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孩子学习的内驱力到底有多重要
孩子的内驱力源于热爱,可以通俗地理解为孩子内心主动想要的需求。而父母监督孩子学习、催吼责骂的行为会直接毁掉孩子的内驱力。
唤醒内驱力,孩子才会主动想要学
真正懂教育的家长,只会维护甚至捍卫孩子的内驱力,但90%的家长更习惯运用外驱力逼迫孩子服从。
小明的妈妈认为弹钢琴的孩子很优秀,就给小明买了钢琴,请了老师,花费了大量精力和金钱在挑选钢琴和聘请优秀教师上。小明开始尝试学习弹钢琴,但觉得很辛苦、很难,学不会,便不想学了,妈妈觉得:“我为了你变得更优秀而费心费力,你遇到一点点困难就怕苦怕累,对得起我付出的心血吗?!”于是催吼、责怪小明不用心、不努力,使得小明越来越讨厌弹琴。
小丽的妈妈带小丽去参观“小小钢琴家”主题演出。小丽看到台上的小钢琴家指尖在黑白琴键上飞扬,演奏出动人的旋律,台下观众的赞叹和响起的掌声让小丽由衷地羡慕,她也想成为这样优秀的小钢琴家。学习弹琴的过程无疑很辛苦,但种在心里的种子已经生根发芽,小丽愿意为此努力坚持。
这就是外驱力和内驱力的差别,前者是压迫,后者是自发。聪明的家长会先带孩子推开一扇门,让孩子自己欣赏门外的风景。
孩子喜欢的可能是苦思冥想后终得出答案的成就感,或父母在旁一个肯定的眼神,但绝对不会喜欢父母的责怪和埋怨。
父母越是想掌控,就越容易失控
当你与孩子都埋头于他的学习这件事情时,你想掌控得越多,孩子掌控得就会越少,而掌控力意味着自主权,孩子的自主权无形中被剥夺,本该是他的学习,在他的意识里却变成了为你学习、被逼迫写作业。
再好玩的游戏,失去了自主探索的乐趣、通关的成就感、即时的奖励,也会变成枯燥的负担,更何况学习。如果非要横插一脚,动辄打骂,无异于亲手毁掉孩子学习的内驱力。
孩子的学习内驱力到底是什么?是孩子自主学习的原动力。孩子拥有内驱力,才能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激发学习兴趣,更加热爱学习,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并在学习的过程中找到自我价值和乐趣。
激发孩子学习的内驱力,形成良性循环,是培养孩子自律性、责任心、自信心和独立性的基础,也是培养孩子独立、自主、高效地完成作业的好习惯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