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之雨水她男人杀疯了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50章 装电话

李劲松同傻柱一道吃完午饭,午后的阳光慵懒地洒在身上,他只觉一阵困意袭来,便悠悠然回到办公室,打算小憩一会儿。办公室里静谧无声,他刚在椅子上坐定,将身子微微后仰,闭上双眼,试图在这短暂的闲暇里寻得一丝放松。

然而,没等他的意识渐渐模糊,桌上的电话便突兀地响了起来。李劲松无奈地睁开双眼,伸手拿起听筒,“喂”了一声。电话那头传来王副局长略显急切的声音,李劲松赶忙说道:“王叔,啥事儿这么着急啊?”

王副局长在电话那头说道:“一会儿你回家一趟,电话局的工人同志过去给你装一部电话。”

李劲松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惊喜,原本有些惺忪的睡眼瞬间明亮起来,说道:“这么快就申请下来啦,那行,我这就回去等着。”他着实没想到申请安装电话的事竟如此顺利,心中不禁对王副局长的帮忙暗自感激。

王副局长笑着回应:“这也算特事特办,你先回去吧,有时间带着对象来家里吃饭。”言语间满是亲切与关怀,仿佛将李劲松当成了自家晚辈。

李劲松赶忙应道:“行嘞,王叔,那我先挂了。”说完,轻轻放下听筒。

挂掉电话后,李劲松稍作整理,便快步来到傻柱所在之处。他拍了拍傻柱的肩膀,说道:“大哥,我得先回家一趟,电话局的人要去给我装电话。”说着,从兜里掏出一张自行车票递给傻柱,继续说道:“你自己下班去买一辆女式自行车吧。”这自行车票是上午李怀德给他的信封里面装着的。当时他打开信封,发现里面不但有自行车票,还有一张缝纫机票和一张收音机票,甚至肉票、粮票、糖票、酒票都一应俱全。看样子李怀德是真心实意感谢李劲松,毕竟这些票证在当下那个物资相对匮乏的年代,即便是像李怀德这样有些门路的人,获取起来也绝非易事。

傻柱看着手中的自行车票,又惊又喜,刚要开口推辞,李劲松仿佛看出了他的心思,又掏出二百块钱塞到傻柱手里,说道:“大哥,你就拿着,别推辞,这些就当是兄弟我的一点心意。”傻柱看着手中的钱和票,心中满是感动,一时竟不知该说些什么好。

交代好傻柱后,李劲松便匆匆走出食堂,跨上自己的自行车,一路疾驰往家赶去,满心期待地等着电话局的同志上门安装电话。午后的街道上,行人来来往往,李劲松的身影在阳光的映照下,显得格外利落与匆忙……

李劲松一路骑行,风在耳边呼呼作响,街边的树木与建筑快速向后退去。很快,那熟悉的四合院便出现在眼前。他熟练地打开小院门,将自行车稳稳地停放在角落,轻车熟路地走进堂屋。屋内陈设简单却整洁,他在桌前坐下,给自己倒了一杯茶,热气腾腾的茶香瞬间弥漫开来,他一边悠悠地喝着茶,一边静静等待着电话局的人上门。

没过多久,就听到三大妈杨瑞华那带着几分热情的大嗓门喊道:“大松,电话局的师傅来给你装电话了,你在家吗?”声音在安静的四合院里显得格外响亮。

李劲松一听,赶忙放下手中的茶杯,快步出门迎接。他先是笑着对杨瑞华说道:“三大妈,我在家等着呢,麻烦您跑一趟,真是太感谢了。”言语间满是感激之情。

随后,他又转身面向几位电话局工人,脸上带着真诚的笑容,客气地说道:“几位师傅辛苦了,大热天的,还得麻烦你们跑一趟。”

电话局的带头老工人,约莫五十来岁,头发有些花白,脸上带着朴实的笑容,赶忙说道:“李处长客气了,这是我们的工作。”在这个物资尚不充裕、通讯还不发达的时代,能在家里装上电话的人家,那必定是身份不凡,非富即贵。所以,电话局的老师傅深知眼前这位李处长身份不一般,丝毫没有摆架子,态度谦逊而友好,让人感觉格外亲切。

老师傅身后跟着几个年轻的工人,他们也都面带微笑,纷纷向李劲松点头示意,接着便有条不紊地准备起安装电话的工具。

这些电话局的工人皆是经验丰富的老师傅,他们手上的功夫十分娴熟,动作干净利落。再加上李劲松家中宽敞亮堂,空间十分利于操作,所以整个安装过程十分顺利。不到一个小时,所有线路便已铺设完毕,各项连接也都检查无误。

领头的老师傅从工具包里小心翼翼地拿出一部电话机,熟练地插上线路,而后迅速拨打了一个电话。听筒里很快传来清晰的回应声,表明线路畅通,毫无问题。老师傅这才直起身子,脸上带着温和的笑容,对李劲松说道:“李处长,电话线都妥妥当当接好啦。只是这电话机呢,得您自己去购置。您不妨去信托商店瞅瞅,那儿的电话机质量相对更好些,用着也更踏实。”

李劲松赶忙上前,握住老师傅的手,诚挚地说道:“谢谢老师傅了,您这提醒太及时了,我这就去信托商店看看。”说罢,他便客气地将几位电话局工人送出家门。待工人离去后,李劲松转身回屋拿上钥匙,锁好门,骑上自行车,向着信托商店的方向疾驰而去。

不多时,李劲松来到信托商店。一推开门,店内温暖的气息扑面而来,一位店员立刻迎了上来,礼貌有加地说道:“客人您好,请问您有什么需要?”

李劲松面带微笑,温和地说道:“我想挑一部电话机,你们这儿有吗?”

店员听闻要找电话机,心中微微一愣。毕竟在这个年代,电话还是稀罕物件,寻常人家根本没有,能来购置电话的都绝非泛泛之辈。想到这儿,店员的态度愈发恭敬,连忙说道:“有的有的,我带您去瞧瞧,您慢慢挑。”说罢,店员便在前头引路,带着李劲松在店内拐了好几个弯,往里头走了很远,才在一个相对隐蔽的角落停下。只见那儿摆放着好几部老式电话机,在略显昏暗的灯光下,散发着一种陈旧而独特的气息。

李劲松定睛一看,这些电话机大多造型复古,在他前世看过的电视剧里,都是豪富之家才会配备的物件。他心中暗自思忖,若是将这般奢华的电话机摆在家里,太过招摇,肯定不合适。但倘若当成收藏品,倒不失为一个绝佳选择,况且自己拥有神秘空间,存放起来也方便。

一番挑选后,李劲松挑出一部装饰最为奢华,全身多处镀金,所有金属部件皆是纯金打造的电话机,又选了一部外观低调、暗红色外壳的电话机,对店员说道:“就这两部,多少钱?”

店员仔细看了看李劲松挑选的两部电话机,迅速在心中核算价格,然后说道:“您看上的这两部电话机,一共138元。”

李劲松连价格都没打算砍,这般难得的物件,这个价格已然十分划算。那部奢华的电话机,在这个特殊年代,堪称可遇不可求的宝贝。他毫不犹豫地掏出钱,付了账。

出了商店门,李劲松趁着四下无人,将那部奢华的电话机悄然收入空间之中。而后,他一手稳稳拿着那部暗红色的电话机,一手熟练地扶着车把,双脚用力蹬着踏板,如一阵风般向着四合院飞驰而去。

回到四合院家中,李劲松径直走进屋内,将暗红色电话机放置在合适位置,插上线路。稍作调试后,他拿起听筒,迅速拨通了王副局长的电话。电话那头很快传来“嘟嘟”声,不一会儿便接通了。

李劲松赶忙说道:“王叔,我是大松,电话已经装好了,号码是5****,您可得记好咯,别到时候想找我却把号码给忘了。”

电话那头传来王副局长略带嗔怪的笑声:“你个小兔崽子,还拿你王叔打趣。行了,号码记住了。我这儿一堆事儿呢,没事儿我就挂了。”

李劲松赶忙应道:“没事了,王叔您忙您的。”说罢,轻轻挂上了电话。

李劲松有条不紊地继续着手上的动作,给张部长、王主任,以及父母曾经的一众战友逐一拨通电话。每通电话接通,他都礼貌而热忱地说道:“您好啊,我是李劲松,家里刚装了电话,特来跟您说一声号码,方便您以后联系。”详细告知对方电话号码后,还不忘寒暄几句,询问对方近况,展现出晚辈应有的谦逊与关怀。

打完这些电话,李劲松略作思索,脑海中浮现出李怀德的身影,便又伸手拨出一串号码。

电话很快被接起,李劲松立刻说道:“李哥,我李劲松,这不家里刚装了电话嘛,赶紧跟您报备一下。”

电话那头传来李怀德爽朗的笑声:“行啊兄弟,我家里那部电话,还是你嫂子求了我岳父老半天,费了好大劲儿才给申请下来的,你这倒好,这么快就安排上了?”

李劲松笑着解释道:“这不是我的那些叔叔们,老是嫌找我麻烦,说每次联系都得费不少周折,这不就给我申请了一部。”表面上是在解释缘由,实则话里有意无意地向李怀德透露自己背后人脉深厚,有诸多长辈关心照拂。

李怀德本就对李劲松背后势力有所耳闻,深知其背景不简单,此番听李劲松这般说,心中更是笃定了这份认知。

李怀德哈哈一笑,说道:“确实,家里有部电话,以后联系起来确实方便太多了。我把你的号码备注一下,以后你这电话费走厂里的账就行,不用操心这个。”

李劲松脸上笑意更浓,赶忙说道:“那就谢谢李哥了,您想得太周到了。您先忙着,我这儿还有几个电话要打,得把号码都告诉朋友们。”

李怀德也不耽搁,应道:“得嘞,有空来我这儿喝茶,咱哥俩好好唠唠。”

挂断与李怀德的电话,李劲松轻舒一口气,眼神中闪过一丝满意。他深知,在这个圈子里,适当展示自身实力,有助于拓展人脉,稳固自己的地位。

与李怀德报备完电话号码后,李劲松环顾家中,顿觉无所事事。恰逢今日是周六,何雨水就要回来了,他心中陡然升起一股想法,打算试试系统奖励给自己的神级厨艺,给雨水做一顿丰盛的大餐。

想到便行动,李劲松锁好家门,信步向菜市场走去。一路上,街道上熙熙攘攘,行人来来往往。街边的店铺生意红火,吆喝声此起彼伏。

来到菜市场,这里更是热闹非凡。各种摊位琳琅满目,蔬菜水果摆放得整整齐齐,散发着新鲜的气息。李劲松径直走向卖肉的摊位,李怀德之前给了他不少肉票,此刻他底气十足。

“师傅,给我来二斤猪肉,就要前腿的猪颈肉,麻烦一点肥肉都别带。”李劲松一边说着,一边递上肉票。猪颈肉,也就是俗称的梅花肉,那独特的纹理,一整块瘦肉中夹杂着丝丝白色纹路,宛如梅花绽放,煞是好看。

李劲松来自后世,饮食习惯早已养成,对肥肉着实爱不起来,所以坚持只要纯瘦肉。卖肉的师傅有些诧异,毕竟这年头大家都稀罕肥肉,能炼油,吃起来也香。但见李劲松态度坚决,又怕他一会儿反悔,犹豫再三,还是多给了他一两肉,权当是给自己买个安心。

买完猪肉,李劲松又来到鱼摊前,挑选了一条二斤多重的大鲤鱼,那鲤鱼活蹦乱跳,鱼身泛着银色的光泽,一看就极为新鲜。紧接着,他又在旁边的豆腐摊买了一块嫩豆腐,那豆腐白嫩嫩的,颤颤巍巍,散发着淡淡的豆香。

满载而归的李劲松回到四合院,刚一迈进院门,就瞧见“门神”阎埠贵已然像往常一样,守在自家门口,那眼神时刻关注着院子里的一举一动。阎埠贵一看到李劲松手里提着肉和鱼,眼睛瞬间亮了,脸上立刻堆起笑容,说道:“呦,大松,今儿怎么这么早就回来了?你瞧瞧,怎么买了这么多瘦肉啊?这多不值当啊!”

李劲松笑着回应道:“三大爷不也回来挺早嘛。这不我去晚了,肥肉早就被人抢购一空了,能买到这些瘦肉就不错啦。”

阎埠贵这人,向来喜欢占小便宜,可面对李劲松,他心里还是有些忌惮的,不敢造次。只能无奈地摇着头,嘴里不停嘟哝着:“可惜啊可惜啊,要是这么一大块肥肉,拿去榨了油,够吃两个多月了,多划算呐。”

李劲松懒得理会阎埠贵在那碎碎念,径直往自家走去。回到家中,他脑海中浮现出何雨水可爱的模样,想起她最爱吃红烧肉,便决定用这新鲜的猪颈肉做一道红烧肉。至于那条大鲤鱼,李劲松打算做成醋烧鱼,这可是后世的独特做法,想必何雨水从未品尝过。而那块豆腐,他准备做成经典的锅塌豆腐。

说干就干,李劲松熟练地系上围裙,宛如一位专业大厨。他先将猪肉仔细切成大小均匀的方块,动作干净利落,每一块都仿佛经过精心测量。切好后,把肉块放入锅中焯水,去除血水和杂质。接着,他另起一锅,倒入少许油,放入冰糖,小火慢慢熬制糖色。只见他目不转睛地盯着锅里,随着冰糖渐渐融化,颜色由浅变深,直至变成诱人的枣红色,泛起细密的小泡,糖色便熬好了。他迅速将焯好水的肉块下锅,翻炒均匀,让每一块肉都裹上那浓郁的糖色。随后,加入各种调料,炖煮起来。

这边红烧肉炖煮着,李劲松又转身收拾起那条大鲤鱼。他手法娴熟,刮鳞、剖腹、去鳃,一气呵成。处理好的鱼身光滑干净,他在鱼身上划了几刀,方便入味。接着,把切好块的豆腐整齐地码放在一旁备用。

李劲松身怀神级厨艺,这般厨房琐事对他而言,简直如同小儿科。即便傻柱再苦练五十年,厨艺也远远比不上他。此时的他,在厨房里游刃有余,一举一动尽显专业风范。

做完这些,李劲松又想起地窖里存放的土豆。他来到地窖,取了几个土豆上来。回到厨房,他拿起土豆,削皮洗净后,开始切丝。只见他手中的菜刀上下飞舞,土豆丝如同变魔术般从刀下飞出,整齐又均匀,就跟拿尺子一根一根精心量出来的一样,每一根粗细几乎毫无差别,看着就让人赏心悦目。