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辅心太狠,重生她挺孕肚另嫁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44章 倒霉的谢季晨

薛宴殊闻言冷哼一声:“确实是急事,来算账的,我还纳闷这小子今天怎么这么麻利,原来是想趁机逃跑。我若是再晚来一步,恐怕这小子又要溜之大吉了。更可恶的是,他竟然已经有一个月没去书院了,整天就知道瞎晃悠。今日若不是遇到国子监的蔡酒同二舅舅说起这事,我还真以为这个臭小子真的在用功读书,不再顽皮了呢。”

苏如雪闻言,脸色一沉,恶狠狠地瞪了谢季晨一眼:“不是说只是逃学几天吗?怎么变成一个月了?看来你真的是死性不改,欠收拾!这次看我怎么收拾你!”她的语气中带着几分严厉与失望,显然对谢季晨的行为感到十分不满。

薛宴殊哼笑一声,他锐利的目光牢牢锁定在谢季晨身上。

此刻的谢季晨,眼神空洞,仿佛失去了灵魂的躯壳,嘴角微微下垂,喃喃自语,那模样宛如一只受罚后耷拉着耳朵的小狗,既显得楚楚可怜,又带有一丝不屈的倔强。

“自即刻起,你必须刻苦攻读!”薛宴殊即如重锤般,一个一个字般落在谢季晨的身上。“远离那些所谓的酒肉朋友,若再敢荒废学业,在国子监虚度光阴,要你好看!”说到最后,他的语气已变得冰冷而严厉,没有丝毫玩笑的成分。

薛宴殊平日里虽也玩世不恭,但一提及学业,他便判若两人,一脸肃穆,不容置疑。

谢季晨心中一阵颤抖,脑海中不由自主地浮现出被严厉惩罚的恐怖画面,不禁打了个寒战,那场景令他心生畏惧。

“哼,谁说我的身边尽是些酒肉朋友?”谢季晨急于撇清关系,声音中带着一丝傲娇与无奈。“你们不能一概而论,以偏概全。”

然而,他的话音刚落,就迎来了宴席嘉的打趣。

“哦?难得啊,你这出了名的纨绔子弟竟还有人愿意接纳。不过话说回来,你不给别人添乱就已经很不错了。”宴席嘉的话语中夹杂着几分调侃,显然对谢季晨持保留态度。

“你们可别小瞧了我!”谢季晨挺直腰杆,语气中带着一股不屈的倔强。“凭什么说我会影响别人?搞得我好像是个不良学生似的。”

宴席嘉见状,也不想再与他多费唇舌,径直说道:“你不是不良学生?既然如此,那就先从不逃课做起!”说完,他又补充道:“明日我亲自押送你回书院,看你还敢不敢懈怠!”他的语气斩钉截铁,不容谢季晨有丝毫的抗辩。

谢季晨苦着脸,只能无奈地应道:“知道了。”虽然他心中一万个不乐意,但也只能乖乖顺从。

“这样才对嘛。”宴席嘉满意地点了点头,“前边还有事等着处理,我先走一步。”说罢,他又转向薛宴殊:“你跟我一起来。”两人随即转身匆匆离去。

望着薛宴殊和宴席嘉渐行渐远的背影,谢季晨这才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卸下了一块沉重的心理负担。

苏如雪凝视着陷入沉思的谢季晨,脑海中浮现出他之前提及的薛窈窈在安康院的情景,于是轻声提议道:“我打算现在去安康院,你跟要不要跟我一起去?”

谢季晨听后,脑海中闪过自己刚才的狼狈模样,只能苦着脸回应:“你不是说过安康院满是女眷,我随行恐有不妥吧?”苏如雪闻言,突然敲了一下谢季晨的头,笑道:“你这家伙,还沉浸在温柔乡中不愿醒呢!我可不放心你,免得你又和那些酒肉朋友厮混在一起!”言罢,她未等谢季晨答复,便拉着谢季晨迈开步伐,朝安康院的方向大步走去。

*

永宁缓缓走出紫宸殿的辉煌,穿越几条宫道,最终在长乐宫殿的巍峨前驻足。

康嬷嬷早已在此翘首以盼,脸上绽放着如春风般温暖的笑容:“公主殿下,您可算是来了,老奴这颗心都快望穿了。”言罢,她连忙整理了衣角的细微褶皱,几乎是雀跃着小步跑去向太后禀报,背影中洋溢着按捺不住的欢欣。

待康嬷嬷进来时,太后正斜倚在柔软的引枕之上,双眸紧闭,似在养神,眉宇间却隐约透露出一丝愁绪。康嬷嬷轻声禀告:“启禀太后娘娘,永宁公主已至。”

太后缓缓启眸,殿内顿时陷入一片静谧,连空气都似乎凝固,压抑得让人窒息。

良久,一名身着华丽宫装的侍女悄然走出殿门,步至永宁身旁,轻声道:“殿下,太后娘娘今日身体微恙,想请您改日再来觐见,望殿下勿要见怪。”

永宁闻言,唇边勾起一抹温婉的笑意:“无妨,本宫知晓了,改日再来请安便是。”言毕,她轻轻抬手,示意侍女退下,侍女恭敬行礼:“殿下慢走。”

然而,未及永宁走出几步,康嬷嬷便急匆匆地赶来,满脸焦灼地呼唤:“公主殿下,请留步。”她快步赶至永宁身旁,压低声音急切地道:“太后娘娘不过是碍于颜面,心中其实正盼着您呢。您还是回去吧,别让太后娘娘等得太久,唯有您能让她老人家展露笑颜。”

永宁闻言,心中顿时豁然开朗,唇角的笑意愈发温柔。

永宁缓缓走进长乐宫里,堂内烛光闪烁,映照着那些既奢华又蕴含雅致的摆设。她的视线掠过这些往昔熟悉的景致,内心情感翻涌,最终聚焦于太后的面容之上。

永宁微微弯下身子,声音中带着歉意:“永宁拜见皇祖母,愿皇祖母康健长寿,福泽绵长。”

太后嘴角勾勒出和煦的微笑,那笑容温暖如春阳,她轻轻抬手,看着永宁,声音温和如春风:“孩子,起身吧,到哀家身旁来。”

永宁起身,缓缓向前,太后紧紧握住她的手,细细打量,仿佛在弥补那些错过的岁月:“十年光阴匆匆,你愈发像你母亲了。江南之地温婉滋养,这些年,你可曾适应那里的生活?

永宁闻此,眼眶稍许泛红,待她缓缓平复内心的波澜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