的地方,提出你的想法,也请老师指点你,怎样调整听课习惯,老师一般都会给出相应的建议;你也可以和同学们探讨,了解他们是怎样适应的;还可以自己增加预习的时间,把学习的准备做得更充分一些。如果觉得老师不重视自己,你要知道,这只是个想法,不一定是事实。班上那么多同学,老师很难一下子记住所有同学的姓名,也很难迅速了解每一个同学的情况。如果想给老师留下深刻的印象,可以积极发言,可以告诉老师你的特长,可以把作业做得特别漂亮,可以踊跃为班集体出力,帮着领取新书、打扫卫生、出板报等等。

2 面对新的学习方式,如果只是发愁,抱怨自己学不会或者难以掌握,就是消极的应对。

积极的应对有:可以了解各科老师对笔记的要求,下课时把你的笔记拿给老师看,询问哪些是符合要求的,哪些需要改进;向周围同学了解,他们是如何做笔记的;在进行预习和复习之前,先询问老师的要求,比如要花多少时间,每一课有哪些要完成的具体任务;等等。

3 面对住校的不适应,如果只是想着住校太难受了,不住校就好了,这就是消极的应对。

积极的应对有:如果想家,可以去征求老师的同意,借手机给父母打电话倾诉;可以和同学们聊一些有趣的事,转移一下失落的心情;可以请教卫生做得好的同学或者宿管老师,学习管理个人卫生的技巧,让自己的居住环境更舒适;还可以从家里带一个熟悉的物品到宿舍,让它陪伴你,给你家的感觉;等等。

4 面对人际关系的不适应,不主动和人交往,凡事都等着别人来问,这就是消极的应对。

积极的应对包括:主动向同学们介绍自己的情况,谈谈小学生活,谈谈爱好,同时询问别人的情况。其实,感觉身边没有谈得来的朋友,是因为接触时间还太短。彼此建立交往,才能慢慢熟悉。想想看,你小学的好朋友,有默契,谈得来,也是经历了好几年的互相了解啊!友谊的美酒,需要时间来酿造。

说一说

为了适应新生活,你有什么效果好的办法?

写一写

你向其他同学学到了哪些加快适应的好办法?可以把它们写在下面。

时间的长河是向前奔腾的,要知道,如果一切都和小学一样,你就没有成长。有没有做好准备去迎接各种变化?让我们来一场校园的心灵探险。每遇到一个不习惯的变化,就可以对自己说,我成长的机会来啦!

心理延长线

1 你熟悉新校园了吗?约几个同学,一起来个校园深度大探险吧!画出探险图,并和同学、家长分享,校园里你最喜欢哪个地方。

2 采访高年级同学或通过学校的网站或公众号了解一下,学校有哪些有趣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