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71章 惊人功绩,灵丹到手
顺着步梯拾级而上,进入大殿二层。
这里与大殿一层的嘈杂截然不同。
可说秩序井然。
每隔十步就有胸前绣一柄金色小剑的刑堂弟子来回巡视,最低修为也是炼气九层。
更令人心悸的是,偶尔从殿宇深处传来筑基期修士的强大威压。
那威压如冷雨泼面,虽只一瞬,却足以让炼气修士脊背生寒。
无需任何警示牌匾。
这份压迫感本身就是最醒目的戒律:
凡在此生事者,杀无赦。
李易神色如常,不动声色地排在兑换丹药的队伍中。
早在踏入二层时,他就已锁定目标。
目光掠过人群,最终在殿内第二个隔间处微微一顿
书案旁,端端正正坐着一个儒生打扮的银冠执事弟子。
此人生着一张不苟言笑面容冷峻的脸庞。
说不上俊雅,也谈不上丑。
此刻的他,正一丝不苟地核对着账册,俨然一副公事公办的模样。
队伍如长蛇般缓慢蠕动,李易耐心等待。
约莫两盏茶的功夫,终于轮到他。
他上前半步,拱手时姿态恭敬却不显卑微:
“这位道兄,在下想兑换些丹药。”
柜台后坐着的那位银冠儒生抬起头来。
四目相对的刹那,李易捕捉到对方眼底一闪而过的审视。
此人约莫四旬年纪,面色苍白中透着青灰,一副久病缠身的模样。
他放下账册来到柜台前,声音沙哑的问道:“兑换何种丹药?”
“不知可还有小增元丹?”李易试探着问道。
同时递上自己的身份玉牌。
银冠修士接过玉牌,没有回答有还是没有。
而是将其置于柜台上一尊灵鼋兽首雕像的龟目处,动作熟稔得像重复过千百次。
随着一道青光闪过,兽首双目突然亮起,虚空投出一道青色光幕。
【姓名:李易】
【修为:炼气八层】
【功绩:五十点】
“咳咳……”
银冠修士突然掩袖轻咳。
李易敏锐地注意到,在他袖中无声滑出一块布满蛛网的铜制修士腰牌。
牌面上,“李伯元”三个古篆在殿内灵灯的映照下泛着幽光。
就在李易辨清姓名的刹那,异变骤起。
腰牌与玉牌之间竟凭空浮现出一道麻绳粗细的灵光,如同一条灵蛇在空中扭曲缠绕,将祖孙二人的信物紧密相连。
接着,银冠修士指诀飞速变幻。
随着法诀催动。
玉牌愈发明亮。
而腰牌的裂痕在飞速增加。
十几息过后,腰牌便化作一撮细碎的铜粉,簌簌落在地上。
嗡!
光幕上的文字如水波般荡漾起来。
待稳定时,功绩一栏的数字已然天翻地覆:
【姓名:李易】
【修为:炼气八层】
【功绩:一万四千九百点】
整个过程中,银冠修士始终保持着那张古板的面容,连眉头都未曾颤动分毫。
仿佛只是在处理最寻常的公务。
等他取出手帕慢条斯理地擦着指尖粉尘时,李易这才叹息一句。
“崔家的面子好大啊!”
若非玄清老道看在崔蝶的面子,纵使给他奉上十块珍稀的风属性灵石,恐怕都换不来人家的一个正眼。
更不必说会主动将祖父毕生积攒的功绩,毫无保留地尽数划归自己名下。
所以。
若将崔家这块金字招牌用好,委实是一方难得的助力。
修仙游记《南荒见闻录》上有句话,“一入仙门深似海,从此散修是路人。”
放到万灵海域的自己身上,这话倒该改成“若无世家作靠山,雷法天资亦艰难。”
“咳咳……”
银冠修士突然又剧烈咳嗽起来。
这一次,他苍白的面皮上浮现出两团病态的血红。
待气息稍平,那异样的红晕又如潮水般退去,露出青白相间的面色。
“几粒?”
声音依旧干涩,却多了几分说不清道不明的意味。
“兑十粒。”
李易随口道,语气热络得仿佛在与故交叙旧。
这个数字是他精心算计过的。
既不会显得太过招摇,又能利用这突如其来的功绩点帮助自己冲击炼气九层。
银冠修士:“一粒小增元丹需消耗两百功绩点,十粒便是两千点。
“兑换完成后,剩余功绩是一万两千九百点,对也不对?”
李易含笑应道,“道兄算得丝毫不差。”
银冠修士取出一张传音符低语几句后,符箓化作一道赤霞没入殿内深处。
不过十余次呼吸的工夫,一个羊脂玉瓶便破空而来,稳稳落在檀木柜台上,瓶身还萦绕着未散的点点灵光。
“丹药清点,腰牌收好,离柜后概不负责。”
银冠修士板着脸推过丹瓶与玉牌,看上去依旧是那幅冷冰冰的模样。
却在交接的刹那,右眼却是微不可察的眨了两下。
嘴角亦是露出一抹似有似无的笑意。
李易会意地微微点头,心下了然。
这位执事弟子分明是要他在玄清老道面前替其美言几句。
这等顺水人情,他自然乐得成全。
就在银冠修士以为事情就此了结时,接下来发生的一幕却令他怔了怔。
面前这相貌平平无奇的年轻人并未如其他修士那般拿了丹药便走,而是郑重其事地开始当场验丹。
他值守赏功堂二十余载,见过无数前来兑换的修士,却鲜少有人会在这戒备森严的修盟大殿内如此较真地验货。
更令他意外的是,李易验看的手法极为老道。
先观其色,再闻其香,最后还用指尖轻触丹丸表面感受药力波动,俨然是个中老手。
更隐隐有一丝丹师威仪。
李易自是不知道,徐管事残存的记忆碎片已在潜移默化中重塑着他的丹道认知与举止。
木塞刚一离开玉瓶,一股极为精纯的丹雾瞬间透瓶而出。
不多不少,正好十粒通体金黄的丹丸。
凝神细看,丹丸表面两条紫色丹纹若隐若现,正是介于中品与上品之间的显著特征。
这般成色的丹药,放在坊市绝对会被各家丹铺当作上品来售卖。
“不愧是修盟手笔。”对此,李易默默点了点头。
即便是在兽潮肆虐、物资紧缺的当下,修盟给自家修士的丹药依旧保持着上乘品质,从不以次充好。
这份对待自家修士的诚意,确实令人无话可说。
小增元丹,其名取自“固本培元”中的元字。
所谓固本,乃是铸就丹田道基的根本之法。
而培元,则是要让这道基发生脱胎换骨般的质变,使凡胎渐具仙骨。
可是炼气修士欲行培元之举又谈何容易?
想要通过自身灵力闻言丹田,至少也得是筑基中后期的修士方可。
故而有大能丹师另辟蹊径,创出这增元之法。
虽不能彻底蜕变丹田,却能令其壮大三分用来冲击瓶颈,这便是小增元丹的由来。
当炼气修士冲击九层时,此丹堪称破境利器。
其药力如春风化雨,既能温养丹田,又可让经脉受益,往往能在关键时刻助修士一举冲破桎梏。
坊市每粒小增元丹的售价是三十块低阶灵石。
却常年有价无市。
究其根源,在于丹药中不可或缺的一味辅药:升仙草。
这味灵药虽只位列一阶,不过是生于火山岩缝中的赤色小草。
可偏偏独产于南荒大晋境内。
别说万灵海没有,南荒其它修仙国也没有!
大晋三大宗门将此物视若禁脔,严格限制这种灵草的产出。
甚至不卖灵石。
修盟想要,只能拿出高于这种灵草数倍价格的妖兽材料以物易物。
如此一来,自是珍贵无比。
看到李易手里的丹瓶,回到书案旁坐下的银冠修士也是露出一丝艳羡。
虽然他早已踏入炼气大圆满之境,此物于他已是无用。
但身边双修道侣却正值突破关键,急需此丹相助。
两百功绩点放在往日或许不算什么,可如今兽潮肆虐,修士们再难如从前般出海猎妖获取功绩。
这看似寻常的数字,如今却成了许多修士的苦楚所在。
突然!
银冠修士忽然觉得书案微震,一粒丹丸不知何时从檀木柜台滚到了书案上的砚台边。
他不动声色地用袖口掩过。
再抬袖时,案上已空空如也。
而对面那个看似老实的年轻人,正将玉瓶仔细收进储物袋。
嘴角处,分明噙着一抹心照不宣的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