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从少林寺武指开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9章 防护为要

“唐小姐有绘画基础吗?”

唐雯一趟趟上前撩扯,陆扬不是不解风情,而是在国内不敢晓情解意。

在八零年撩骚,就是属猫,也不定能安安稳稳的走到九十年代。

“在工笔写意上有点心得,陆先生有什么需求吗?”

“蹀躞带知道吗?”

“腰带吗?”

“对!蹀躞带跟皮甲上都需要金属纹样装饰,你要将圆形云雷纹、唐草纹、祥云纹、忍冬纹仔细画出来,让崔厂长制作模具,反派锦衣就用瑞锦纹、宝花纹……”

为防唐雯无休无止的撩扯,陆扬索性认认真真给她派了活。

认真干活的老丫头倒是合心称意,只是车间只有两人在,这老丫头却跳脱的厉害。

“陆先生,僧袍、道袍要配什么样的靴子?港城剧组多用薄底快靴……”

“薄底快靴的防护功能太少,崔厂长不是说厂里还有一批马靴吗?可以按照薄底快靴的样式,结合拳击靴的构造,设计一批防护作用好一些的道具鞋。”

陆扬本不想理会唐雯的纠缠,可涉及到了安全,他也不得不正色以对。

“陆指导只要有设计图,咱们厂就可以做!”

回答陆扬的不是唐雯,而是推门而入的崔常有。

瞥了耳聪目明但作风不正的老崔一眼,陆扬也没客气。

“崔厂长来了正好,除了带防护性的道具鞋之外,我还想问问厂里有没有护膝、护腿?”

“陆指导,有护腿板,没有弹性护膝,但咱们厂可以做呀……”

“那就麻烦崔厂长,先给做几副看看?”

趴了许久墙根没听到两人奸情的崔常有,进屋搭话也是无奈。

只因上班时间到了,他再不进来,就该给工人们堵在墙根了。

陆扬不客气的原因,崔常有心里门清。

这小年轻人不大,城府却挺深,而且还不吃亏。

这不是昨晚说让剧组出费用的时候了,做几副、做几个这样的营生,肯定不会算费用。

“崔厂长,拳击鞋也算是个不错的产品,我给你出设计图,厂里先试试?”

耳聪目明的崔常有,让陆扬体会到了什么是八十年代人人资深运动员。

这老货看着憨厚,但做事儿真的不咋地道。

得亏现在不是洪流那时节,不然今天就要给这老货拿捏了。

瞪了唐雯一眼以示警告,见这老丫头还给了一个娇娇怯怯的回复。

陆扬只能无奈的给崔常有画起了拳击鞋的图纸。

因为剧组对道具的需求,陆扬纸上的拳击鞋图纸,完全就是薄底快靴的模样。

鞋带被他隐藏在了皮革与布衬的夹层里,鞋带是昨天崔常有找来的宽伞绳,鞋底也加了千层百衲的缓冲层。

鞋帮位置是防护重点,加了厚皮料防止扭伤,鞋尖位置也加了皮垫层保护脚趾。

除了正常的设计图之外,陆扬还单独为自己设计了几双前后都夹了铜板的薄底快靴。

当然,头一批试生产的薄底快靴样拳击鞋,都是按照陆扬自己的鞋号来的。

除了带防护的薄底快靴,陆扬还设计了加了牵引带作为垫层的宽皮带铠甲捍腰。

陆扬吃过腰、膝、踝三大关节的血亏,这一次自然会严加保护自己的这些易损伤部位。

“陆指导,这种皮带加宽一下,是不是能作为举重运动员的护腰?这护腰听说也挺贵!”

“崔厂长,做产品,质量太好,多半都做不好,护腰本就需求小,加了牵引带垫层几乎就不会有损耗,远不如这双拳击鞋来的有市场……”

见崔常有钻到了钱眼里,怕他再次因为多而杂,让修械所走向举步维艰,陆扬也给了他提醒。

有些事儿能帮,陆扬也不会冷眼旁观,但老崔心里的执念太深,反而容易坏事儿。

“陆指导说的太深,我没听明白……”

“我的意思是崔厂长不妨把眼光放的长远一些,拳击鞋就一定要在拳击场上穿吗?武术运动员可以穿,摔跤运动员也可以穿!”

“室内室外又有不同,室内底胶要薄,才有更好的抓地力,底胶薄了,鞋底磨损的速度就快,因此皮料也就不用太厚,防护到位就够了,过犹不及!”

点了一早就鬼鬼祟祟窥视的崔常有一句,陆扬试完武僧棍尴尬的离开,倒不是因为唐雯的春意盎然。

而是因为他看到了躲在远处窥探的崔常有。

只是没曾想这老货得寸进尺,在两人车间独处的时候,还听了墙根儿。

“崔厂长,这个主意需要你们厂给剧组先做两百双样品,鞋号唐小姐会给你的,鞋要分冬夏两季,一季一百双,夏天的鞋透气性要好,冬天的鞋保暖性不能差。”

想到崔常有的鬼鬼祟祟,陆扬提醒之余,也敲打了他一下。

有些人试探之后,不给点教训,就会得寸进尺。

协助剧组,修械所这边接的是命令。

老崔这货试探之后,反而成了他陆扬协助修械所走出困境。

“陆指导,对不住了,我也是心急了,您见谅哈……”

私下的小动作,试探出了陆扬的底线。

趁着工人还没走进车间,崔常有卷着图纸就要走。

“崔厂长,太空杯的价格别定的太低,到了老美、岛上,一个杯子怎么不得五美元起?在咱们家里,也得十块一个……”

打一巴掌给个甜枣,也是屡试不爽的手段。

有陆扬的太空杯五美元一个,老崔就乐呵呵的离开了车间。

“唐小姐,这是国内,说话做事注意影响,今天除了要编织铠甲外,你还要把皮甲跟刺杀护具结合一下。”

老崔乐呵呵的走了,陆扬也严肃的提醒了唐雯,这毕竟是八零年的国内,不确定因素太多。

别狐狸没打着,少林寺的武指没聘成,却出现在靶场上,那可就冤枉喽……

“陆先生,为什么这么注重安全跟防护?”

陆扬提醒之后,唐雯也恢复了正常的语气态度,不再是嗲声嗲气的便宜模样。

正经谈及工作,陆扬也没敷衍唐雯,而是正色答道:

“少林寺这部剧,张导的主旨就是武术运动员之间硬桥硬马的实打,这跟港城影视演员的慢实打不同,运动员们是快实打,这么打很容易失手。”

“运动员们平时的运动量过大,因此骨质,耐受力一般,很容易受重伤,不管是什么艺术、什么主旨,都要把人放在第一位。”

“所以我认为,能否实现张导的想法不重要,重要的是实现想法的同时,保护运动员们的安全,没了安全防护,艺术、宗旨、想法、灵魂都是空中楼阁。”

少林寺的实打过程中,运动员们受了多少伤,虽说报道不多。

但差点成为武指的陆扬却清楚里面的艰辛。

别说运动员之间的实打了,仅是长时间、高强度的训练,就让剧组的运动员们,一直处于伤痛之中。

听完陆扬言语中对运动员的关怀,唐雯的眼神儿温柔了,但也更加坚定了。

接下来一上午的时间,陆扬继续敲敲打打,崔常有也派了十几个女工,跟着唐雯编织铠甲。

一套明光铠,即便经过精简,甲片的数量也在千枚上下。

第一次编织,唐雯跟女工们都没什么经验,只能是陆扬一边干活,一边帮她们解决编织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因为出现的问题太多,陆扬让唐雯做的皮甲与护具结合,也没能做成。

这时候崔常有的高效执行力,反而成了最好的对比。

陆扬估计,这活儿如果交给老崔带人去干,一天时间,差不多就能捋顺好工艺。

原因很简单,中午吃饭的时候,老崔就把陆扬设计的鞋样拿到了车间。

陆扬试过之后,样鞋不仅满足了设计要求,在耐用性跟外观方面,还超出了不少。

因为是免费提供样鞋,所以崔常有也没用什么好材料。

磨损的马靴直接打磨砂光,让光面皮成为翻毛皮,这一点就超出了设计,满足了剧组的需求。

嵌入包覆式鞋底,因为不露边,老崔直接用轮胎线里子,满足了耐磨性的要求。

鞋底的垫层也是用碎布头直接轧出来的。

因为没有挂浆这道程序,所以软硬适中。

这完全符合并超越了陆扬设计中对减震的需求,而且增加了吸汗的功能。

内藏的宽伞绳鞋带,崔常有也给做了改进,里面加了丝绸的绳套,同时加宽了靴筒里鞋带的宽度。

这样一来,及膝的薄底快靴,鞋带一系,靴筒就是一副绑腿,而且皮层与布衬之间,还留了插护腿板的位置。

可即便老崔将执行力跟理解力发挥到了极致,陆扬依旧没有将编织明光铠的任务交给他。

这老货太贪,陆扬近期还没有技术外流的想法。

交付了样鞋,中午吃饭的时候,崔常有看到唐雯在画大幅的饕餮纹样。

大致问了几句,就又给陆扬设计出了热压皮甲的法子跟工具。

说工具不是设备,就是崔常有的法子很土。

用钢板折出椭圆桶,上下封底留出加水孔。

再按照椭圆桶的尺寸,用钢板折出两幅外夹板。

中间一层气割出简化的饕餮纹样。

将切下的钢板焊在圆桶上。

最后两幅夹板焊在一起,气割出的孔洞就是热压间隙。

将缝合好的皮甲浸湿放进夹层。

桶内循环加热水,夹板以丝杆固定,一天时间就能完成一副皮甲的纹样热压。

这可比陆扬想的制作模具上热压机的成本低了太多。

提高加工效率,在老崔口中也很简单,多焊几个热压工具也就够了。

按崔常有的说法,厂里一组焊工,一天能焊几十个。

崔常有给解决了皮甲纹样,唐雯这边的模具纹样也画了出来。

按照崔常有的说法,修械所的工艺水平虽说不高,但只要有图纸,他们就能做出来,而且轧机也是现成的。

崔常有的执行力,可以大幅缩短陆扬在修械所的时间。

除了明光铠的编织、组装,没让崔常有参与。

下午的时候,陆扬也基本确定了刀剑镶装配件的尺寸跟模具纹样。

道具制作进展顺利,夜里陆扬继续加班,这次他没有敲打他的手工组件,而是把枪槊陌刀的图纸又画了一遍。

除了枪槊陌刀,于成惠老师要用的双手斩马剑、唐刀样式的陌刀,他也画了出来。

作为旗杆装饰用的纠字戟、马上背挂长兵器用的得胜勾、雁翅环。

还有绑在靴子上的皮筒,陆扬也一遭画了出来。

八二版少林寺中,骑兵端枪赶路的那一幕,也算是一大缺憾。

道具、武指处理的过于潦草,没有彰显出甲骑盖压战场的威势,反而弄的像团伙约架,也是武指的一大硬伤。

图样画完当夜交给崔常有,第二天晨练,陆扬也把唐雯、丁兰两个支到了一边。

人多嘴杂,谁知道让人看到,或是有人使坏,会传出什么流言蜚语。

现在的陆扬,还不算是剧组的正式成员,他也怕九十九拜都拜完了,就差最后一拜的时候,他却倒在了流言蜚语上。

防护为要,陆扬不仅是对运动员们说的,还是对他自己说的。

接下来几天,陆扬刻意跟唐雯保持了距离。

说话做事儿的时候,尽可能保证对他有了好感的组织股长张大柱在一旁背书。

张大柱对他好感的由来,除了陆扬打压过崔常有之外,还有就是两人之间有个约定。

司机回了驻地,宿舍里就剩了他们两个。

想到来的那夜,张大柱对转业的迷惘,陆扬也就给他牵了线。

以出主意为筹码,让崔常有在修械所的新产品获利后,给张大柱一个进入修械所的机会,就是两人之间的约定。

这个机会对陆扬来说基本就是十拿九稳,虽说张大柱还有所保留,但言语之间却亲切了许多。

没有崔常有的超常执行力辅助,唐雯带队的铠甲编织组,第一幅明光铠的部分配件,观感上有些差强人意。

但编织甲片,镶制皮边,就是个熟能生巧的过程。

第一副不咋样,拆了重新做。

第二副还不咋样,也一样拆了重做。

第三副、第四副的编织熟练度就上来了,组件成品的样子,基本就达到了陆扬的要求。

十副铠甲的组件完活的时候,陆扬手上的各种配件,也才仅仅做了三套。

本来只做一副铠甲当样品,结果却直接做了十副,这个责任不是陆扬的,而是起了贪心的崔常有造成的。

十副铠甲的主要组件做完,铝甲片也只用了五分之一不到,铜甲片、钢甲片三分之一不到。

十副铠甲中有明光铠四副,扎甲六副。

陆扬实际要做的配饰,只有四副明光铠。

见甲片剩了不少,陆扬又让唐雯带着技术成熟的编织组,额外编织了三十几副半甲、两裆甲,他这才完成了手头敲敲打打的活计。

明光铠头盔的焊接,陆扬最终无奈交给了崔常有,焊锡焊接不牢靠。

铝焊、铜焊,按照崔常有的说法,除了他们修械所。

附近几十公里范围,就没几个会的,即便有会的,少林寺剧组也不定能找的到。

有了陆扬的几套配件,崔常有带人依葫芦画瓢,就做了四十多个头盔。

最终成型的头盔,也超出了陆扬的预期,这就等于防来防去,还是让老崔学去了一部分核心技术。

经唐雯汇总剧组核算,少林寺剧组跟修械所这边也达成了合作。

并在崔常有报价的基础上,多给了一部分报酬,总数定在了三万港币。

这个价格对崔常有而言,也仅仅超出了成本价一点点,正常五万港币,修械所这边才算是获利。

只是有陆扬在,他也不好狮子大开口,只因这几天的时间,修械所已经备了一批弹壳杯、太空杯,准备进京开拓国外市场。

明光铠配件齐了,修械所这边还有一多半甲片没来的及用。

剧组的道具也不急在这一时。

等精磨的唐刀、陌刀、斩马剑、枪槊各有了十几件样品,陆扬就打算回驻地剧组。

道具有了也仅仅是开始,审察过关后,该怎么赚取投资,还需要好好筹措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