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2章 渠道争夺战
深圳华强北的街头,陈临站在铁皮屋门口,手夹着半截没点燃的烟。
林知夏从屋里走出来,手里拿着一台刚修好的翻新机,递给陈临:“这台刚弄好,信号稳定了。”她顺着陈临的目光看过去,皱眉道:“他们最近进货挺勤啊。”
陈临点点头,把烟塞回兜里:“市场抢得凶,我们得稳住。”他顿了顿,转头喊道:“老周,昨天王老板那边咋说?”
老周从铁皮屋里探出头,手里还拿着一把镊子:“王老板昨天说定了100台,今天一早交货,我正准备去送呢。”
陈临拍拍手:“那还等啥?赶紧装车,我一块儿去。”
三轮车突突地开到华强北市场,王老板的店面就在街角,门口挂着块招牌“王氏通讯”。陈临跳下车,笑着朝店里喊:“王老板,货到了!”
王老板从柜台后走出来,脸上却没啥笑脸。他瞧了眼三轮车上的货,摆摆手:“陈老板,货我不要了。”
陈临愣了下,脸上笑容僵住:“啥意思?昨天不是说好了一百台,今天交货吗?”
王老板点了根烟,吐了口烟圈:“昨天是昨天,今天是今天。我刚进了潮汕帮的货,100台,180块一件,比你便宜20块。”
老周急了,挤到前面:“王老板,你这不讲信用啊!昨天当面说好的,咋能反悔呢?”
王老板哼了一声,斜眼看他:“生意场上,价格低者得。潮汕帮那货便宜,我咋不进呢?”
陈临冷笑一声,拍拍老周肩膀:“别急。”他转头看向王老板,语气平静:“王老板,咱们做生意讲信用。你图便宜,质量能保证不?”
王老板摆摆手:“质量好不好,卖了才知道。陈老板,你这100台我真不要了,你自个儿处理吧。”
陈临没再说话,点了根烟,抽了一口,目光扫过王老板店门口。店里堆着潮汕帮的货,包装箱上印着“潮汕通讯”的字样。他吐了口烟圈,转身对老周说:“卸货。”
老周一愣:“卸货?王老板不要了,卸啥?”
“就卸这儿。”陈临指了指王老板店对面,“就在这边摆摊。”
陈临带着老周和张长顺几个人,把100台翻新机从三轮车上搬下来,摆在王老板店对面。林知夏从铁皮屋赶过来,手中拿着一块木板,上面用粉笔写着:“极光翻新机,现货180元。”她把木板往地上一放,拍拍手:“陈临,这招行不?”
陈临咧嘴一笑:“行不行,试试看。”
老周和张长顺搬来几块木板,搭了个简易摊位。李大强和赵铁柱站在摊前吆喝着:“极光翻新机,现货180元,质量硬,信号稳定!”王二麻子和刘铁蛋在旁边帮忙摆货,八个人忙得热火朝天。
市场里的人渐渐围过来,几个商户凑近看了看,拿起一台翻新机翻来覆去瞧。一个戴眼镜的店老板问:“180元?信号咋样?”
陈临接过机子,当场拨了个号码,屏幕上信号满格:“你试试,三天内坏了,我赔双倍。”
眼镜老板点点头:“行,我拿5台试试。”
没一会儿,摊子前面围满了人。岗厦村的李老板路过,看到陈临的摊子,挤过来拍拍他的肩膀:“陈老板,你这招高!我再订20台!”
陈临笑:“没问题,明天送你店里。”
王老板站在店门口,脸色铁青。他店里的潮汕货卖180元一台,但顾客全被陈临的摊子吸引过去,半天没卖出去一台。他咬牙,冲店里喊:“把价降到170!”
陈临听到这句话,冷笑一声,对老周说:“别理他,我们卖我们的。”
三天过后,100台翻新机全卖光了。陈临带着团队收摊时,摊子前还围着几个买不到的商户,吵吵嚷嚷要订货。陈临点了根烟,冲他们摆手:“明天来铁皮屋找我,现货管够。”
老周乐得合不拢嘴:“陈老板,这招绝了!100台三天清空,还多拉了50台订单!”
林知夏收拾木板,随口道:“潮汕帮这回亏大了,降价也没用。”
张长顺扛着木板,憨厚地说:“陈老板,俺们摆摊吆喝,嗓子都喊哑了,晚上能加个菜不?”
陈临哈哈一笑:“行,晚上炒粉加鸡蛋!”
回铁皮屋的路上,陈临带着老周去市场转了一圈。华强北的茶肆里,商户们聚在一起喝茶聊天:“陈临那小子有种,王老板店对面摆摊,硬是把货清了。”“潮汕帮这回踢到铁板了,降价都没用。”陈临路过,听到这话,低头笑了,没吭声。
回到铁皮屋,陈临翻开账本,算了算这三天的收入。100台卖了18000块,加上新订单,利润又多了9000块。他合上账本,点了根烟,吐了个烟圈:“这一个月能赚6万了。”
林知夏在旁擦热风枪,随口问:“潮汕帮这回没动静,是不是消停了?”
陈临哼了一声:“消停?他们不甘心,等着吧。”
老周带着李大强几个人搬货回来,挤进屋里:“陈老板,市场那边风声变了,好多商户说要订我们的货!”
陈临点点头:“那就加班加点,干!”
晚上,铁皮屋门口,陈临、林知夏和老周带着五个工人围坐一圈。老周从街口买了一份炒粉,还加了鸡蛋,八个人分着吃。赵铁柱夹了一块鸡蛋,咂嘴道:“陈老板,这鸡蛋真香!”
王二麻子嘴里塞满粉,含糊道:“摆摊三天,俺们嗓子都哑了,值!”
刘铁蛋咽下粉,抹了抹嘴:“陈老板,潮汕帮咋办?他们不会又出啥招吧?”
陈临放下筷子,眼神沉了沉:“他们敢来,我们就接着干。市场是我们的,谁也抢不走。”
铁皮屋里,八个人吃着炒粉,笑声传出去老远。1999年的华强北,灯火通明,暗流涌动。这支小团队,底气越来越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