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4章 发动机试车(求收藏)
实际上,别说张雪岩了,李明光都惊诧不已。
他之所以反对李显去美国,主要就是看中李显在航空方面的天赋,想着未来接自己的班。
不少人知道李显的飞行天赋很强,但是具体强到什么程度却没有明显的概念。实际上,在1992年曾出过一次震惊全球的飞行事故,一架波音737-200飞机因为方向舵伺服系统故障导致起飞后失控。
就在当班机组无法控制失控飞机时,机上一名乘客挺身而出将飞机安全降落,而这位拯救机上上百人生命的无名英雄正是李显。
那时的李显才16岁,还没有接受过系统的飞行训练,光凭本能就处置了如此复杂的事故简直匪夷所思。
当然,事后因为种种原因并未大规模报道李显的身份。但是,正是这次经历让李明光看到了李显的天赋所在。因而在他高中毕业之后就直接送儿子去了航校。
李显在飞行方面的天赋自然不必质疑,为何他又能通晓机务相关的知识?
“难不成他在机务维修方面也是无师自通?”
正当李明光心里翻江倒海之际,李显却说了一句:“这么说还是有别的地方接触不良,只不过不是接头,有没有可能是火警传感器电缆?”
“不可能吧。”
张雪岩几乎没有多想就否定了李显的想法:“火警传感器的导线非常粗,不太可能折断。而且,我检查过电缆护套,没有磨损的迹象,你说的情况可能性不大。”
“李显啊,你就别多想了。我们已经将问题反馈给波音的技术部门了,想必很快就能有答复了,还是以他们的建议为准吧。”
种种提议被否定,李显也觉得事情有些棘手。
正当李显略显焦急之时,张雪岩的手机响了起来。
这还是一款模仿三星翻盖设计的国产品牌手机,只见张雪岩瞄了眼来电号码,神情瞬间紧张起来:“估计是波音那边有消息了。”
这下,连带着李明光都紧张起来了。
张雪岩赶忙接了电话,但是很快脸色一沉,先是瞄了眼李明光,紧接着看向了李显。
“老张,波音那边怎么说嘛。”李明光急道。
张雪岩抹了把脸,合上手机,以不可思议的目光紧紧盯着李显:“波音那边建议我们更换整条火警传感器电缆!”
-----------------
李显的确是雷厉风行,李明光跟医生确认自家儿子身体无碍后决定依照李显的想法,让他去看看那架出问题的飞机。
主要张雪岩接的那通电话着实吓人了,李显的提议跟波音技术部门给出处理方案一模一样,李明光不信李显还是愿意信波音的。
至少在这个时代,波音还没有被麦道反向夺舍,技术层面还是有东西的。
当然了,就算再雷厉风行,李显还没有到疯狂的地步,至少他跟张雪岩两人都需要换身新衣服。
大半夜的,商场基本都关完了,李显跟张雪岩只能在路边摊买些便宜货凑活一下,然后去公共厕所换衣服去了。
张雪岩的速度很快,率先回到了车上。
车里,李明光忧心忡忡的,感觉脸上皱纹都多了两道。
张雪岩跟李明光私交不错,说起话来也没那么多顾忌。
“咱们天鹭航空前景真就那么差吗?”
提到天鹭航空的事情,李明光就打开了话匣子,而且他是把张雪岩当自家人的,说起话来就坦诚很多了。
“去年年底咱们国家不是进WTO了嘛,那时候就传出来民航局要重组三大航的消息了。华翼航空的西南分公司已经挂牌了,如果我们要被兼并,那被华翼航空西南分公司兼并是最有可能的。我有朋友在华翼那边,据他所言,华翼已经在推进相关兼并方案了且还有民航局的政策支持,说实话,压力很大。”
张雪岩叹了一口气:“现在的局势就是这样。加入WTO之后机会多了,挑战自然也会多起来。我听说民航局未来会逐渐放开国外资本进入民航业,在国内民航受到国外资本冲击之前,民航局希望整合国内民航资源也是情理之中。”
“我明白,在民航局眼里,我们天鹭航空这种小公司根本就抵御不了国外资本的冲击,还不如并入三大航。可在我的眼里,三大航跟国外资本有什么区别?只要天鹭航空并入三大航,他们有的是资源和手段把我架空,我还不如趁早把公司卖了得了。”
其实也不仅仅是民航业,加入WTO后各行各业都受到了不小的冲击。
这是一个机会与挑战并存的时代,只要能挺过去,那便是海阔天空,挺不过去,只能被时代的大潮所淹没。
从民航局的角度来看,整合国内的民航资源是相当明智的选择,只有抱成一团才能抵御国外资本的冲击,而三大航就是抱团的主力,那些个小公司与其默默地破产,还不如用来增强三大航的实力。
至于那些小公司的想法,并不在民航局的考虑范畴之内。
当然了,李明光也可以死扛。但是,民航局有的是办法让李明光认清现实。
时代的一粒沙落到一个人身上就是一座大山,这句话在李明光身上完美印证了。
说真的,即便刚才李显一番豪言壮语,但李明光对于天鹭航空的未来依旧悲观。
五年之前,国内试点了民营资本进入民航业的政策,天鹭航空就是在这一政策下建立的第一批航空公司。可现在除了天鹭航空还在撑着,其余三家不是已经破产就是被大公司收购了。
筚路蓝缕,终归见不到曙光。
李明光还在长吁短叹之际,李显换了衣服回来了。
人齐了,便是继续往机场开去。
甫一启程,李显便进入了工作状态。
虽然波音技术部门给出的建议跟他的想法是一致的,但是李显却不是完全信任波音,反而更倾向于张雪岩之前的说法,即火警探测器的电缆导线不太可能出现问题。
此前,在这个故障上已经走了太多弯路了,花了不少冤枉钱,这次必须要彻底地解决问题。
大约四十分钟后,车子开到了沣泽机场附近。
维修工程部的人已经等着了,连过安检的证件都准备好了。
天鹭航空的机库在机场内,进去必须要过安检。只不过平常这个点是没有航班的,为了让李显他们进场内,机场安检还临时加了个班,也亏得天鹭航空平时跟机场方面关系不错,不然能不能进场还是未知数。
沣泽市只是省内的一个地级市,沣泽机场机场自然也很小,单跑道运行,跑道长度只有2600米,候机楼跟火车站的候车厅似的,又小又破。另外,机场保障能力也非常弱,只能同时保障两个航班,再多就不行了。
要命的是,沣泽机场还是个军民合用机场。一旦有军事活动,航班必须要让路。
种种因素叠加下,天鹭航空还能苟延残喘已经算李明光治理有方了。
没办法,天鹭航空规模太小,根本挤不进去省会的剑川机场,只能窝在这个犄角旮旯里。
一众人穿着反光背心从内场车下来,李显看向依旧灯火通明的机库,里面还有两个机务在忙活,故障飞机的左侧发动机包皮已经打开了,看上去已经在打算更换电缆了。
张雪岩过去跟机务交流了一下,了解了现在进度,很快便返回过来。
“现在库房没有航材,估计要从外面调,最快明天下午才能到。你怎么说,要进去看看吗?”
言下之意,张雪岩也接受了波音的建议打算更换电缆。
没办法,在这个时间段,波音就是权威。
李显沉默了片刻,冒出一句:“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这台发动机三个月之前才D检过吧?”
D检是发动机最高级别的检修,每次都要消耗大量资金,基本相当于把发动机翻新一遍了。
“嗯?”张雪岩愣了一下:“是的,有什么问题吗?”
“火警探测电缆在D检时换过吗?”
“好像换过,但是我不完全确定,回头要查一下。”
李显深吸一口气:“才用了三个月的电缆不太可能坏了。说实话,我不太认同波音的建议。”
“那怎么办,现在只能相信波音,我们又找不到问题所在。”
“公司没多少资金了,不能这么一直试错下去,成本太高了。”
李显抚着额头,突然道:“塔台还有人值班吧,你跟塔台的人说一下,我们要将飞机拖到9号位冷转发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