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70章 以退为进
位于城西的夏侯府邸,这几日成为了全城目光汇聚的中心。
高大的门楣上悬挂起素白的缟幡,在料峭的春风中无力地飘荡。
征南大将军、荆州牧府门大开,前来吊唁的车辆络绎不绝,几乎堵塞了整条街道。
公卿大臣、宗室勋贵、故旧僚属,一个个面色肃穆,步履沉重,踏入这座被悲伤笼罩的府邸。
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香烛气味,混杂着隐隐约约的啜泣声,接待的仆役皆是缟素,强忍着悲戚,引导着前来吊唁的宾客接收他们的礼物。
然而,作为孝子的夏侯玄,却并未出现在众人面前。
他没有出来迎接任何一位吊唁者,哪怕是地位尊崇的长辈或关系亲密的同僚。
仆役说,夏侯玄和夏侯徽兄妹都哭的昏厥过去,大家也都非常理解——这位年仅十八岁的孝子,骤然痛失慈父,难以承受这样的打击也是正常。
“唉,泰初真是至孝啊!”
“丧父之痛,何等摧心!切莫哭坏了身子才好。”
“是啊,过几日才是大将军的葬礼,到时候只怕……”
同情与惋惜的低语不断,人们纷纷嘱咐府上的管事,定要好好照顾夏侯玄,让他节哀顺变,府中的管事也不停地点头,看着灵堂的方向发呆。
可他们谁也不知道,此刻孝子夏侯玄正端坐在一间远离喧嚣灵堂的僻静内室之中。
室内光线昏暗,只点着两盏白烛,烛火摇曳,与外面的车水马龙、人声嘈杂相比,这里安静得可怕,仿佛此处才是灵堂所在。
夏侯玄身上穿着粗糙的麻布孝服,腰间系着草绳,头发也未经梳理,略显散乱。
他脸上确实带着泪痕未干的痕迹,眼眶也微微红肿,显出几分憔悴。
这副模样,很容易被人理解成因为丧父而哭。
但他知道自己并不是,起码今天一整天,他并没有为父亲掉一滴眼泪。
“可恶!”
“畜生!”
“混账!”
“卑鄙小人!”
夏侯玄一直喃喃地骂着,许久不停,端坐在他对面的人呷了一口杯中清茶,轻轻咂了咂嘴,同情又怜悯地看着他。
此人正是黄庸,从后门进来,夏侯玄谁也不见,却迫不及待将黄庸迎进来,吩咐任何人也不要打扰。
在黄庸面前,他没有太多丧父的悲恸,反而充满了毫不掩饰的、近乎狰狞的不甘与焦虑。
“德和先生……”夏侯玄的声音有些沙哑,“你要,给我想个主意啊!”
他的手指紧紧攥着,指节因为用力而微微发白,指甲几乎要嵌进掌心的嫩肉里。
“这些人着实可恶!家父才走,他们就迫不及待想要逼着我守孝,夺下我辛苦经营的位置!
可恶,可恶!我,我平日里怎么不知道这些人居然是这般模样!”
今天一天,夏侯玄已经接到了手下校事的不少奏报。
已经有很多人开始惦记上了夏侯玄的位置,黄门侍郎还是其次,都督校事的差遣才是大家觊觎的肥肉,因为夏侯玄这些日子做的太轻松,孙资、刘放预言中混乱不堪的场面并没有发生,这让满朝公卿的热情都被调动起来了。
黄门侍郎都督校事,这是天子腹心,还能帮外朝做事,那这种差遣不是抢破头?
之后夏侯玄守孝结束,再回来的时候就未必有这样的好事情了。
黄庸静静地看着夏侯玄,看着他脸上那毫不掩饰的不甘、愤怒、焦虑,以及深藏其后的、对权力的强烈眷恋。
他心中一片平静,甚至带着几分不易察觉的满意。
果然不出我所料。
这位贵公子已经尝过权力的滋味了,哪怕只有短短月余,就足够改变他的灵魂。
那现在,是该拉他一把了。
黄庸脸上露出了那标志性的、温和而充满安抚力量的微笑,这笑容他前世做掮客的时候演练了无数遍,每次都能恰到好处地给陷在困境中的人带来温暖。
这次也不例外。
“我理解你的心情。骤然遭逢巨变,心中难免愤懑不平。
换做是我,恐怕早已方寸大乱了,你能做到此处,已经极好,比我想象中的好太多了。”
黄庸的安慰让夏侯玄稍稍平静下来,见黄庸一脸温和,夏侯玄舒了口气,起身从旁边的木箱中摸索一番,将一件破破烂烂却浆洗干净的旧衣拿出来,摊开在黄庸面前。
那是黄庸第一次见夏侯玄时送给夏侯玄的礼物。
当时满是汗渍、血渍,臭不可闻。
作为两个人盟约的信物,夏侯玄这些日子格外珍重,甚至自己亲手浆洗一番,还算干净。
他扑在黄庸面前,告诉黄庸,他不曾忘记月余之前的承诺,也相信黄庸当时上门的时候就想好了该如何处理后面的事。
那日曹洪还是个险些死掉的庶人,哪怕夏侯玄都认为曹洪在曹丕活着的时候不可能起复,哪怕起复也不会有昔日的权柄。
可黄庸就是做到让曹洪起复,还让曹洪重新变得炽热。
更何况,当日黄庸来的时候,可说夏侯玄是大魏日后的希望,他肯定已经筹谋好了这一切。
“执掌校事,感觉如何?”黄庸温和地问。
“极好!”夏侯玄也不掩饰,斩钉截铁地道,“玄十八岁,这月余来是最欢喜之时。”
“那就好。”黄庸点了点头,“其实你现在完全不必焦虑,之前你并没有做出什么成绩,缩在家中养望,是看别人的脸色。
可你现在已经做了不少成绩,那就是时候以退为进了。”
“成绩……我有什么……”夏侯玄露出一丝苦笑。
这月余来,夏侯玄做的可谓是中规中矩,可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情他也没有做出来。
这要是以退为进?
他是有点心虚的。
黄庸倒是胸有成竹,循循善诱道:
“很多时候,想要得到什么,必先要学会放弃什么。
或者说,要表现出你不在乎,不想要。”
“表现出不在乎?”夏侯玄皱起了眉头,显然无法理解。
“不错。”黄庸点了点头,“你想想,你现在最大的劣势是什么?”
夏侯玄想了想,有些迟疑地说道:
“守孝?”
“对,也不全对。”黄庸循循善诱,“天下士子丧亲,都要守孝,若是之前泰初不曾出仕,那守孝跟其他人也没什么区别。
但现在你已经出来做事,执掌权柄甚重,还果断放弃一切去守孝,你说,这是什么?”
夏侯玄怦然心动,重重地点了点头。
怪不得当时父亲病情已经很重,黄庸还是上门找他,逼着他出仕,原来是为了这个!
没权力的时候守孝,大家最多夸你是个孝子,你还得使劲哭哭到昏厥甚至弄点行为艺术证明自己跟其他人不一样。
但现在没必要了,他只需要放弃手上的权柄,自然可以证明这一切。
我们不一样。
只是放弃这种事说起来简单,真的退,夏侯玄还是有点舍不得。
说起来,他对自己的父亲夏侯尚已经没什么感情,只有烦躁。
久病床前无孝子。
夏侯尚之前因为小妾之事被清流耻笑,缠绵病榻许久,便溺都在床上,夏侯玄好不容易有了荣耀,他又恰到好处的死了,让夏侯玄又要回家守孝,他心里极其不甘。
看这样子,怕是守孝回来新皇都要登基了。
我与平原王的关系不好,日后真的……
不,德和先生说有,那肯定就有!
这些日子,夏侯玄已经感觉到了黄庸手段高明,自己能“掌握”校事,还是因为黄庸的手笔,他肯定已经掌握好了什么,就在等这个时机给他一个“惊喜”。
想到这,他对黄庸又生出了不少依赖。
“那就……全拜托德和先生操劳了。”
说着,夏侯玄下拜行礼,姿态甚至恭敬。
黄庸微笑道:
“校事的事情我来安排,你临走前,肯定会有大礼送到你面前,保证日后陛下和太子都会念起‘泰初不出,苍生何辜’。”
他伸出手,扶起夏侯玄,笑容温和依旧,语气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掌控力:
“至于你,从现在开始,你只是一个哀伤过度、只想为父守孝的儿子。
出丧的时候,要好好表现,告诉天下人,你已经无心再出仕,只想安安稳稳过此一生,让别人莫要再来打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