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之雨水她男人杀疯了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4章 保卫处

其实傻柱骨子里是个聪明人,奈何命运弄人。父亲何大清生性不靠谱,早早地抛家弃子,远走他乡。而母亲又过早离世,这一连串的变故,让傻柱的成长之路异常坎坷。原本,傻柱有幸遇到一位厨艺高超的师父,若能跟着师父潜心学艺,未来必定不可限量。然而,易中海那厮心怀叵测,不知用了什么花言巧语,竟忽悠得傻柱与师父断了联系。就这样,傻柱的人生轨迹偏离了正轨,渐渐长歪了。

不过,好在如今李劲松回来了。再加上前几年困难时期,人们都被饥饿折磨得自顾不暇,那些原本爱算计傻柱的人,此时也一门心思都放在如何填饱肚子上,根本没精力去忽悠他。这倒也让傻柱少走了些弯路。

俗话说得好,人一切烦恼的根源就是吃的太饱。这话一点不假,但凡天天饿得前胸贴后背,那一百个烦恼瞬间就会浓缩成一个,那就是绞尽脑汁地琢磨怎么才能吃饱饭。

李劲松心里清楚,自己小时候没少受过傻柱的恩惠。如今又与何雨水陷入热恋,傻柱可是他未来的大舅哥。于情于理,他都必须竭尽全力帮助傻柱摆脱原有的悲惨命运,走上正轨。

在李劲松的办公室里,两人促膝长谈。李劲松就像一位耐心的兄长,滔滔不绝地跟傻柱讲着各种与人相处的门道。大部分时间,都是李劲松在口若悬河地说着,他眼神专注,言辞恳切,恨不得把自己这些年的经验一股脑儿地传授给傻柱。而傻柱则坐在一旁,眉头微皱,若有所思地听着,时不时地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可大多时候,都被李劲松有理有据地压了下去。

时间在两人的交谈中悄然流逝,很快便到了下班时间。因为晚上小厨房没有招待任务,傻柱便和李劲松一起骑车回家。只见傻柱跨坐在自行车上,双手稳稳地握着车把,双脚有节奏地蹬着踏板。而李劲松则坐在后座上,微微后仰,享受着这片刻的轻松。一路上,两人偶尔交谈几句,欢声笑语在夕阳的余晖中飘荡开来。

傍晚时分,李劲松和傻柱骑着车晃晃悠悠地回到了四合院。刚一进院门,就瞧见阎埠贵又像往常一样,守在自家门口,那模样仿佛一尊石像,雷打不动。李劲松有时候着实觉得奇怪,这人难道就不嫌冷吗?北方的冬天,寒风如刀割,可阎埠贵却总能在这门口找到各种理由待着,不知道又在盘算着什么。

阎埠贵眼尖,一眼就瞧见了李劲松和傻柱,脸上瞬间堆满了热情的笑容,赶忙迎上前去,对着李劲松说道:“哟,大松啊,可真是出息啦!我都听说啦,你如今当了保卫处长,这可是天大的喜事啊,是不是得摆上几桌,好好庆祝庆祝呀?”说着,他的眼睛里闪烁着异样的光芒,那眼神就像一只盯着猎物的狐狸,满是算计。

李劲松看着阎埠贵这副市侩的样子,心里一阵恶心。但他还是强忍着厌恶,笑着对阎埠贵说道:“行啊,三大爷,我也正有这个打算呢。不过您也知道,我刚入职,还没发工资呢,这办酒席总得有点粮票和肉票吧。要不这样,您先借我点,等我发了工资,立马就还给您,您看咋样?”李劲松故意把“借”字咬得很重,眼睛直直地盯着阎埠贵,想看他如何反应。

阎埠贵一听李劲松这话,脸上的笑容瞬间凝固,就像被人突然抽走了灵魂。他的眼睛滴溜溜一转,赶忙连连摆手,脸上露出一副苦瓜相,说道:“哎呀,大松啊,我可没有那些票啊。你是不知道,我家都一年没见荤腥了,日子过得紧巴巴的,实在是拿不出啊。”说完,他像是生怕李劲松再纠缠,转身就跑到自家门口,蹲下身子,假装专心致志地鼓捣起那几盆早就没了叶子的盆景,嘴里还嘟囔着一些听不清的话。

看到阎埠贵这副狼狈逃窜的样子,傻柱忍不住嗤笑一声,大声说道:“阎老抠,你就别在那装模作样了。你那几盆破玩意儿,连叶子都掉光了,留着有啥用,还不如直接劈了当柴烧呢。”说完,他便大笑着,跟着李劲松一起朝着中院走去。

到了中院,李劲松停下脚步,转头对傻柱说:“大哥,晚上就别自己做饭了,去我那儿吧。我前几天买了点猪肉,一直留着,咱们晚上整几个好菜,好好吃一顿。”

傻柱一听有肉吃,眼睛顿时亮了起来,毫不犹豫地答应道:“行嘞,大松,我正有此意。你这手艺虽说比不上我,但也还算过得去,今晚就让你给我露两手。”说完,两人相视一笑,一起朝着李劲松家走去,院子里回荡着他们爽朗的笑声。

李劲松家中,约莫还剩下半斤左右的纯肥肉。傻柱熟练地将这半斤肥肉切成均匀的薄片,每一片都薄厚适中,在灯光下泛着微微的油光。接着,他往锅里倒入少许底油,待油温稍热,便将切好的肥肉片一一放入锅中。随着“滋滋”的声响,肥肉片在锅中逐渐蜷缩,金黄色的油脂缓缓被煸出,整个屋子顿时弥漫起浓郁的肉香。傻柱熟练地翻炒着,待肥肉变得金黄酥脆,他适时地倒入酱油,瞬间,锅里的食材染上了诱人的酱色。随后,他又将洗净切好的白菜和泡发好的粉条放入锅中,加入适量的水,盖上锅盖,调小火,让食材在锅中慢慢炖煮。与此同时,他还在一旁的蒸笼里蒸上了十来个二合面馒头。

不多时,锅里的菜炖好了,热气腾腾,香气四溢。傻柱盛出一大碗菜,又挑了两个饱满的馒头,端着往聋老太太那儿走去。老太太看到碗里油光发亮的肥肉片子,眼睛笑得眯成了一条缝,满是皱纹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嘴里念叨着:“还是我大孙子知道心疼老太太,知道我这老馋虫想吃肉了。”

李劲松在一旁笑着说道:“老太太,您吃完了就把碗放在这儿。一会儿王桂香来了,您跟她说一声,让她把碗给我送回去就行。”接着,他又看了看时间,说道:“我大哥还在等我呢,我就先回去了,您老慢慢吃着,别着急。”说完,便转身回到了自己的小跨院。

今天二人吃饭并没有喝酒,李劲松本就不热衷于饮酒。虽说他酒量颇佳,能在酒桌上应对自如,但平日里却并不贪恋杯中物,对他而言,酒不过是应酬的工具,而非生活的必需品。

两个大老爷们吃饭,又没有酒水助兴,吃得那叫一个迅速。不到十分钟,一大盆菜便被吃得一干二净,馒头也每人消灭了四个。吃饱喝足后,傻柱拍了拍圆滚滚的肚子,站起身来说道:“我得回家弄炉子去了,这天儿要是没有炉火,晚上睡觉能把人冻死。”说完,便慢悠悠地朝着自家走去。

傻柱前脚刚走没一会儿,一大妈王桂香便迈着略显犹豫的步伐,手里拿着碗走进了李劲松家。她将碗轻轻放在桌上,嘴唇紧闭,眼神躲闪,似乎刻意回避与李劲松的对视,放下碗后转身就要走,那匆匆的背影仿佛在诉说着她对这个地方的抗拒。

其实,两家的关系一直都不怎么好。若不是因为要给李劲松送还聋老太太用过的碗,王桂香压根儿就不会踏入李劲松家半步。在她心里,和李劲松之间似乎有着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

然而,李劲松却并不打算让王桂香就这么离开。他看着王桂香的背影,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说道:“王桂香,你先等会儿,我有事儿跟你说。”

王桂香脚步一顿,缓缓回过头来,眉头紧紧皱在一起,眼神中满是戒备与疑惑,看着李劲松说道:“我可不觉得咱俩之间有啥可说的。”她的声音有些冷淡,似乎在刻意拉开两人之间的距离。

李劲松听了,脸上并未流露出丝毫生气的神色。他微微抬起头,目光直视着王桂香,说道:“我知道易中海干的好多缺德事儿,你压根儿就不知情。所以,有件事我觉得你必须得知道。你一直对他百般容忍,不就是因为你觉得自己不能生育,心里对他有歉疚吗?但我得告诉你,易中海年轻的时候去八大胡同瞎混,染上了脏病。就算后来治好了,也彻底失去了生育能力。你要是不信,自己去医院检查一下就全明白了。”李劲松的语气平淡,却如同重锤一般,每一个字都敲在王桂香的心坎上。

王桂香听了这番话,整个人如遭雷击,脸色瞬间变得煞白。她瞪大了眼睛,死死地盯着李劲松,嘴唇微微颤抖,似乎用尽了全身的力气才挤出一句话:“你说的……都是真的?”此时的她,内心充满了震惊与难以置信,原本以为的真相在这一刻似乎彻底崩塌。

李劲松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不屑的嗤笑,说道:“你觉得你有什么资格让我骗你?我不过就是想给易中海那老东西添点堵罢了。”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戏谑,仿佛在看着一场即将上演的好戏。

王桂香愣了片刻,深吸一口气,说道:“我会去医院的。”说完,她头也不回地转身离开,步伐急促而慌乱,仿佛身后有什么可怕的东西在追赶着她。

正如李劲松所言,他向王桂香透露那件事,不过是想给易中海找点麻烦,本身并没有把这件事太放在心上。说完之后,他便熟练地生起炉子,待屋内渐渐暖和起来,便钻进了被窝。

第二天天还未亮,整个城市仍沉浸在一片静谧之中,李劲松便如往常一样准时起床。简单洗漱后,他穿上轻便的运动装,出门开始了晨跑。15公里的路程,对他来说早已是家常便饭。一路上,他步伐稳健,呼吸均匀,尽情享受着清晨的宁静与清新空气。跑完步后,他来到胡同口吃了早餐,随后骑着自行车,迎着朝阳,前往轧钢厂上班。

抵达保卫处后,李劲松径直走向自己的办公室,对着身旁的通讯员说道:“小张,你去把咱们保卫处小队长以上的人员都喊来,九点准时到我这儿开会。”小张听后,立刻点头,转身迅速跑了出去,开始逐个通知。

离九点还有五分钟的时候,前来开会的人陆陆续续来到了处长办公室。只见一群人乌泱泱地挤在门口,场面颇为壮观,前前后后来了二十多人。

原来的保卫科科长前不久调到别的地方担任派出所所长去了,而副科长在执行抓敌特任务的时候不幸牺牲,所以目前保卫处的领导班子出现了空缺。下面则是四位大队长,每个大队下辖十个小队,每个小队算上小队长一共六个人。

这四位大队长可都有着不凡的经历。一大队队长名叫赵磊,他曾参加过半岛战争,在战场上奋勇杀敌,立下赫赫战功,后因伤退伍。只见他身姿挺拔,即便穿着便服,也难掩军人的英气,脸上那道浅浅的疤痕,仿佛在诉说着当年的战火纷飞。二大队队长叫阎杰,BJ解放以后,他就在军管会工作,后来经历公私合营,被调到了轧钢厂。他戴着一副黑框眼镜,眼神中透着睿智与沉稳,举手投足间尽显知识分子的儒雅气质。第三大队队长赵正,建国后才入伍,虽没参加过大规模战争,但凭借自身努力,退伍前做到了排长。他身材魁梧,脸上总是带着憨厚的笑容,给人一种踏实可靠的感觉。第四大队队长叫杨辉,只有一只右手,那是在辽沈战役时受的伤。战后,公私合营期间,街道便把他安排到了轧钢厂保卫科。他走路时微微有些跛脚,但眼神坚毅,那只健全的右手时常紧握成拳,仿佛随时准备迎接新的挑战。

这二十多个小队长,大多都经历过战争的洗礼,是真正见过血、杀过人的铁血汉子。他们身上或多或少都带着一种历经战火淬炼后的坚毅与沉稳,站在一起,仿佛就是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线。

李劲松目光扫过众人,心中对这些手下感到十分满意。他清了清嗓子,看向四位大队长,认真地问道:“咱们每个大队满编是六十人,你们四个大队现在都能做到满编吗?”

赵磊听闻,立刻挺直了身体,犹如一棵苍松般挺拔,眼神坚定地回答道:“处长,我们一大队前阵子执行任务时,不幸牺牲了三位同志,到现在还没来得及补全人员。”他的语气中带着一丝沉痛,那是对牺牲战友的缅怀。

有了赵磊带头,阎杰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有条不紊地说道:“处长,以前人员指标都攥在科长手里,我们二大队目前也还缺五个人。”他说话时,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无奈,似乎对过去科长独揽指标的做法有些不满。

赵正挠了挠头,憨厚地笑了笑,说道:“处长,我们三大队情况稍微好点,就缺两人。”他的笑容中带着几分朴实,让人感受到他的直爽。

轮到杨辉,他微微抬起头,目光冷峻,简短地说道:“八人。”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整个人给人一种冷酷寡言的感觉,似乎不太愿意多费口舌。从他那坚毅的眼神和紧抿的嘴唇,能看出他经历过无数艰难困苦,内心如钢铁般坚硬。

李劲松微微皱起眉头,心中暗自思忖,看来之前那位科长的问题着实不小。竟然将人员指标全都攥在自己手里,这明摆着是想利用工位来谋取私利。只是如今人家已经调到外地任职,木已成舟,李劲松即便心中不满,一时之间也毫无办法。

思索片刻后,李劲松神色严肃地说道:“人员缺口的问题,我会去和武装部沟通协调,咱们保卫处只接收退伍兵,绝不能让任何滥竽充数的人混进来。咱们保卫处肩负着轧钢厂的安全重任,每一个岗位都至关重要,容不得半点马虎。”他的目光坚定地扫过众人,眼神中透露出不容置疑的决心。

紧接着,李劲松话锋一转,脸上浮现出一丝笑意,说道:“等人员补齐之后,我打算轮流带着大家去山里拉练。一方面呢,能提升咱们队伍的战斗力和凝聚力;另一方面,也顺便给大家改善一下伙食。每个大队去五天,你们几位大队长回去之后,根据各自大队的实际情况,安排好时间。但有一点必须明确,绝对不能因为拉练而影响厂里的正常工作。”

几位大队长一听,这敢情好啊,去山里拉练不就意味着有机会打猎改善伙食嘛。毕竟刚刚经历了三年困难时期,大家肚子里都还缺着油水呢,谁不想吃口好的,改善改善生活。一时间,众人的脸上都露出了兴奋的神色。

赵磊率先开口,声音洪亮地说道:“处长,您放心,我们一大队保证安排好时间,绝对不耽误厂里的事儿,还能把拉练任务完成得漂漂亮亮的!”他的眼神中闪烁着期待与斗志,仿佛已经迫不及待要投身到拉练中去。

阎杰推了推眼镜,点头附和道:“没错,处长,我们二大队也会合理安排,确保拉练和厂里工作两不误。”他的语气沉稳,眼神中透露出对任务的认真态度。

赵正憨厚地笑了笑,拍着胸脯说道:“处长,您就瞧好吧,三大队肯定积极配合,把这事儿办得妥妥当当的。”那爽朗的笑声和自信的姿态,让人感受到他的热情与干劲。

杨辉虽然依旧神色冷峻,但眼中也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期待,他微微点头,简短地说道:“保证完成任务。”虽然话语不多,但那坚定的语气却让人不容置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