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章 中国时尚产业中的浙江产业
第一节 中国时尚产业简述
时尚产业是一个装饰人们周围环境、满足人们时尚消费、改善人们生活品质的产业,是一种注重创新、强市场支配力、高附加值、引领消费潮流的新兴工业形式。时尚产业是将高技术、高附加值的现代服务业与多种传统工业的资源要素加以整合并进行提升,从而形成较为特殊的产业空间集聚的产业。时尚产业的产品以提供中高端消费品和服务为代表,反映了大众的审美情趣和消费习惯。时尚产业的特点有相关性、边缘性、包容性、多样性、领导力、先进性、多功能性和创新性。
在西方国家,时尚产业的内容范围早已由当时流行的服饰或发型设计扩大至建筑材料、室内装饰、彩妆、美容、食品、舞蹈、运动、新闻、礼仪、技术等领域。《中国时尚产业蓝皮书》认为,“时尚”泛指一项范围广泛的商业活动,一般包含:生产时尚商品、销售时尚商品与时尚服务。所生产、销售的时尚商品有时装和休闲装、鞋帽、毛皮和皮革制品、杂项配件、手表、珠宝、香水、头发和皮肤护理产品、美食产品以及生活电子产品等;所销售的时尚服务业包含美容美发、健康旅游、流行音乐、电影和摄影、动画和漫画,以及时装图书和期刊、餐厅和酒吧。作为世界上重要的新兴经济体之一,中国巨大的购买力显而易见。贝恩报告称:到2025年,全球奢侈品一半的消费额将由中国市场贡献,中国将成为全球消费奢侈品最多的国家,并且其三分之二的消费者都在40岁以下。意大利奢侈品牌盟可睐(Moncler)的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雷莫鲁菲尼(Remoruffini)曾提到:“在疫情之后,无论什么远见和策略都要依赖于两个主要的支柱,即年轻的消费者和中国的市场。”城市发展的经验表明,当城市步入后工业化的时候,就会高度依赖知识、创新和网络。以创新文化和个性化消费为主要特点的时尚行业,必将在中国城市的经济发展与品牌建设中起到关键作用。
虽然中美两国贸易摩擦加剧和世界经济发展放缓,但是在国内强劲需求和流行趋势的推动下,中国时尚产业整体上仍处于稳步发展的状态,其产业链、价值链、生态系统也在不断向前发展。以品牌消费为主导的时装消费行业开始兴盛;以时尚消费为主的新消费理念获得成功;以时尚之都为定位的时尚城市载体蓬勃发展。科技创新加强了时尚产业发展的韧性,使时尚行业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新力量。时尚产业是在人们的精神追求和物质消费的现代化中诞生的新兴产业,因此其发展将是中国在未来几年内加快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重塑民营经济新形态的核心内容,也将是中国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主动积极应对全球价值链重构、融入世界高级价值制造网络的重要手段。
一、时尚产业已成为引领世界经济发展的新力量
时尚在国际大都市的社会生活和经济活动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不仅能大大提高一个城市在全球经济、文化和贸易中的地位,而且能有效促进一个城市的经济发展向服务经济过渡。250年来,巴黎一直主宰着世界潮流,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文化和艺术人才。许多巴黎的时尚品牌,如香奈儿、迪奥和路易威登在世界范围内都享有极高的声誉。米兰对意大利的经济起着推动作用,它的产出占据了意大利的一半。米兰作为意大利的经济中心、商贸中心和全球时尚之都,每年都会吸引数以千计的游客来访。英国时装协会官网称,时尚产业对英国的经济增长起着重要作用,是英国经济的支柱之一。伦敦被称为世界金融之都,但其时尚业在英国创造了89万个工作岗位,几乎与金融业一样多。纽约不仅仅是全美的时尚之都,同时也在全世界时装行业中拥有三重核心地位:设计和时装公司的中心,时装媒体、营销和零售商的中心,以及批发和品牌公司的中心;纽约的文化工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5%。作为五大全球金融中心之一、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和《财富》500强公司总部数量最多的地区,东京正经历着街头时尚的繁荣,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因此,从当前发展和未来趋势来看,时尚产业已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
我国以纺织服装为代表的时尚产业历史悠久,市场规模庞大,长期以来是我国制造业的典型代表。2020年我国时尚产业市场规模超过美国、英国、日本、德国的总和,尤其在疫情期间,依托于强大的制造体系、完整的供应链及电子商务平台,我国时尚产业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驱力。从产业角度看,我国时尚产业已经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并且已在上海、北京、浙江、深圳、广州等多地形成时尚产业集群,整体正在向价值链高端攀升。产品设计能力、品牌竞争力与国际时尚之都的差距进一步缩小,甚至市场消费能力、供应链能力具备国际领先优势。因此,从当前发展和未来趋势来看,时尚行业已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
二、中国时尚产业发展迅猛
下面以化妆品和服装行业为例来展示国内时尚产业的迅猛发展。从改革开放至今,我国化妆品市场的总销量不断上升,平均以每年23.8%的速度增长。全球化妆品行业发展迅速,2020年,市场规模突破5000亿美元。2021年,中国的化妆品零售额超过400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0%。2022年,所有世界排名前50的化妆品企业的总价值超过1300亿元。其中,国产品牌百雀羚和自然堂名列前茅。中国市场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化妆品市场。在服装行业,我国同时是世界上最大的服饰生产消费市场和世界上最大的纺织企业、服饰制造与出口商。按照世界贸易组织的统计,2018年全球纺织品产出超过3100亿元,其中我国总产出为1185亿元,约占38%。中国的服装出口总额超过1000亿美元,占世界出口总额的32%。同其他以时尚产业为优势的国家和地区比较,我国的纺织品和服装制造行业具有较大的优越性,甚至某些类别处于继续加强的态势。根据相关机构的说法,纺织业是中国26个制造业中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五个产业之一。受益于国内外需求回暖、国外订单回流等积极因素,中国服装行业生产增速逐步企稳,产量基本恢复到疫情发生前的水平。2021年,中国服装行业规模以上企业产量达到两百多亿件,同比增长5.22%。在出口方面,针织品产量保持10.86%的快速增长;梭织品产量全年增长4.85%。在内销方面,受消费促进政策和节日消费的影响,中国服装市场销售情况明显好转。其中,互联网消费对国内需求的拉动效应尤为显著。
我国不仅是当今世界上主要的服装生产商和服装消费国,而且是全球主要的出口国,更是全球主要的成衣消费市场。2021年以来,中国的服装出口企业克服了物流不畅、运输成本上升和原材料价格上涨等一系列挑战,并表现出强大的发展韧性。中国服装出口高速增长,达到2016年以来的新高。根据中国海关数据,2021年中国服装及服装辅料出口额达到1702.63亿美元,比2020年增加328.81亿美元,两年平均增长7.7%,远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其中,针织服装及服装辅料出口额大幅增长至864.72亿美元,同比增长38.96%,增速量、增长速度和增长贡献率均居世界前列;梭织服装及服装辅料出口额稳健增长至701.15亿美元,同比增长12.59%,保持了较高的增长势头。2021年,中国服装企业上述营业收入达到1482.336亿元,同比增加1126.1亿元,同比增长8.22%。2021年,中国服装行业上市企业营业利润总额达到767.82亿元,同比增长19.89%,营业利润率为5.18%。虽然面临经济下行的较大压力,但我国纺织品服装等外贸产业仍积极发挥其产业链供应链优势,营收呈稳步增长的态势。
在过去的几年里,“新零售”使90后、00后成为新消费的主要驱动力。在前卫思想的影响下,他们改变了原先对服装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产生了新的市场需求。这一现象表明,中国时尚产业正在取得新的成功。中国服装产业发展至今,主要业务仍是为其他服装企业代工,而国内原始设备生产商(OEM)、自有设计制造商(ODM)、自有产品生产商(OBM)的比重一般为7∶2∶1,其重点在于发展ODM和OBM。近年来,具有一定规模的中国本土服饰品牌开始出现,有些是本地公司所购买的海外知名品牌,有些是为了帮助当地的老品牌进一步提高知名度的本土快时装品牌,一般都是用比较多元化的经营形式、比较多样化的销售方式面对客户。与此同时,一些中国本土的设计师品牌正在取得比较大的市场份额,从而诞生了一些新兴的中国本土买手店和电商模式。
三、中国时尚产业链趋于完整和稳定
中国时尚产业具有高度的抵抗力和稳定性。本土时尚品牌改变了以往轻资产的经营模式,将整个生产从外包转向支持自建工厂辅助生产,通过在自建工厂制订补货计划和建立物流系统,实现了柔性生产,提高了库存周转率。自建工厂的生产模式可以根据库存销售数据的反馈灵活补充订单,从而有效提高市场反应能力,有利于抵御市场波动,提升企业竞争力。例如,李宁公司设立的全国性区域物流中心可以直接将产品配送到一千多家直营店,大大缩短了成品服装在仓库存放的时间,在不同程度上提高了仓库配送效率和库存周转率。
第三方平台参与时尚供应链,促进了行业供应链的现代化和转型发展,提高了时尚行业的快速反应能力。时尚品牌往往依靠淘宝模板的销售数据和消费者的反馈情况来决定是否需要升级自身的生产方式。品牌和生产企业凭借对市场非常迅速的反应,实现了从“生产决定销售”到“销售决定生产”的转变。而供应链的转型发展,也解决了中小服装品牌订单少的痛点。在传统时尚行业,制造工厂通过巨大的规模摊低生产成本,而第三方平台的介入使中小服装品牌降低了采购成本和服务成本,实现了小而快的订单生产。与此同时,电商渠道的发展则对品牌的物流仓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控制物流成本和提高运营效率,很多国产品牌开始将其物流模式从“中央仓库+区域仓库+分仓库”改为“中央仓库直接配送”。由于采用了中央仓库直接配送模式,物流效率得到了显著提高,交货时间从35天缩短到2天。强大的物流配送能力是供应链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可以有效提高服装库存周转率,大大减轻服装企业的资金压力。
第三方物流公司活跃在时尚领域,为服装行业提供了多渠道的库存管理和分销解决方案。时尚品牌需要管理大量的SKU(最小存货单位,即产品种类),考虑到时尚消费者快速变化的需求,通过第三方物流企业可以实现高度灵活的操作,缩短交货时间、减少预付成本、降低库存水平。此外,第三方物流系统的逆向物流优势可以满足品牌的售后需求,其售后处理能力也可以帮助服装品牌有效缩短交货时间并减少物流成本。
四、中国时尚行业迎来复苏
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下,大批服装生产、加工业都无法正常运作,传统线下购物受到限制,诸多不利因素使得中国服装行业面临着巨大的库存积压问题。2021年初,随着疫情形势好转、消费市场恢复以及换季购衣需求释放,中国时尚行业开始复苏。由于2020年的年增长基数较低,加上国产服装品牌蓬勃发展,2021年第一季度时尚产业销量增长强劲。而国外时尚品牌则在中国市场出现了低迷,甚至由于管理不善或品牌声誉受到公共事件损害而退出中国市场。同时,国产服装品牌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在国货热潮下,销售收入大幅增长。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服装及鞋类销售总额为1384.2亿元,同比增长12.7%。资料显示,随着国产服装品牌的快速发展,国人对国产品牌的认识也在逐步提升,消费者对国产品牌的关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2021年国产品牌获得消费者的关注度为海外品牌的三倍。安踏、李宁、鸿星尔克等一大批优秀的国产品牌销售额节节攀升。国内服装上市公司总营业收入达2754.31亿元,发展水平高,增长态势好。其中9家品牌营收超过百亿,且均处于高增长态势,本土品牌的发展迎来了巨大的增长空间。综上,中国服装产业的发展趋势稳中向好。
时尚产业的发展往往与城市的发展联系紧密,它反映了城市空间集聚的特点,与城市各行业之间是相互依存的关系。英国伦敦、法国巴黎、美国纽约等世界主要纺织大国的重要生产基地,通过对研发、设计、标准和营销等高门槛环节的控制,逐渐奠定了全球时尚中心的地位。历经了十几年的蓬勃发展,中国境内的时尚设计行业逐渐在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